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阴符经》中的“性论”

2019-12-09 01:58林娜
大经贸 2019年10期
关键词:外物众人天性

【摘 要】 《阴符经》虽篇幅很小,但意涵丰富,历代注者众多。“性”之本然为虚静,但其中却蕴含着“动”,动而万物生。落于人,动而为心,心与外物交摩,而使人霍乱。而人中之圣知心之本然而修炼自身而参于天地,众人则趋于外物而不知返。

一、《阴符经》简介

《阴符经》旧题为轩辕黄帝撰写,全文300余字。但对于作者及成书年代,历来看法不一。如朱熹在《阴符经考异序》中说:“《阴符经》三百言,李荃得于石室中,云寇谦之所藏,出于黄帝。河南邵氏以为战国时书,程子以为非商末则周末。”但是朱熹认为,文章气象并不似古书。似唐代李荃所为二程认为“先王之时,圣道既明,人不敢为异说。”只有到了周室衰微时候才能出现这种言论。而其认为本书作于商末或周末则是根据“《老子》甚杂,如《阴符经》,却不杂然”。除认为著者为黄帝和李荃之外,还有认为是寇谦之,或是另有其人。在著作时间上,注本中,又有诸葛亮、张良等注。如此,本书作者及著作时代莫衷一是。本文并非以考据为主,只是提出几种学术界对于本书著者与著作时代的看法。但在思想上,我们却可以确认它与道家及道教的关系。

二、对《阴符经》中“性”的诠释

《阴符经》有“天性,人也;人心,机也。”“天”在道家思想当中有时并非指与“地”相对应的“天”,与地相对应的天更具物质性,只是道所创造出同地共同形成一个供世间万物从生长到消亡的一个场域。但在另一个层面,“天”被提到一个更高的地位,甚至有时具有“本源”的意味在里面,但是还是要清楚的知道,这种所谓的本源并非指“天”是世间万物的最后本根,并不是说万物由“天”所“生”。它所表现和提供出的是一种“价值”。

道家认为世间的本源状态是“静”的,所以人的天性也同样的静的。所谓的“静”并不是动作状态意义上的安静,不动,而是指其无名无形、无为无事的自然状态。所谓“天性,人也。”表示人同天为一,人所赋予的本性就是天性,是自然无为之性,性寓于人的形躯之中。如果只是如此,人秉承天性而生,则人之产生将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世间万物多一物而已。前面所说,“静”所表示的是一种自然状态,并非纯然不动。因为在静当中依然蕴含着“动”,所以老子说:“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道的表现是无声无息、无为自然的,但是在这个“静”的过程当中,蕴藏着“生”的力量,这就是“动”。我们可以说,天道(道)的行为方式是以静的方式在动的。互相蕴含又互相表现。天地之间看似安安静静,但在这个安静的过程当中却显示了“生”的力量。

而这种“动”,在人当中就是“心”。道教认为“心是身之君”,它对于人有统领的作用。也由此凸显了人与其他万物之间的不同。“心”与“性”相比,则更具有灵活性。性为静,心为动。所以人与天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心”。所谓“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人在世界当中,心与物像摩荡,就会因物而惑心,有思有虑,致使“性”被遮蔽,并不能显示其本然的状态。如此则需要不断修心、治心的工夫。通过这修炼的工夫而达到“圣人”之境。这个工夫就是不断的“炼心”。“炼心”的首要就是能够清楚的意识到心与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道家(道教)在修身时所强调的最基础的。在这里,“物”不仅仅代表事物本身,而是指由物与“目”所接触之后所产生的种种欲望。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人与外界的接触首先是目之所视。所以《老子》强调要“为腹不为目”。“物”对于人来说,最基础的是保证人的基本生命活动,而“机”就在此时产生了作用。这就像一个开关一样,对于物质的过分追求不仅不能很好的保证人自然的生命状态,反而会破坏它。正因为他们对于外物的攫取太过,导致他们不能够合理的处理自身与外物之间的关系,以致耗乱心神,或在物欲的争夺中失去自然之名。所以《阴符经》直接点出“其机在目”。所以炼心,只有不断对人心进行修炼,才能逐渐复归于“天性”的虚静状态。“性”是天之本然状态,是一种以动寓静的状态。看似寂然不动,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动,这种动所变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生”。在这个层面,“性”仍然为形上,它需要有个“体”来承接,这个“体”就是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性即天性”。但从“人”的实际情况来看,人虽同承于天性,但是所变现出来的却有“巧”和“拙”。清刘一明在注《阴符经》中认为:“人秉阴阳之氣以成形,具良知良能以为性。性无不善,而气有清浊。秉气清者则为巧,秉气浊者则为拙。”此处认为人由阴阳二气聚之而成,浊气多则为拙,清气多则为巧,由此人则表现不同,但是他仍然强调“性”的本然,即“无不善”。既然“性无不善”,为何原文说“性有巧拙”呢?所以,这里所谓的清浊,可以从“澄明”和“遮蔽”的角度来说。“清”为“澄明“的状态,而浊为“遮蔽”的状态。天性被遮蔽而产生人性变现之不同。所以,“圣人之性与天地参。”而众人则不同,他们受外物引诱不断发动其心机。虽然人在秉承天性时存在薄、厚、清、浊的区别,但“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圣人与众人之巧拙就在于此。圣人知不断修炼自己,使心恢复本然,而众人则不断驱之于外,霍乱其性。

三、小结

《阴符经》认为“性”本是静的。但这种形上之虚静状态又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一种“冲气”的状态,是“似静实动”的。而“动”所表现的就是阴阳交感,四时流变所表现出的“生”的力量。人形秉承天性而生,所以人性即是天性。但天性有动,人而有心,其在世间不断与外物相交感,故而有机。“机”似为一种“路向”,是回之于内,还是驱之于外。这也就成为了“圣人”与“众人”的最大区别。圣人知道修炼自己达于“参天地”;而众人则目视于外物,离本然之性越来越远,而趋于死亡。

【参考文献】

[1] 《阴符经集释》,(上古)黄帝著,(商)伊尹等注,北京,中华书局。

[2] 《黄帝阴符经·强兵战胜演术章》

作者简介:林娜(1995—)女,在读研究生,湘潭大学,411105;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方向

猜你喜欢
外物众人天性
Not afraid of incompleteness,living wonderfully
尊重天性 顺势而为——读《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有感
“物在吾心,心化外物”——赵开坤谈艺及他人的追忆与评述
外物轻重
鼓励孩子爱玩天性的家具设计
锂离子电芯和电池组被外物刺破后的影响研究
开会伤不起啊
海尔磁悬浮,敢为众人先
需求、天性与产业发展——来自亚当·斯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