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遗产的价值分析及保护借鉴

2019-12-09 01:58赵大志罗兴社
大经贸 2019年10期
关键词:借鉴保护价值

赵大志 罗兴社

【摘 要】 三线建设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价值的角度分析其特征,从而彰显三线建设遗产的保护意义,三线遗产的有效保护可以借鉴世界的文化人类理论和遗产保护的鲜活案例。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工业遗存 价值 保护 借鉴

三线建设的规模之大、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盛况空前。它不仅极大的增强了国家工业实力,而且对三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客观上改善了中国经济布局不平衡状况,同时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也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为设立经济特区、确立改革开放政策起到了先声和启示作用,为本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和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雄厚而坚实的基础。

一、三线建设遗产的财富挖掘

三线建设经过了15年的建设,20多年的调整,除了经济、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外,它给我们今天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

1、三线建设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工业奇迹。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设遗产资源,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防战略后方基地,既为我国在世界舞台上与超级大国周旋赢得了筹码和时间,也为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许多建设成果还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三线建设凝结了意义深刻的三线精神。三线建设是在党中央领导下,数十万大军攻艰克险,畅写了撼天动地的英雄史诗。由此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值得大力弘扬与倍加珍视,其创业创新精神在新时代仍具示范意义。

3、三线建设留下了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建设者从全国各地应召而来,献了终生献子孙,包含着特色鲜明的移民文化,其积淀的物质和文化成果,深深地烙印着族群意识及其文化身份,是推动改革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三线建设遗产的价值特征

三线建设留下来的丰富遗产,具有完整的价值体系,主要有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审美价值、情感价值。

1、蕴藏地方性知识的历史价值。在战天斗地的三线建设时代,备战备荒是三线建设的时代背景,国防建设是三线建设的经济基调,隐蔽偏远是三线建设的选址原则,背井离乡是三线建设者的族群符号,这些共同构成了三线城市地域文化的地方性知识。攀枝花三线建设工业遗存,是我国三线建设最大的标本,反映着攀枝花城市发展轨迹,记录着城市变革创造、价值追求的历史原貌。

2、富含产业链的经济与科技价值。在攀枝花三线建设中,虽然交通不便,但能对当地资源就地取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矿山的铁矿石为原料,以矿务局的煤炭为炼钢和电力燃料,以石灰石、水泥为建材,以金沙江水为炼焦洗煤剂和炼钢冷却剂,最后形成相对完整的低成本产业链、加上低成本的建造策略和富含钒钛的铁矿石,生产出重轨及高铁钢轨等系列产品。所以三线建设遗存具有科学含量的社会、经济价值,对今天追求的生态发展仍有借鉴价值。

3、文化认同的审美价值。三线建设时代由东北、沪豫渝川的人才队伍大批进发攀枝花,形成了典型的移民城市。作为移民主体的攀枝花人引以为豪的象牙微雕钢城、因地制宜与工艺流程的设计,不仅具有适用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所呈现的艺术感和文化性得到攀枝花人的认可。由此传达的移民文化,体现着共同的精神支柱、文化认同和审美价值,成为城市发展的灵魂。

4、族群记忆的情感价值。三线建设者有着相似的族群记忆。从攀枝花地名命名上就可见一斑。这里既有伟人命名,建设初期攀枝花特区,仅有金沙江一处摆渡之地,毛泽东将其命名为渡口市;攀钢主厂区弄弄坪是邓小平视察时,见四周是小山丘,就说弄一弄就平了嘛由此而得名;也有建设者的顺口溜:攀枝花啥都有,有米有盐,有东有西,有仁和(即市辖米易、盐边二县,东区、西区及仁和三区)。这些族群记忆凝结了老三线人的生产生活和艰辛付出,是具有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族群集体记忆。

三、三线建设遗产的保护意义

1、加强三线建设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三线城市经济升级转型、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统筹协调发展,建设幸福美好的生活,对于弘扬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对三线建设遗产的保护与展现,具有区别于非三线城市特征,对于延续城市历史风貌,改变千城一面的城市风格,对于保存当代国家记忆,展示红色基因和英雄本色,保护三线精神传承载体、共建三线建设者精神家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三线建设遗产保护的理论参照

对三线建设遗产保护需要在尊重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理论上借鉴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文化学成果,从集体记忆、文化整体论和文化再生产论的视角,对三线建设遗产保护进行整体观照,并提出保护建议:

1、集体记忆观。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将集体记忆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三线建设遗产是三线人用智慧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并存在于三线人的集体记忆之中。通过遗产的完整保存展演,充满激情的叙述,火红年代的拼搏形象得到彰显,认同感得到强化,三线人的集体记忆得以建构并延续,因此,挖掘研究三线人的集体记忆可以与三线遗产的保护相得益彰,使之更具内涵和特色。

2、文化整体观。文化整体论是文化人类学中重要理论,它强调将人类与其文化行为看作是有联系的整体,应当多角度、全方位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整体特质。以此观之,将三线建设遗产纳入整个社会文化体系来考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三线遗产的保护应该将其置于现时社会整体之中,无论是保护、利用与再开发,还是保护对象的本体、内涵和形式,都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要求。

3、文化再生产观。文化再生产强调文化过程在维持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教育以文化为中介实现其再生产功能,个体在家庭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因此对三线人参与其中的保护是其实现再生产的重要内容,对三线遗产的保护主要依靠国家、地方政府、三线建设主体、专家学者、地方民众等的自觉共识和广泛参与,使其在新时代下实现可持续保护,从而达到三线遗产的再生产。

五、三线建设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

实践上借鉴钢铁行业和军工行业的优秀保护案例,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从保护到开发值得学习与创新。如何挖掘遗存的文化内涵及价值,通过功能转化真正实现活化利用,是政府高度关注和缜密思考的问题。

1、活化保护项目。上海四行仓库、北京首钢工业遗产等一批优秀活化项目就比较成功,原因在于就是因地制宜,不论在遗产保护还是在活化利用上,都找到了适应遗产自身特色,符合当地民众生活需求、审美情趣的结合点,从而达到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2、再生保护案例。四川绵阳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旧址是三线军工遗产,其更新改造引入了社会资金的参与,某集团对其开发,一是作为绿色家禽养殖基地,由于无污染,鸡蛋价格比市价高几倍;二是作为集团员工培训中心,以特殊的历史和社会价值为基础,对培训员工有激励作用;三是作为两弹城文旅景区,包括7幢苏式院士别墅的整体风貌,邓稼先、王淦昌等16位院士和将军的辦公地、住宿楼等基本保持原貌,充分挖掘其人文价值。这样既利用了其物质形态遗产,也保护了其非物质形态遗产,打造出有着历史记忆和家国情怀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攀枝花市工业遗产初步调查.四川文物2009(1):95-96

[2] 蒲培勇等.西南三线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工业建筑2012(6):29-33

*本文是攀枝花学院科研课题《三线建设精神和文化传承研究》(2017SYB008)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赵大志(1962-),男,吉林白城,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文献学。

罗兴社(1962-),男,四川岳池,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理论及其实践。

猜你喜欢
借鉴保护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