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琼海文敬村为例①

2019-12-10 03:20何利华王守富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秸杆资源化农户

何利华 王守富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43020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的目标,必须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并行的空间格局。依据党中央提出的目标,海南省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多元利用”的原则,进一步提出完善农户秸杆收储体系,推进秸杆饲料化、原料化利用,加大秸杆禁烧力度等举措以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海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海南省提出,力争在2020年实现“布局合理、利用多元”的秸杆综合利用新格局,实现综合利用率超85%的目标。而实现该目标,必须深挖影响秸杆资源化利用的农户行为因素。目前,关于农村秸杆资源化利用问题,前人已有较多的研究,如Illa等[1]对美国和瑞典的农户进行调查,提出提高补贴以减少农户秸杆焚烧问题;田波等[2]则通过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性别是影响秸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因素;黄武[3]通过研究认为,农户自身的资源状态和投入要素价格是秸杆资源化处理的主要影响因子;李国志[4]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进行实证,得出政策和农户家庭特征等对秸杆的资源化利用有很大的关系;耿爽[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公主岭的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农户的教育程度、机械化水平等因子与利用效果存在正相关。因此,以海南琼海文敬村的38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秸杆资源化利用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海南秸杆资源化利用效率。

1 模型构建及变量选择

1.1 模型构建

Logistic模型适用于以因变量为分类变量的回归分析,被认为是分析影响因素、个人意愿等的理想模型。目前有关秸杆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可以归纳为2种:一是直接焚烧或者丢弃,二是对秸杆进行资源化利用。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可将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看成是一个典型的二元逻辑选择问题。Logistic模型具有灵活性,其中的自变量可以是定性变量,也可以是定量变量,也可以是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变量,而对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子来讲,有定性,也有定量。因此,选择Logistic模型对行为影响进行分析。根据Logistic模型相关理论,建立农户秸杆资源利用行为影响模型[6]:

其中,Y=0时,表示农户不希望对秸杆进行资源化利用;Y=1时,表示希望对秸杆进行资源化的利用;Xi表示影响农户资源化利用的因子。所选择的Logistic模型表达式为[7-9]:

其中,f(pi)表示不希望资源化利用的概率;表示希望资源化利用的概率;b0表示常数项;bi表示对应变量的回归系数。

1.2 变量选择

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分析中,结合用户行为理论[10-14],将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子分为6类: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认知情况、政策环境、秸杆利用市场环境和地域特征;耿爽则将影响因子分为5大类,包括教育程度、对秸杆焚烧的环境认知等。由此可看出,在变量选择方面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结合区域的农业发展现状,从个体特征、政策环境等各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归纳,选择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秸杆资源化利用认知、农户预期认知、政策与市场环境等5个维度对海南琼海文敬村秸杆资源化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具体变量与赋值见表1。

1.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1.3.1 数据主要来源

以琼海文敬村390户农户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调查方式,由事先经过培训的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入户调查。采用该方式可保障调查的有效性,防止农户对问卷产生误解。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90份,有效收回问卷382份,有效回收比例为98.2%。

1.3.2 样本特征

经调查,得到表2的样本特征。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特征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有效问卷中,男性361人,占比94.5%;年龄大于60岁的10人,占比2.6%;高中及以下有279人,占比73%;种植面积小于0.1 hm2占比为92.6%;纯收入少于2万元的有310人,占比超过50%;非农劳动力307人,占比80.3%,对资源化利用有认知的有306人;了解秸杆利用技术的有263人,占比95%;得到政府补贴的有229人,占比60%;没有得到政府有组织或指导秸杆资源化利用的有134人,占比35%;认为焚烧督查力度大的有317人,占比83%。调查结果显示,文敬村农户的文化程度大多不高,种植面积小,人均纯收入低,对秸杆资源化相关政策、技术有一定了解。

表1 变量选取与赋值情况

表2 样本特征(N=382)

2.2 模型回归结果

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表3。由表3可看出,不同因素对农户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X9、X5、X33个因素在10%的水平内显著;X12、X6、X10在5%的水平内显著;X11、X42个因素在1%的水平内显著。

2.2.1 个人特征对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

在个人特征维度中,性别和年龄与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无显著关系;文化程度在10%水平内与秸杆资源化利用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对环保、资源化利用技术等越容易掌握,有利于秸杆的资源化利用。海南琼海文敬村农户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农户占到样本的73%。低学历占据了绝大部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敬村秸杆的资源化利用。因此,加强海南文敬村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对秸杆资源化利用意识,是解决当地秸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2.2.2 家庭特征对秸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在家庭特征因素中,人均纯收入、耕地面积、家庭非农劳动力占比是比较重要的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可看出,人均纯收入在1%水平内通过显著检验,耕地面积在10%以内通过显著检验,家庭非农劳动力占比在5%以内通过检验。说明这3个因素对秸杆资源化利用均有影响,呈负相关关系。韦军辉等[15]认为耕地面积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而秸杆的回收相对耗时,导致很多农户家庭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家庭非农劳动力占比越高,意味着投入农业方面的劳动力数量越少,农户家庭中没有多余劳动力参与秸杆的回收,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秸杆的资源化利用;人均纯收入对秸杆的资源化利用呈负相关关系,可能是人均纯收入越高,秸杆资源化利用的成本越高,资源化利用的比例则相应下降。

2.2.3 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因素对秸杆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在政府政策方面,政府对秸杆的补贴、政府组织秸杆资源化利用培训与指导、政府对秸杆查处力度以及秸杆自演化利用产业等都呈正相关关系。政府对秸杆资源化利用的补贴越高,农户参与秸杆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越高;若当地有完整的秸杆资源化利用产业链,那么农户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也会越高。政府督查力度对秸杆的资源化利用也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秸杆的资源化利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部分农户采取直接焚烧或者丢弃。若政府加大对焚烧的督查和处罚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农户考虑对秸杆进行资源化利用。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综上所述,要做好海南秸杆资源化利用,实现海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可以以“疏、堵、导”为原则,重点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从“疏”的角度,加强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宣传。农户作为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主体,受自身教育程度、认知等方面的限制,需要政府加强疏导,让农户建立秸杆资源化利用意识。因此,加强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宣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具体措施上,一是加强焚烧危害的宣传,让农户建立不能露天焚烧的意识;二是加大秸杆实用技术的推广,加强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秸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普及及对秸杆综合利用的意识;三是编制秸杆资源化利用小册子,并在农户中广泛发放和宣传,普及对秸杆焚烧的认识。

第二,从“堵”的角度,进一步加强秸秆焚烧的督查与惩罚力度,构建长效机制。农户秸杆资源化利用不仅需要各农户的自我约束,还需要外部的监督。主要是由于单纯依靠市场规律,很难对秸杆资源化利用的不合理行为起有效约束,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通过加强对焚烧和废弃等行为的监督和惩罚,更好促进秸杆的合理利用。政府可进一步探索监督和惩罚的长效机制建设,如划分焚烧监管管理区,明确焚烧监管的具体责任;划定秸杆禁烧区,重点在城市郊区、高速公路和铁路沿线等地划定禁烧区域,以杜绝秸杆焚烧行为;建立巡查制度。采用定期和不定期,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责任区进行督查。对履行焚烧监督职责不利的,要及时查处,并及时对责任人进行教育和处罚。对造成重大污染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从“导”的角度,加大秸杆资源化利用的扶持力度。秸杆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经济效益。因此,政府要加大对秸杆资源化利用的扶持力度,在财税、信贷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一方面,要重点扶持秸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企业,从源头上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五化”的综合利用,实现秸杆资源利用的新突破。加大对秸杆综合利用企业的信贷支持,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户的补贴力度。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提高农户参与秸杆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总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强秸杆资源化利用,就需深挖影响秸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方能“对症下药”,为当前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为可行的路径。

猜你喜欢
秸杆资源化农户
煤化工废水资源化回收及深度处理技术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退役三元材料资源化利用研究新进展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黑龙江省早熟区玉米平作种植技术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