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①

2019-12-10 04:52刘笑笑
市场周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农村

刘笑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政策落实力度和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秸秆焚烧、污染物排放、砍伐山林等行为逐渐减少,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在部分农村地区,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仍依赖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村民生计模式转型的困境与环保意识的薄弱使农村环境治理的难度急剧上升。从宏观层面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置于城乡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统筹把握。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将城市与农村联系起来,城市在获取农村生产要素的同时也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负担转移至农村,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压力。因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需从农村内部探索构建符合环保的生计模式和生活方式,也需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相结合,实现城乡环境的共同改善。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居多,农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该地区生态农村建设面临极大挑战,不仅影响地方美丽乡村与生态农村的建设,也阻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因此,理清该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其困境的发展路径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文献回顾

目前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匡列辉,张明认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就无法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也无法达成。二是从宏观层面来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路径。高江涛,朱坤林认识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村庄空心化严重、土地资源等产权不明等问题。学者们也意识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取得环保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环保政策陆续出台、实行等一系列成效的同时,还遭遇到农村产业发展缓慢无序、农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农村环保建设能力比较弱等重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已提出一些发展路径来解决:一方面要坚持绿色统筹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要改变农村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强科技创新,运用技术等多种手段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除此之外,需结合农村自然条件统筹科学规划,加强对村民的生态环保教育培训,提高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度。三是学界主要关注中国局部地区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出一些可行的借鉴性经验。有学者着眼于生态理论的视角关注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分析该地区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现状与难题,并提出发展生态农村的未来趋势。此外,2018年3月上海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相关文件,指出截至2020年上海将初步实现农村布局相对合理、产业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还有学者从城镇化角度出发,以南京市江宁区禄口镇为例,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探求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这些均表明各地正在积极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

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比较丰富,但研究不够深入,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乡村振兴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互作用在现有文献中没有涉及,部分学者也主要聚焦于从宏观的视角来把握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现状,提出的对策缺乏具体性与针对性。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个案研究需进一步扩充。毕竟中国村庄数量巨大,由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人文历史的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逻辑与模式也有所差异。因此,如何进一步探索不同地区的发展路径,解决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难题亟须学者们深入研究。本文基于对Z市F县的实地调查与信息搜集,分析该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试图提出适合本地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

二、Z市F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难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部分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些成效,比如河南内乡县在政府主导和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下,发展了生态旅游业、林业以及绿色经济,该生态文明农村建设模式成为地区的典范,但一些地区仍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难题,其中Z市F县农村生态农村建设进程比较缓慢,问题比较突出。Z市F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水资源匮乏问题。该地区本身人口众多,农民占有很大比例,耕地面积比较大,再加上农作物复种指数比较高,灌溉用水需求量很大,水资源严重不足。就耕地面积及土地资源而言,近些年来由于该市城镇化的发展,工业厂房的大量扩建导致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村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在河流等自然资源方面,由于近些年气象灾害频发,Z市F县洪涝、干旱及河流断流现象比较常见,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除了不理想的自然环境之外,该地区还面临着管理和制度等方面的难题。

(一)农村污染问题突出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河南省Z市F县最严峻的问题是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源于三个因素

1.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不合理、不科学

具体来说,该地区农村生态环保问题大多是村民生活污染垃圾、由其他附近乡镇转移过来的制造、印刷等小企业排放的废水、废气、废物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地膜等产品导致的,污染严重且环境治理阻力大。事实上,F县农村的粗放型生产与经营模式是造成生态文明建设困难的内在因素,该模式中产生的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污染不仅损害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也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相互平衡。

2.农村环保意识淡薄

由于F县各地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与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没有充分吸收与认可,缺乏环保理念。再加上农民迫于生存的压力,不惜砍伐珍贵的植物、捕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等违法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巨大,缺少必要的环保法制观念。

3.农村环保技术落后、人才短缺,无法及时应对和解决环保问题

河南农村大部分地区尤其是Z市的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缓慢,导致资金严重不足,无法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备。再加上河南高等水平的大学寥寥无几,很多农村学子只能到外地求学,学成之后也基本上都留在武汉、上海等大城市谋求发展。因此,河南农村的教育人才大量外流,该地区无法及时吸引外来技术人才来解决农村环保问题,环境治理面临人才、技术等严重挑战。

(二)管理主体职能缺位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各方合作管理和参与,为建设生态农村尽一份力。然而,在Z市F县生态农村建设中管理主体出现严重的职能缺位现象,具体主要表现在政府、村干部、社会组织及民间团体方面。

首先,该地区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缺位主要是不作为、乱作为。不作为主要表现在一些地区没有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来贯彻落实国家的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生态农村等惠民政策。即使出台了一些政策但也没有具体落实到政策执行层面,甚至政策出台并未考虑到农民合理的实际需求,导致政策执行过程出现“断裂带”现象。乱作为体现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治理涉及该市农业、国土、林业等多部门,相互之间“踢皮球”等推卸责任的乱象普遍。

其次,村干部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动员作用较小。F县各村村民由于自身生态环保意识薄弱,需要村干部引导其日常行为。但在实际工作中村干部并未发挥其在农村的组织动员、思想引导等作用,甚至有些村干部还带头出现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等不合理和不合法行为。一方面是由于村干部自身的政治素养较低,无法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是该地村民的自利倾向导致其追名逐利的行为,他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经济效益。

最后,社会环保组织、民间团体未积极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没有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由于Z市政府管理存在些许不足,社会组织及民间团体的角色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小觑。但在实地调查中并未发现该基层地区出现社会组织、民间团体成立联合会等来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社会组织动员能力不足。

(三)环保机制有待完善

Z市F县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环保监督机制不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制度不完善、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来看,该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起步比城市晚些,工业防污条例也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农村土壤、生活垃圾排放、家禽养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几乎空白,环境保护法制在整体上都处于初步阶段,难以适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时代要求。

第二,除了环保制度、法规存在不足之外,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系统需要进一步健全。经调查发现,Z市F县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监督主体不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重叠,导致职能界限模糊。在该地区各村中更没有设一个专门的环保监督部门或委员会来负责环保督查工作。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突然到地区视察环保工作,做些数字等表面文章来应付监察人员,导致环境监督体系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其实效。

第三,相关奖惩与激励机制有待完善。F县每年均出现严重污染的工厂与制造、印刷等企业,影响当地农民生产与生活。一般情况下也很少有村民主动举报、投诉其违法经营行为。一方面是当地村民势单力薄,担心其行为危及企业经营与工人生产生活,被他们打击报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地的村干部及地方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民众的监督与举报行为选择忽视,既是为了维护当地的经济利益,也是为了保护其作为村干部的稳定职位与声望,可谓“一箭双雕”。长此以往,农村地区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少之又少,人人都会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利于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Z市F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

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影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在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基础上需对生态文明农村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思考,以期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前文提出的Z市F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可从以下几个发展路径来改进与完善。

(一)重视农村污染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

重视和解决当前农村的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科学引导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让该地区群众普遍意识到绿色、环保、经济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长期回报,摒弃目前的粗放型生产与经营模式。F县各村农民对化肥、农药、农膜等产品的不科学使用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土地质量,同时容易产生农业地区水污染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通过对其进行宣传教育来从思想上强化其对生态文明的认识理念,进而促使其改变生产方式。此外,该地区农村道路、排水管道、生活娱乐等基础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大大影响村民生活质量。因此,Z市F县建设农村生态文明不仅要从物质上改善其生活,更要认识到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强化农民的生态环保理念。通过法制教育影片、思想动员会、环保志愿者活动让F县民众意识到滥杀珍稀动物、乱采乱移珍贵植物的严重后果,从思想上警醒他们的不合理、不合法行为。

第三,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必须要有高科技设备、精英人才及雄厚的财力作为发展后盾。一方面需要Z市各级政府加大对资金、科研等经费的投入,尽可能与农民实际需求对接,满足农民生活生产的实际需求。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大力发展该市农村经济,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来提高其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从而拥有吸引外来技术、人才的资本。

(二)规范管理主体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管理主体,而其职能的履行与否直接关系着建设的质量。

首先,Z市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其管理职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政执法,严惩违法经营的制造类企业。在农村地区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民营企业,需严格规范其生产与经营过程,定期核查其环保指标的合理性,守住农村的生态保护线。为了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合理安排Z市政府人员在农村生态环保上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这不仅可以提高该地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度,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其为了一味地追求政绩,谋求官场竞争优势,与企业“共谋”合营一些地方环保法所不允许的企业,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更为严重。此外,Z市F县基层政府需要提高其服务质量,尤其包括农村环保设备的供给。

其次,村干部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纽带,在生态文明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F县各村主要干部需积极组织动员农民在生产生活中注意保护环境、禁止生活垃圾乱扔乱放的行为,引导其选择绿色、环保的方式来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对农村生态的破坏力。除此之外,村干部可定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组织农民在农忙之余进行一些生活娱乐活动,丰富其精神世界,共同建设河南生态文明新农村。

最后,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主体——社会组织及民间团体,发挥其在该地区固有的公共性、服务性、灵活性等多元化的组织优势。通过吸纳该地区社会成员与筹集资金的方式号召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为保护农村生态做出贡献。

(三)完善环保监督机制、树立依法治国理念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其发展好、建设好必须要有一个良性环保机制来提供支持,同时需要法律制度来进行规范。具体从三个方面来发展建设:

1.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Z市F县三农问题比较突出,生态农村建设进程比较缓慢,尤其是法律法规建设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除了现存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之外,还需建立、健全与农民实际需求相契合的农产品绿色流通、农村环境保护、农民权益保障等具体法规。此外,完善环保机制还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估体系,这是进行有效环保监督的参考数据,也是后期环保检查中反馈与整改意见的有力支撑。

2.完善环保监督体系,成立专门专职的环保小组、委员会

目前Z市各政府部门在环保方面的职责分工需要进一步明确,基层地区环保管理中职能交叉、部门重叠比较普遍,导致责任主体不明确。划清政府部门职责、明确部门分工不仅有利于提高Z市政府办事效率,也有利于推进该市生态文明农村建设的进程。

3.完善奖惩与激励制度,加强民众监督

Z市F县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他们是直接的利益攸关者,也是建设的主力军。该地区基层政府还需重视农民意见,吸纳良策,严肃对待农民上访与举报行为,一旦查处,严惩不贷。

四、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发展差距愈发明显,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将农村发展置于重要位置,也彰显国家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与否,必须对其有清醒的认识,对生态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予以反思。正如前文所述,目前Z市F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些初步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诸如农村污染问题突出、管理主体职能缺位、环保机制不完善等难题与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重视农村污染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规范管理主体职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环保监督机制、树立依法治国理念等发展路径,试图解决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村发展难题也在千变万化。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农村必须要拥有与时俱进的眼光与洞察力,用创新的方式来克服发展困境。简而言之,要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