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互动,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2019-12-10 09:47荣琴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群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荣琴

在高考制度主导下,高中语文教师长期奉行“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阅读活动模式,学生在“灵动思维、个性思维、创造思维”等方面的潜在性空间大受挤压,直接导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高消耗、低收益、低情趣、低层次化”的“一高三低”状态中运行着。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由于惯性力量等因素,高中语文阅读活动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要想从根本上快速赢得真正意义上的“繁华”局势,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得阅读者得语文”的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效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拟就“相机补白、生活链接、群文组合、自主体验、信息支撑、读写互动”做简要阐述。

一、相机补白,抓住文本主旨

什么是“补白”呢?它是指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语文阅读材料中的“省、缺、遗、漏”现象,从各个方面进行“挖掘、填补、深化”式的解读与分析,从而让阅读内容更加凸显,让阅读情感更加丰富。“补白”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能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进一步学习与理解,而且能不断丰富他们的情感实践活动。

以莫泊桑笔下的《项链》为例,作者在小说的结尾之处,只是简单地描写了佛来思节太太为女主人公的精神和行为所深深感动,至于随之而来的事情会怎么样,如这条真正的项链最后属于谁,玛蒂尔德在获知自己花了十年的巨大代价最终还清债务却是一场“乌龙”后有什么感想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给予“补白”式教学,如此才能在“见仁见智”中更好地显现小说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生活链接,促进学用结合

语文“来源、发展、服务”于社会生活,更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概括性总结和艺术化提炼,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前世不断、今生不绝”的渊源式关系。正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社会生活元素的丰富涵养和有效滋潤,否则就会陷入“无源无本、镜花水月”的境地。不仅如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语文生活化、生活化语文”的内外互动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为课程教学畅通“活水源头”,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

以《种树郭橐驼传》为例。文章讲道,郭橐驼种树的秘诀并不复杂,仅仅在于——“只把根基做好”。在种树之初,他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幼树,如舒展树根、培足培实土壤等,然后就对它不闻不问,让树的本性得以自由充分地发挥。难道这不是教书育人的道理和真谛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结合“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这一道理,教育并引导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深入钻研,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三、群文组合,深化文本感悟

所谓“群文组合”,是与“单篇阅读”相对而言的,这是最近一段时期悄然兴起于各级校园内的一种新型语文阅读活动模式。就是指在“一个或多个议题”的导向下,把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类比式阅读,从而实现“求同巧拓展、求异谋深化”的实质性阅读效果。

高中课本有《〈药〉评点》这篇文章,为了把握《药》这篇小说的主题——“药的内涵”,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以“同一作者”为中心的导向策略,分别引入了鲁迅先生的《祝福》《孔乙己》等其他作品,同时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类比式的“群文互读”活动。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习得鲁迅先生那独具个性的写作风格和笔法技巧,而且从中切实地体悟到了具有时代色彩的“鲁迅思想”“鲁迅精神”和“鲁迅品质”。理论和实践表明,这种阅读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单篇阅读模式所难以比拟的。

四、自主体验,实现“一举多得”

宋代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它意在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实践出真知”这一俗语有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高中学生绝对具有“自主体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深化阅读教学、实现阅读个性化的必由之路和客观基础。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体验”式的阅读活动,这有利于为学生深化阅读体悟、弘扬个性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

比如,在《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从文中(可扩大到整部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情感等方面,引导学生在个体读悟基础上,积极开展研析与辩论、表演与交流等自主活动。这不仅有利于不断放大阅读教学的良好效应,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学习情感,从而能够攫取“一举多得”的实效。

五、信息支撑,融入恰当情境

本文所说的“信息化阅读”,主要包含如下两层含义:一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特点和优势功能,通过“视文互动”形式,为阅读教学提供活性支撑。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行》,是一篇把“语言文字描写与音律音色描绘”融为一体的经典之作。笔者在实际教学环节,借助多媒体演示了与之相似的古典琵琶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视听盛宴”,为促进学生更好地体悟阅读内容和触摸作者情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正强化”作用。

二是指借助多媒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优质资源,以丰富阅读内容,拓展阅读视野,不断增加学生阅读的宽广度和深厚度。以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为例。笔者不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文中所描绘“荷叶荷花”的曼妙和“月下荷塘”的宁静,营造了“如见其形、身临其境”之感,还提供了《仰望荷花》《夏荷》等其他图文,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荷文宴”,为阅读活动推波助澜。

六、读写互动,锻炼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纳,写作是倾吐。”我们从“一吸一吐”这一信条式命题中不难看出:阅读与写作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合则共荣、分则互损”,开展“读写互动”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把“阅读与写作”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起来,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读写互动”活动,这有利于从中攫取令人期待的“双赢”效果。比如,对于小说,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基础上,就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情感主题等许多方面,联系自己的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开展“读书心得”式的读写互动;对于《劝学》之类议论文题材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开展“中心论点”式的模仿写作活动。如此而为,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阅读内容,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把他们逐步引向“读写互动”的良性发展之路。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以“相机补白、生活链接、群文组合、自主体验、信息支撑、读写互动”等为主要抓手,并且在多元互动中有效渗透,就定能开创善教乐学的良好发展局面。

作者单位:上海市民办金苹果学校(201208)

猜你喜欢
群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