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T变化的诊断价值

2019-12-10 04:23潘双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造影心电图心脏

潘双花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功能检查科 江苏 丹阳 212300)

冠心病是常见的临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血流缓慢,造成心脏供血不足,患者会出现心前区疼痛,影响生命安全。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临床检验冠心病的金标准,能够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准确度较高[1]。但是冠状动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年龄比较大、身体耐受性差的患者没办法完成检查,加上检查费用昂贵,不宜推广。心电图检查是通过持续检测患者的心电图信号,操作简单、可重复、价格低,更适合临床使用。本文选取2018年1月—12月接诊的3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接诊的30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72例、女性患者128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12±5.23)岁。所有患者排除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心肌病等疾病。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佩戴动态心电图仪诊断时患者可适当负荷活动,记录心电图变化情况。在患者入院前和入院后每3d描记一次,当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可以增加V7~V9、V3R~V5R,开展18导联检查。ST-T段以等电位线的基线作为标准,ST段沿水平或斜下方移动,移动≥0.1mv,持续时间>0.1min,ST段恢复后再次下降之间间隔>1min,可认为ST段压低;变化≥1mm,持续时间≥1min为T波倒置。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使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患者右桡动脉,造影剂使用碘海醇。在接受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能够让患者屏气完成检查,减少呼吸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分别观察患者的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当患者出现一处冠状动脉狭窄即可判断为冠心病阳性,计算阳性率。

1.3 观察指标

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将患者分成有无ST-T改变,对比冠心病确诊率。同时将ST-T改变按照病变支数分成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

1.4 统计学方法

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数±标准差表示,使用Wilcoxon rank sunmtest进行分析,当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T-T改变组171例、ST-T无改变129例。ST-T段改变中确诊率为70.17%(120/171)、ST-T无改变中确诊率为28.68%(37/129),对比差异显著,P<0.05,χ2=19.3274;单支病变组ST-T段改变46.78%(80/171)、多支病变组ST-T段改变52.21%(91/171),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随着近些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上对于冠心病的检查更加重视。根据WHO预测结果显示[2],至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造成的心脏衰竭,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患者会出现心前区疼痛、休克、心力衰竭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临床检查冠心病的方法较多,如冠脉造影、心电图、MRI等,心电图属是一种诊断心脏节律异常的方式[3]。人在静息状态下每个心肌细胞都存在负电荷,也就是膜电位。当心肌细胞外的钙离子、钠离子等阳例子进入细胞内后,负电位就会发生变化,激活细胞活性和功能。正常人体心脏每搏动1次就会产生P波,经过新房逐渐向外扩散直到心室。

冠状动脉造影是基于X线成像技术,通过造影剂的显像来判断心脏、心血管异常状态,也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但是冠脉造影属于有创检查,年龄较大、身体差的患者不耐受,还容易出现造影剂过敏的情况。若患者心电图检查为慢性ST-T段改变,无其他诱发疾病的情况下,可考虑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可诊断为冠心病[4]。

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不仅费用低廉,且无创、效果较好。心电图ST-T段指的是QRS波群终末到T波点的过程,这个间期能够反映出心室自除极化终末到复极开始的无电位变化,属于动作电位平台期。人体在正常条件下,ST段会呈现等电位线,一旦发生心肌缺血,心电图和对应的导联位置会因为损伤出现ST段改变、缺血型T波改变,严重时还会形成坏死型Q波。心电图是记录心肌电活动的方法,当心脏某个位置发生缺血性坏死后,心室除极后仍然会有电位差,发生ST-T段变化[5]。冠状动脉有很强的储备能力,如果动脉狭窄比较轻,心肌缺血处于代偿阶段;重度冠状动脉患者,侧支循环可为心肌供血,也可以达到心肌血氧供需平衡。所以即便是冠心病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也有可能没有临床症状,心电图也处于正常范围。另外,患者的精神状态、用药情况、神经功能紊乱、饱餐、疼痛、仪器本身等因素也都会对检查结果有影响。刘明珠[6]的研究中也表明单纯使用静息状态下ST-T改变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有所偏差,还应该结合临床症状、心肌酶等共同判断。结合本次研究结果,ST-T段改变中确诊率为70.17%(120/171)、ST-T无改变中确诊率为28.68%(37/129),对比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心电图ST-T段检查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无法作为准确判断指标。

综上所述,电图ST-T段改变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冠心病,具有应用价值,但是仍然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判断,避免漏诊。

猜你喜欢
造影心电图心脏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心脏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