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诗歌的语言

2019-12-10 07:59郭金荣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全诗赏析诗人

郭金荣

考题连线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能力,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每个选项对应一个考点,涵盖诗歌的大部分内容,做题时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一般在意象的含意,手法名称、手法的解说、艺术效果的分析、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方面设误,答题时要仔细辨析。B项“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

【参考答案】B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含蓄,言此意彼;有的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其語言之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尾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然而诗人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接着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精髓。

【参考答案】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2)《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应考锦囊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要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综观多年高考试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包括赏字词、赏语句和赏风格三大类。

1.欣赏“炼字”艺术

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常见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2)结合诗歌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3)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等);(4)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果是诗歌的不同版本比较赏析题,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1)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2)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3)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如果是“诗眼”分析,则应指出该字(词)对主旨的表达所起的作用;结合全局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并从该字(词)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2.欣赏“炼句”艺术

所谓炼句,就是根据表情达意或结构的需要,在句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技巧或对句子作语法方面的调整。句子赏析题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考生要仔细审清楚题干,明确句子的写作对象是什么,表达方式上分清描写、议论、抒情、记叙等。一般答题步骤:(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其表达的情感;(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3.欣赏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这里特别提醒,我们所知道的“婉约派”或“豪放派”词人,只是说明这位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说这位词人所有作品都是这一种风格。我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还是要就诗论诗。

一般答题步骤是:(1)明风格(特点),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风格(特点);(2)列例证,用诗歌中有关词语、句子具体分析这种风格(特点),可以从意象、手法、境界等角度展开;(3)析感情,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拓展延伸

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风格时,不仅要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和题材特点,还要结合诗歌本身的内容来赏析,品读词、句,感受意象、意境、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要考虑到作品的朝代和文风。

常见的诗歌风格有:

1.豪迈雄浑(豪迈奔放)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宏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李贺《梦天》中“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一句,就是说齐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倒在地上。

2.沉郁顿挫(沉郁凝重)

此种风格的诗,通常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音韵。如杜甫的《登高》,诗中借江边萧瑟苍凉的秋景,写出了诗人晚年客居他乡并且多病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愤的心情。

3.朴素自然

“朴素自然”主要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此种风格的作品语言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饮酒》(其五),表面看来句句平淡朴素,却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4.委婉含蓄

这类诗歌或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从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作“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当然,诗歌的语言风格还有悲壮慷慨、工丽华美、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

猜你喜欢
全诗赏析诗人
劝学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