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12-09 01:58王开澄
大经贸 2019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培育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则是破解文化传承与创新难题的现实路径。本文就民办高校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一有益探索。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这对于当前高校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石,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以,将传统文化融人现阶段民办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势在必行,也有利于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不容置否,经过长期沉淀和积累形成的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一种被凝聚起来的精神财富,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精华不仅为后人树立了标杆榜样,同时也鼓舞着当代青年在社会中不断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换句话说,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家族有自己家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习近平认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一直以来,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界定都被学者们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了诠释,其中主要包括内容、特征、范围等,帮助后人更加深人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解。与此同时,无论以往历史进展过程中还是当下我国文化建设,都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自豪感,使高校青年学子更具归属感。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人的今天,在课堂中通过何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社会核心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这种思想可以在学生未来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民办高校及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首先,民办高校大部分都在本专科最后一个层次招生,所招收的生源较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很多学生都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走进大学校园,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未来发展定位非常不清晰,缺乏准确的目标;第二,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自我意识非常的强,“花钱不是来受管理”的意识普遍存在,不愿意接受很多传统的教育;第三,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于公办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大都体现在物质层面,对学生在心理健康、大学生行为规范方面的养成方面教育很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应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办学宗旨或思想都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因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坏,并不只是关乎其个人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现阶段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渗透日益频繁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国家的一些思想和文化渗透,对我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歪曲。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校学生会轻视主流价值观,对民族文化缺乏自信。传统文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融人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正视外来文化,稳固传统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二)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完善人格

近几年,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开始逐步向提升综合素质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不断的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对自己学校的教学体系进行不断改革与完善。思政教育作为新时期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学科。事实上,对于一所高校而言,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至关重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来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中,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结合教育健康发展,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优良的思想品德具有现实意义。

(三)有利于大学生中国精神的弘扬

弘扬中国精神是每位炎黄子孙必须履行的一项社会义务,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因此,弘扬民族精神是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扛起弘扬中国优秀傳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大旗。而中国精神又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我们应当立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下,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而爱国主义精神又包含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等诸多内涵,它寓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让每位大学生都能够对民族存亡有着崇高的责任感。除此之外,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需要当代大学生大力弘扬,它不仅诠释着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和理念,而且亦可以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添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渗透

首先,高校应该给予重视,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合理安排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并将其作为重点内容。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这门学科重视不够,认为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思政教学即可,却忽略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导致思政教育过于表面,无法让学生学习到知识之后,在行为和思想上体现出来。将传统文化融人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其次,應该注重教师队伍中华精神的培养,不仅对思政老师、带班辅导员进行文化渗透,对其他学科老师也应该进行宣传与落实。

(二)发挥实践养成作用,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载体

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一直都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则,在思政课堂中若想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仅仅只是依靠理论知识的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实践证明,学校更多的去组织大学生参与课外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感,而且随着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的不断渗透,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具有推动作用。所以,高校在实施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提高对课外实践课的重视程度,结合实践课相关内容适当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际教学中,学校可以将历史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址以及其他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场所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突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历史文化。历史文化中包含着优秀的理想与信念,值得在实践中探索学习,从而增强民族感情。民办高校还应该加大培养力度,多举办一些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

(三)重视新媒体传导作用,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在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之下,微信、微博等新事物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之所以效果不尽人意,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学内容与时代没有很好的联系在一起。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必须以时代发展为背景,实现以文化教育为主,以精神文明为辅的教育体系。除此之外,要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利用网络的影响力,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并借助校园舆论的作用,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与此同时,在学校校园网络中加入政治专题板块,并加大宣传力度,使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密切注意学生思想动态,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从而促进思想教育发展。

(四)发挥校园文化陶冶作用,丰富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同样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在基础设施中加入传统元素,例如在教室、宿舍校园长廊等学生经常活动的场所加入中华传统文化名人的生平事例、名人名言以及书法语录等,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和情操的陶冶,继而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在自己的行动中来体现学习的成果;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融合。学校要将中华传统节日、纪念日和重大事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进行充分挖掘,并将其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的结合以及融入,例如,宣传中秋、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文化,以此来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感悟。而对于学校来讲,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开展包粽子、包饺子、做月饼等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方开展民俗文化展览.让学生能够更加深人地对爱国思想,尊师重教、孝敬父母等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配合家庭教育,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能够在大学中将大学生思政教育目的顺利实现,学校应该加大与家庭教育联合的力度,以此来加强文化教育合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学校是传授道德观的场所之一,但其仍旧不能代替父母在孩子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和榜样。而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不仅要发挥其主阵地作用,亦应该加强与家庭间的配合,相互补充,从而形成优秀的文化教育合力。与此同时,应对家长进行宣传,让家长也参加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以达到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使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不仅可以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而且也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这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未来的时间里,高校需要结合思政教育根本目标,真正地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转化与创新探究[J].王忠宝.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J].李国良,周向军.思想教育研究.2018(09)

[3] 浅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融入[J].陈建甫.陕西教育(高教).2018(08)

作者简介:王开澄,四川工商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名称:该论文系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19年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研究编号:MBXH19YB172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