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放射影像学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9-12-10 04:23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平片异物螺旋

陆 燕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上海 201102)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急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经常发生在患儿进食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窒息的情况[1]。如果没有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极有可能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2]。本次研究即探析了放射影像学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阳性异物101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放射影像技术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螺旋CT组51例和X线平片组57例,其中X线平片组进行普通X线检查,螺旋CT组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螺旋CT组中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9个月~9岁,平均(5.56±4.95)岁;X线平片组中男性27例,女30例,年龄8个月~10岁,平均(5.47±9.65)岁。纳入标准:患者均为10岁以下儿童;均伴有阵发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现象。排除标准:患者存在严重的迁延性肺炎;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患者存在肾、肝功能障碍。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普通X线检查 本次研究中,X线平片组患儿进行普通X线检查,采用设备为柯达drx-evolutionX光机,具体检查过程为:取患儿仰卧位,让患儿家属在旁边对患儿进行安抚和体位固定,减少扭动以致影响检查结果,在患儿深吸气时摄片,这个过程中需注意肺部透亮度是否呈均匀一片。

1.2.2 螺旋CT检查 本次研究中,对螺旋CT组患儿采用螺旋CT检查,型号为GE Lightspeed64排螺旋CT,层厚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80~100mA。检查具体过程为:取患儿仰卧体位,调整合适的检查参数后,将其数据使用工作软件进行分析,检查时将患儿气管、支气管以及肺部的图像进行适当调整,以致呈现出最清晰的图像,在视野调整后,再检查患儿肺部的异物征象。扫描完成后进行最小密度投影重建和气道重建。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要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气管以及支气管异物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软件是SPSS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查结束后对比分析显示,螺旋CT组患儿在检查过程中直接提示存在异物的患儿有47例(92.16%),间接提示存在异物的患儿有4例(7.84%),异物检出率为100.00%,X线平片组患儿在检查过程中直接提示存在异物的患儿有16例(28.07%),间接提示存在异物的患儿有23例(40.35%)异物检出率68.42%,比较结果为(χ2=37.50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咽喉科急症,异物可以滞留于气管、支气管等气道结构内,会引起气促、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因为抢救不及时而导致患儿死亡[3],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临床上一般使用普通x线、透视以及CT三种方式进行检查。其中,普通X线能够清晰的显示阳性异物,但对阴性异物的检查,往往需要结合患者病史以及异物间接征象对气管和支气管内异物来进行推测,并且采用普通X线检查时,需要患儿进行深呼吸,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使得这一配合效果不够良好[4]。CT具有分辨率高、窗口可调等诸多优点,同时能够实现对异物的精准定位,与传统检查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查准确性[5]。

本次研究也显示,应用螺旋CT检查的螺旋CT组患儿异物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应用普通x线进行检查的X线平片组患儿异物检出率68.42%,表示螺旋CT检查的效果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采用螺旋CT检查的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异物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平片异物螺旋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KEY G6型异物剔除机轴承损坏频次过高的分析及改进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牛食道异物阻塞急救治疗方法
旋风“螺旋丸”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