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金融化的现状分析

2019-12-09 01:58刘佳豪
大经贸 2019年10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上市公司

【摘 要】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化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上市公司的金融化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方式使资本累积与实体经济相脱节,从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抑制作用,使得金融化的缺陷进一步暴露出来,严重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企业金融化目前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防止企业过度的进行金融化行为。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上市公司 实体经济

一、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走向新常态,发展速度逐渐放缓、经济发展结构也处于转变过程中。在此背景下,实体经济发展速度不断走低,其收益率也不断下降,导致我国实业发展呈萎靡状态。而相反的是,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却凭借着政策优势保持着高额的回报率在近些年的发展中迅速扩张,在逐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流入金融领域,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脱实向虚”的趋势。根据Wind数据显示,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资产平均份额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其金融资产持有规模从2007年2547亿元增加到2016年15006亿元,仅在2016年上市公司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产品、信托贷款、私募等金融产品等总金额就达到了7268.76亿元。

然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实体企业对经营资产上的投资却保持持续的低迷,反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金融领域,使得金融资产在实体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金融收益所占的收入比越来越多,这类微观层面上的“脱实向虚”现象也被相关学者们称为企业金融化。实体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其金融化的现象不仅不利于财富的积累和创造,还会加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风险联动性以及系统性风险的积聚,这种虚拟经济的膨胀带来的金融风险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针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政府曾多次提出要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到实体经济上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经济的脱实向虚。因此,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抑制企业金融化、防止经济的“脱实向虚”对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和政策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金融化的现状

根据我国公司的目前状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在2007年平均持有金融资产4.32亿,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资产持有量有所回落,但从2009年开始,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平均持有水平从5.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0亿元,增长了近4倍;另一方面,从金融资产占比变化情况上来看,2007-2017年以来,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的占比保持着波动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受到次贷危机之后的影响,金融结构得到一部的调整,但是随后便在2013年后一路攀升,在2017年时,上市公司金融资产的平均占比达到9.23%。

这能够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倾向于去配置更多金融资产来获取收益。另外,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金融资产的平均持有水平增长速度加快,正是因为我国在2013年经济进入了结构转型期,实体经济普遍面临利润率下滑的困境,而金融领域却一片欣欣向荣的现象,许多实体企业为了缓解利润下滑的困境,去大量的投资于金融资产来缓解实体利润下滑的威胁,从而提高了金融资产的持有水平,提升了企业金融化程度。国有企业在2007年金融资产持有率高于非国有企业,且总体的平均水平较高于非国有企业,两类企业均经过波动后,均保持上升的状态。非国有企业自2013年开始,金融资产持有率增长速度高于国有企业,并在2015年末其金融资产持有率超过国有企业,在2017年达到9.47%高于同时期国有企业9.04%。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企业金融化的程度日益加深,需要及时制止其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防止其他经济后果的发生。

三、政策建议

1.加强金融的监管力度

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金融投机水平不高,但是我国实体企业已经出现金融化趋势,过度的金融化行为不仅抑制了研发投入水平,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应普及金融知识,要求企业家和投资者提高金融素养,同时鼓励投资者参与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决策和监管过程;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对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行为进行登记注册;建立对金融投机行为的甄别机制,对已经持有的金融资产进行严格的跟踪把控。

2.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企业的实业投资资金数额较大,投资周期长受到内部融资渠道的限制,从而求助于外部融资渠道。而我国特殊的国情致使企业面临严峻的融资约束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促使企业更倾向于配置回报周期短的金融资产,同时减少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因此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政府参与,引导商业银行支持企业创新活动,提高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尤其是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支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推进金融资源流向企业创新领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3.合理配置金融资产

企业应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和经营资产的比重,更好地发挥金融资产的“蓄水池”功能为企业主营业务发展服务。企业的金融资产和经营资产作为企业金融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企业资源在两种活動之间的分配状况。就非金融企业的金融资产和经营资产结构而言,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于金融资产需求相适应的资产结构才是最为合理的,才能够有效发挥金融资产的预防性储蓄、分散风险等功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贯春.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研发创新:“挤出”还是“挤入”[J].统计研究,2017,34(7):49-61.

[2] 彭俞超,韩珣,李建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金融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8(1):137-155.

[3] 宋军,陆旸.非货币金融资产和经营收益率的U形关系--来自我国上市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化证据[J].金融研究,2015(6):111-125.

作者简介:刘佳豪(1994-),男,汉族,湖南衡阳,硕士研究生,单位:湘潭大学,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