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域下的“女性性征”

2019-12-09 01:58苟娜
大经贸 2019年10期
关键词:精神分析女性女性主义

【摘 要】 精神分析领域中,对于“女性”心理发展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至今仍未达成一致。弗洛伊德将男性与女性的心理发展都置于俄狄浦斯情结之下,予以解释。许多理论家质疑基于男性视角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是否适用于女性。

1931年,弗洛伊德75岁,他坦诚地表示,对他来说女性狮身人面像仍然是个未解之谜:“我还没有通过任何案例找到这其中的奥秘......”

女人是什么?女人与男人的差异在哪里?是什么构成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性别差异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上?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对精神分析领域理论家们对该问题的论述做出梳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女性 女性主义

1弗洛伊德关于女性心理发展的理论

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情结描述小男孩“爱着双亲中的一位,恨另一位”[1]。小男孩通过看到女性的性器官而发现自己有被阉割的可能,驱使他将俄狄浦斯情结转化,产生了超我,进而在文明社群中找到一个定位。

在1925年《性别间解剖学差异的某些精神结果》一文中,弗洛伊德描述了女性发展的不同路径。首先,小女孩看到了小男孩的性器,“她瞬间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决定,她已看到阴茎,并知道自己没有,且想要有”。

这瞬间强烈的情绪有如下的内涵。一是“雄性特质情结”,女孩觉得将来某一天自己能获得阴茎,或者坚信她也有一根阴茎。其次,女孩的性格特征里产生了嫉妒的成分,“即使阴茎羡嫉已放弃其真实客体之后”,嫉妒“也在置换了的阴茎嫉羡的方向上被大大地增强了”。再次,女孩表现出对母亲的埋怨和不满,这使得女孩得以离开母亲这一最初爱的客体。最后,女孩的原欲才能沿着“阴茎-小孩”程式,滑至一个新的位置,在这里产生拥有小孩的愿望,她以父亲为爱的客体,母亲成为嫉妒的客体。

弗洛伊德1931年《女性性特质》中,指出女性性特质发展有两个任务,一是改变性源带:从阴蒂到阴道;二是改变原初客体:从母亲到父亲。但很多女性停滞在其原初对母亲的依附上,从未将爱的客体真正更换为男性。弗洛伊德用漫长的前俄狄浦斯期来描述这一困难。

弗洛伊德认为女性在阉割情结之后可能发展出三种状况:一是放弃阳具,伴随着放弃了她的性特质,以及放弃在其他领域她的雄性特质良好的部分;二是叛逆而坚持雄性特质情结;三是只有当她的发展跟随这的第三种非常迂回绕行的路径,她才能达到最终女性的态度,她将父亲视为她的客体,于是找到自己通往俄狄浦斯情结女性形式的路。弗洛伊德认为只有第三种发展才算是完成了女性特质。真实的状况是许多女性其实无法完成。女性常停留在前俄狄浦斯期与母亲的关系中,很难真正进入俄狄浦斯与父亲的关系中。

2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者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反思

早期的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如卡伦·霍尼和克莱拉·汤普森等指出弗洛伊德的女性发展理论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弗洛伊德自己的名言“解剖即命运”有生物决定论的倾向。弗洛伊德用生理构造上的差异来解释性别差异,因而忽视了文化的巨大作用。她们主张:人格特征更多地是由文化而不是生理决定的。

其次,女性主义者们认为,弗洛伊德的两个重要理论,即男阳羡慕说和阉割情结说反映了一种固有的、显而易见的性别歧视偏见。霍尼同意弗洛伊德的如下观点,即女性面对男性会感到自卑,但是她认为这与“男阳羡慕”无关。她们体验到的是文化上的自卑而非是生理上的[2]。

第三,弗洛伊德把女性看成是自恋的、被动的、自卑的和残缺的,女性比男性缺乏道德上的严肃性。这些观点也是十分偏颇的。

总之,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发展的观点被称作“阳物中心论”,其理论受到了父权制意识形态较大的影响。

3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者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其主要代表有两大流派,一是后结构主义流派朱丽叶·米切尔、戈尔·卢宾,二是对象关系性流派多罗西·丁内斯坦与南西·乔多罗等,她们的共同点是对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了批判性地运用。

米切尔在《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一书中,“试图把弗洛伊德从女性主义者的谴责中解救出来。根据她的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并非是强调“生物性即命运”。相反,这一理论表明了社会性的存在是如何从纯粹的生物性的存在里呈现出来的。米切尔的目的在于使女性主义理论彻底摆脱将两性仅仅视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物的种种观念。

根据法国精神分析学者雅克.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解释,米切尔关注的是阳物的象征地位、“父亲的法则”以及在象征秩序之内的主体位置。在米切尔看来,压迫女性的根源深藏在女性的精神内部,女性主义的任务是进行一场“文化革命”。

比米切尔更进一步,另一位著名的女性主义者戈尔.卢宾指出:“弗洛伊德绝不像有些人认为的是一个完全的生物决定论者。他反复强调,所有成人的性欲都是心理发展而不是生物发展的结果。”

卢宾在“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一文中,提出了“性别/社会性别制度”的概念,创建了“双重体制理论”。卢宾既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俄底浦斯情结的普遍性的假设,也反对列维.施特劳斯关于血缘关系起源的理论。 她指出:“人类学和对亲属制度的描述并无法解释是哪些机制把性和社会性别习俗铭刻在儿童身心上,而精神分析学却是一个关于亲属关系再生产的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与其身处的社会中对性欲的规范发生冲突,而精神分析所描述的就是这类冲突在每个人身心上留下的痕迹。”

【参考文献】

[1] 居飞.无意识:性欲还是性别[J].哲学动态.2016年第4期:73-81.

[2] 霍妮.女性心理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苟娜(1983),女,汉族,四川达州,讲师,硕士研究生,贵州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精神分析女性女性主义
《白日焰火》的精神分析美学解读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