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政务信息才能让城市治理更有“智慧”

2019-12-10 06:35曹伟
小康 2019年33期
关键词:政务智慧政府

曹伟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体活动、公共安全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充分认识电子政务和大數据发展在新时代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各领域大数据融合利用,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水平。

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际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支撑。有关政务数据的应用在目前越来越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不管是政府自身的管理还是城市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治理都对数据的开发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如果包括政务在内的数据资源得不到很好地开发和利用,即使构建的应用系统再多、投入再大,也未必能够派上大用场。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别是政务数据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就成为重中之重。

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数据的爆发式增长,政府大数据在安防、舆情、信用、交通、医疗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催生更多市场需求。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八成的地级市和三成的县(含县级市),已经提出了将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目标。

但仍旧存在政府数据安全责任内容不明确,权属关系、职能责任分工模糊,数据分类分级规范尚未建立,数据开放目录有待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模式尚未成形等问题。这些安全保障能力的缺失,同样也导致政府部门不会轻易开放共享数据。以部门为中心的政务信息化发展模式,形成了许多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大量纸质数据仍未导入数据平台。例如,税务、民航、通信管理等垂管部门系统相对独立、数据无法接入地方共享平台,横向数据共享交互仍存在困难。数据平台和数据系统在建设初期由于供应商的不同,存在服务接口少、系统不兼容等问题,这也间接导致了数据孤岛现象的出现。

传统的政府治理结构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将被重塑,大数据除了在技术层面的采集分析,更多的还涉及观念的改变。打通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解决好技术标准问题,理顺体制机制,确保政务信息整合共享工作的基础要打牢打实,建立最基本的数据库,同时还要提升共享数据的质量,使归集的描述性数据变成功能性可应用的共享数据。

建设“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协同政府和智慧政府”,关键在于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互联网时代打造了无缝隙对接的整体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开放,让流程再造、流程优化、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构建网上跨部门的协同政府,这样才能打造一个智慧政府。

数据治理在安防、交通、舆情等场景的应用是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公共安全防控、舆情监测、应急管理、社会信用数字化、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管、交通管理等数字化项目将持续迭代,通过强化这些领域核心数据的安全保护,将在构筑起“大监管”整体环境的同时,推进数据治理工作。

结合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挖掘并优化政府业务,加快新技术与政府业务融合。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政府数据的开放共享力度。与此同时,关注数据安全的问题,强化对大数据服务提供商的综合管理,按需建设地方和部门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惠民措施的实施。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猜你喜欢
政务智慧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