德宏州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关键技术

2019-12-09 21:10谢文娟罗有卫李章田李俊龙黄廷祥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防虫网德宏州原种

谢文娟,罗有卫,李章田,李俊龙,黄廷祥

(德宏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芒市678400)

马铃薯植株在生产过程中易受多种病毒的侵染,从而造成产量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对马铃薯进行脱毒,组培快繁,培育脱毒种薯[1]。马铃薯的脱毒种薯推广应用,一般可以使马铃薯增产30%以上,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普遍的推广应用[2]。

德宏州地处云南省西部,为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无霜期长,是云南省发展冬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域之一[3]。2018年全州冬马铃薯种植面积1533 hm2,鲜薯总产量42.4万t,鲜薯单产27825 kg/hm2,总产值5.7亿元,平均产值3.78万元/hm2。笔者以生产云薯304原原种为例,在实际生产中移栽苗的成活率在95%以上,单株结薯2~3个,结薯数500个/m2以上,合格率(3 g以上)在85%以上。现将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 选地、整地及防虫网温室的建立

1.1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的砂壤地地块,底部用红土赶实,并撒上生石灰消毒,等待建棚。大棚周围不能种植茄科植物,并要求保持干净,定期拔除大棚周边杂草。

1.2 防虫网温室的建立

为了防止十字花科等作物带来的病虫害交叉感染,建设防虫网温室大棚进行原原种繁育。选用防虫网40目以上,建成后的防虫网温室大棚不能有破损和洞眼,且网室必须封闭严实,以防止昆虫进入到温室大棚。根据当地的气候还需备棚膜和遮阳网。在网棚内还应设缓冲间。进入大棚的工作人员应备用专用服和工作鞋,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 苗床整理与消毒

用地砖铺成过道,把每个苗床划分成深0.2 m、宽l m的小畦,种苗前20 d苗床底部浇水充实,赶平,撒上生石灰消毒。

基质消毒:首先撒辛硫磷于苗床底部用于防治地下害虫。选用珍珠岩+腐殖土(7∶3)充分混匀做基质,基质按苗床净面积拌入、拌匀普钙300~450 kg/hm2。把基质填入苗床内,苗床基质厚度为10 cm,用水将基质浇透,用敌克松和百菌清各1000倍液浇施苗床,用地膜把苗床盖严实。拉平遮阳网,用500倍液的敌敌畏或37%甲醛熏蒸大棚,关闭大棚72 h,种苗前打开大棚,通风透气至少24 h,揭开地膜准备种植。

3 组培瓶苗的准备

3.1 苗的来源

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发中心引进云薯304脱毒核心试管苗。

3.2 组培瓶苗的准备

利用马铃薯脱毒核心试管苗组织培养扩繁获得所需要数量的组培苗,将转接好的瓶苗放在培养室内培养,用人工补充光照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0~25℃、光照时间 12~14 h/d、照度 2000~3000 LX。培养25~30 d,待瓶苗高 5~8 cm,4~7 片叶展开、生长健壮时可进行移栽。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马铃薯组织培养成功的基础。MS培养基是马铃薯组培最常用的培养基。自配MS培养基成本较低,但是对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而干粉培养基因其使用简单,配制方便近年在生产上得到普遍的应用。

3.3 脱毒试管苗的准备

为了增强试管苗对大棚内环境的适应能力,移栽前7 d将培养室的温度调至接近大棚温室,以达到炼苗的目的,从而省去温室炼苗的环节。移栽前,把试管苗从瓶中拿出,用清水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放置于事先准备并消毒好的盆或者箱子里,加入适当清水,放置冷凉的地方备用。

4 试管苗移栽

采用直接移栽脱毒试管苗的方法以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因剪切扦插过程中引起的病毒交叉感染机会,大幅度提升种薯质量,提高结薯个数等优点。

移栽时间为当地气温平均稳定在20℃以下时就可以移栽,根据实际情况,德宏州为每年的10月10日至次年的2月10日进行移栽。移栽时,先用清水洗净试管苗,按株行距6.5 c m×10 c m移栽在苗床中。用适合苗床宽度和与之设定的株行距设计的打孔器,移栽时先用打孔器打出深3~5 cm的小洞,然后用小镊子把苗直立放进小洞里,附上基质盖严小孔,保持苗的上部露在外面2~3 cm,边种植边用细眼喷壶浇水,种完以后封闭大棚保温保湿。

5 田间管理

移栽后决定幼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对大棚内温度、湿度的精心把控。在移栽后的7~10 d温室大棚温度要控制在20~25℃,为避免强光照射,拉开遮阳网遮阴,同时湿度要达到80%~100%,所以在此期间每天要快速给幼苗喷洒水2~3次,以后逐步减少用水。

5.1 水肥管理

待苗移栽7~10 d生根后,揭开遮阳网防止苗徒长,同时进行水肥管理。种植7~10 d即可用0.2%磨细的进口三元复合肥(15∶15∶15)兑水用细眼喷壶进行首次追肥,追完肥后立即用清水洗苗。种植15~20 d用0.4%磨细的进口三元复合肥(15∶15∶15)进行第2次追肥。以后视苗情长势用0.4%磨细的进口三元复合肥追施。

5.2 温度管理

马铃薯块茎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5~18℃,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9~23℃,所以在移栽前期温度稍高一些,到生长中、后期温度稍低一些,昼夜温差较大些,有利于块茎的形成与生长。

5.3 种植试管苗的培土

待苗高15 cm左右时,匍匐茎未长出来前用珍珠岩进行第1次培土,以后根据长势培土1~2次。

5.4 叶面追肥

苗弱时可用0.1%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进行叶面喷施,苗出现徒长时可用1000×10-6的矮壮素喷施控制其长势。

6 病虫害防治

德宏州冬季属低温高湿天气有利早疫病、晚疫病发病,应以预防为主,进行保护性防治。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甲霜·锰锌,或50%锰锌·氟吗啉,或70%安泰生(丙森锌)等药剂进行2~3次保护性预防喷雾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销毁或隔离,用60%百泰(唑醚·代森联),或用52.8%抑快净(噁酮·霜脲氰),或用687.5 g/L银法利等药剂间隔5~7 d连续交替用药进行治疗防治3~5次。清除温室大棚内外杂草,严格处理作物残枝,用敌敌畏1000倍稀释液,或用吡虫啉500倍稀释液每隔7 d打药防蚜虫。

7 收获与贮藏

原原种成熟后,薯秧逐渐变黄,收获前20 d停止浇水,能促进薯皮老化。选择晴天收获,收获前先拔除茎叶部位,清除枯枝败叶运至隔离地带销毁。收获时注意轻拿轻放,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新收获的原原种要置于通风处晾种7 d,晾种期间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薯皮变绿,同时剔除病种、烂种。原原种按不同等级分别装入尼龙网袋,每个网袋内外挂好牌后,放进通风良好,温度保持在2~4℃的冷库内存放。

猜你喜欢
防虫网德宏州原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桂蚕8号原种繁育效果分析与配套繁育技术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你家的防虫网选对了吗
防虫网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要点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一种专门针对蓟马的防虫网被开发出来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