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邮政普遍服务发展趋势跟踪

2019-12-09 01:58齐立云刘志勇刘畅
大经贸 2019年10期
关键词:趋势

齐立云 刘志勇 刘畅

【摘 要】 本文追踪了超过二十年世界邮政企业信函和包裹业务量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6年后信函降、包裹增是大趋势;目前只有高收入国家信函和包裹寄递需求发展比较充分,中低收入国家邮政普遍服务包裹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因此邮政企业应更重视提高自身国际互联的能力。结合世界邮政企业正式员工数量、常驻邮局数量以及各国邮政普遍服务监管政策变化,我们认为世界邮政普遍服务即将进入新一轮的改革期。邮政普遍服务框架、网点的作用都需要重新定位,邮政服务方式和监管指标都需要提升。

【关键词】 世界邮政 普遍服务 趋势 改革期

一、引言

以2008年欧洲议会通过邮政自由化改革法案为代表的邮政自由化改革以来,世界邮政企业在新的发展框架内又走过了近十个年头。2018年以来,丹麦、意大利、新西兰、日本、德国邮政当局分别减少每周投递天数或者放松投递时限,美国总统也指定成立邮政特别工作组,要求“根据技术、电子商务、营销实践和客户需求的变化”,研究国会授权的提供普遍服务义务的定义。结合世界邮政信函和包裹业务量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世界邮政普遍服务即将进入新一轮改革期。

二、世界邮政普遍服务发展趋势跟踪

邮政行业主要通过寄递信函和包裹来促进社会交流、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公平发展,因此社会使用邮政服务的数量将直接体现邮政行业的重要性。以下,我们追踪了全球邮政1989-2017年信函以及邮政包裹的业务量、营业收入以及服务能力变化情况。

(一)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结构发生潜在变化,信函降包裹升

2007-2017年世界邮政信函业务量由4320亿件降至3099亿件,绝对增量-1221亿件,业务量共下降28.3%,年均复合增速达-3.27%。同一期间,世界邮政包裹业务量由55亿件增至137亿件,增82亿件,业务量共增149%,年均复合增速达9.6%。

其中,2006年同时是信函业务与包裹业务的转折年,2006年以后,信函业务进入持续下降通道,而包裹业务的增速迅速提高。

将时间分为两个区间(1997-2006和2007-2017),来考察两项业务的增速,1997-2006年间,信函业务年均增速为正的0.33%,包裹业务年均增速较低为3.52%;2007-2017年间,信函业务年均增速转为负的2.8%,包裹业务年均增速快速升至8.83%。邮政企业内部各项业務的重要性发生潜在变化。

从绝对量来看,邮政信函业务量短期内仍将远高于邮政包裹业务量。2000年信函数量是包裹的90倍,根据这一趋势变化,预测到2025年这一比值将降至11,如果考虑二者的加速变化,这一比值甚至更低。信函业务受替代产品影响,将继续下降,包裹正成为世界多国邮政的业务重点,可预期未来将成为邮政企业的主要业务和收入来源。

(二)邮政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可持续性或将受到挑战

2008年以后,邮政企业营业收入回稳,但增速较上一个十年低4个百分点左右,再下一个台阶。能否找到普遍服务最佳发展路径将直接影响到普遍服务提供的可持续性。

(三)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发展不平衡,高收入国家发展充分

从世界范围看,信函80%集中在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邮政包裹业务量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国家。2007年后,信函业务在高、中、低收入国家均呈现下降趋势。

只有高收入国家信函和包裹寄递需求发展比较充分,未来中低收入国家有望复制“技术推进-商业模式改变-快递业务发展”路径,拓展邮政快递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因此,普遍服务应重视国际进出口双向业务布局,提升全球寄递能力,以满足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流和商品交换的需要。

(四)服务方式变化:常驻邮局和正式员工数量双降

2007-2017年,世界范围内常驻邮局减少1.01万个,正式员工数量减少40.58万人,且人员减少快于网点,平均常驻邮局正式员工数减少0.6个。

以往以增网点、增人员提高邮政服务质量的模式正在改变。借助技术和管理模式改进,充分开发网络和网点的价值,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因此网点的作用需要重新评估,人员结构需要重新配置。邮政企业应快速探索科技提升普遍服务质量的方案设计和实施路径。

三、中国邮政普遍服务发展趋势跟踪

与世界邮政普遍服务业务量变化相比,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业务量有其独特性。

(一)信函业务下降速度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的信函业务量从2007年的69.5亿件降到2017年的31.5亿件,总降幅达55%,年均复合增速-7.61%。2007-2017年,中国信函降速为世界信函降速的2.72倍。2018年,信函业务量进一步降至26.7亿件,同比降15%。

(二)中国邮政普遍服务包裹与世界邮政包裹发展方向相反

中国的邮政普遍服务包裹业务量从2007年的9103万件降到2017年的2657万件,总降幅71%,年均复合增速-11.6%。2018年,普遍服务包裹业务量进一步降至2468亿件,同比增-9.4%。

中国邮政对普遍服务包裹和电商包裹进行了区分,但这种区分并不严格,区分标准主要来自于消费者的明确选择,这也反应了传统邮政普遍服务范围确定存在盲区,即中国邮政普遍服务包裹并未将电商包裹排除在外。

(三)邮政电子汇兑业务量急剧下降

除了信函和10kg以内包裹的寄递,中国邮政普遍服务还包括5kg以内印刷品的寄递以及,电子汇兑业务。报纸订销业务增速2014年由正转负,近3年复合增速-2.76%。电子汇兑业务2011年首次下降以来降幅进一步扩大,近3年复合增速-32.63%,说明邮政电子汇兑业务正在像早期的电报业务一样快速退出人民的需求序列。

(四)邮政普遍服务投入与质量双提升

与邮政普遍服务业务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邮政普遍服务投入与质量双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国补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8440个,服务网点达5.4万处,邮政普遍服务基本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2018年,村邮站新增2.45万个,累计达20.31万个。智能包裹柜新增1.1万组,累计达9.4万组。邮政便民服务站达40.4万处,报刊亭达1.66万处,邮筒(箱)达12.2万个,邮路总条数达24355条。邮政普遍服务投入持续增加。

服务水平稳中有升。全国城市地区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每周营业天数、营业场所日营业时长、城市地区投递频次,邮件时限指标均达到《邮政普遍服务》标准。不同范围内平均传递时长有所缩短,见报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8年,邮政普遍服务消费者满意度为84.2分,较上年提高2.0分;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指数84.55,较上年提高0.77;邮政普遍服务综合评价指数为82.5,较上年提高8.9。农村地区投递服务和邮件寄递安全大幅度提高。

四、其它国家邮政普遍服务监管政策新动向

邮政企业是普遍服务提供者,仍受到严格监管。但监管机构也开始对信件数量猛降和竞争日益激烈做出回应,为更激进的运营模式改革打开了大门。放眼世界,各国对邮政普遍服务的监管动向不一。

(一)美国要求调整邮政普遍服务的定位

2018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指定成立邮政特别工作组,要求“根据技术、电子商务、营销实践和客户需求的变化,研究国会授权的提供普遍服务义务的定义。”

专责工作组调研的五方面内容都与支撑普遍服务的运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由于邮件数量减少对美国邮政维持普遍服务服务质量与水平产生了沉重的打击,而新兴的电子商务带动包裹业务量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又为美国邮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转机。以上提到的五个方面内容为:(1)包裹递送市场的扩张和定价以及美国邮政在竞争市场中的作用;(2)邮件数量的减少及其对美国邮政自筹资金和专营信件递送和邮箱的影响;(3)根据科技、电子商务、市场运作和顾客需要的转变,定义“普遍服务义务”;(4)美国邮政在美国经济、农村地区和社区、小城镇中的作用;(5)美国邮政业务模式、员工、运营、成本和定价状况。

(二)日本将停止标准邮件周六投递

日本总务省已接受政府委员会停止标准邮件周六投递的建议,寻求在秋季修正法案,该修正案如果通过将于明年实施。该委员会还建议停止标准邮件隔日达派送,将标准投递时限由三天延长至四天。

(三)欧洲多国降低邮政普遍服务标准

2019年8月,德国政府对已有20年历史的邮政法提出改革方案,其中包括减少一天信函投递天数。

丹麦是邮件数字化先行者,实体信件量比历史最高峰值下降了80%以上。丹麦监管机构不仅给本国邮政运营商“北欧邮政”一再提价的空间,对服务水平也越来越宽容。2009年之前,北欧邮政每周5天投递普遍服务邮件;2009-2018年,减少到每周3天;2018年以来减为1天。与此同时,最长投递时限承诺从D+1延迟到D+3,最终延迟到5天。意大利和新西兰市场也走上同样的道路,两国邮政准备利用有利的规章制度调整全网运营,在运输和投递环节汇集包裹流资源。

五、中国邮政普遍服务发展建议

(一)重新定位邮政普遍服务的作用

新时代,特别是快递行业快速发展以后,邮政监管当局应综合考量邮政普遍服务在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参与与国家安全保障多方面的功能,重新定位邮政普遍服务的作用,确定邮政普遍服务的发展方向。普遍服务新的发展方向确定依据是国家和人民邮政普遍服务需求变化、技术发展的方向以及邮政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拓展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

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已经被《邮政法》固定了下来,但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商业模式迭代以及技术更新增速的变化,原有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已不能适应社会和人民对邮政普遍服务的需求,因此应拓展邮政普遍服务的业务范围。其中转换功能,打造末端配送能力,承接快递企业城乡范围内的末端配送,破解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障碍是邮政普遍服务范围拓展的主要方向。

(三)重新评估网点的作用,重视科技引领作用

邮政普遍服务的质量要求要从“重网点数量、重资金投入”向“轻型、高效、科技引领、按需提供”的转变。

科技推动全球进行“去中心化”变革,各类型网点和中介的作用都將降低,应重新评估邮政网点与普遍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顺应技术发展方向,根据研究结果,突破网点“只增不减”的硬性规定,确定更有效的服务质量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 吴立峰, 杨乃定, 杨芳. 邮政普遍服务成本测算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09, 31(4):76-79.

[2] 王德英, 沈颂东. 日本邮政改革对我国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启示[J]. 工业技术经济, 2010, 29(4):18-20.

[3] 杜娟. 信息化背景下中国邮政普遍服务市场化发展策略研究[D]. 北京邮电大学, 2015.

[4] 张毅, 李莉. 试论邮政普遍服务的涵义及补偿机制[J]. 邮政研究, 2002, 18(3):36-37.

作者简介:

齐立云,女,汉族,河北沧州人,高级经济师,博士,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研究方向:金融学,100094 北京

刘志勇,男,汉族,湖北仙桃人,高级工程师,硕士,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研究方向:物流金融,100094 北京

刘畅,女,汉族,河北沧州人,助教,硕士,沧州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方向:数据挖掘,061000 沧州

猜你喜欢
趋势
退休的未来趋势
JFW2021/22秋冬流行趋势预测
趋势
初秋唇妆趋势
未来直销的七大趋势
SPINEXPO™2017春夏流行趋势
关注医改新趋势
“去编”大趋势
趋势
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