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选课《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探究

2019-12-12 10:47赵爱军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六盘水553000
流行色 2019年6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程内容美术

赵爱军(六盘水师范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美术欣赏》是大学本科为非美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选修《美术欣赏》课程的学生因为没经过专业训练,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方法上都要特别设计,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针对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我们要多探讨新的教学方法来完善和充实课堂教学。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主要是借助多媒体,以作品解读和作品欣赏为主。但现在多媒体教学已成常态,特别是手机、网络的普及,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多媒体讲解方式已渐渐失去优势。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是新时代下教师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在此,我根据学情特点、课程内容,做了以下几种课堂设计。

一、增加“画一画”环节,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语言形式的理解

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由于美术欣赏课程内容较多、信息量大,学生很难掌握,对没有绘画基础的学生来说,一些专业术语和知识点听起来生涩难懂。我们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加入“画一画”环节,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画的过程中体会造型、色彩和艺术特征等。例如,在“欣赏中国美术原始岩画”部分,教师在结合PPT讲解完课程内容后,专门设置一节临摹课,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原始岩画稚拙、朴素的艺术特征。学生表现出很大兴趣,一边跃跃欲试,一边又犹豫不敢下笔,有的学生边画边问:“老师我不会画画,画的一点也不像,像小孩子画的。”我就趁势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人类在石崖上划下第一笔时的那种新奇与兴奋,让他们体会原始岩画的艺术特征和造型特征。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引导学生思考还要鼓励,鼓励学生大胆用笔,不用顾虑造型问题,正是因为没有绘画基础,所以画出来的效果反而更接近原始岩画稚拙的审美特征,结果有些学生作品非常棒。

在“欣赏新石器时期彩陶艺术”时,我也加入了绘画环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器皿,赋予自己喜欢的色彩,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体会造型和色彩。可以说,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是非常强的,从未拿过画笔的人画的效果也是很让人惊奇的。我在上课期间,规定每一个人必须随身携带一个速写本,课上根据老师要求,课下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积极性。教师对所画内容要加以选择,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画。加强学生的体验,在“欣赏中国人物线描的作品”时,我拿来了勾线的所有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体验勾线,了解勾线的技法要求,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特殊性,体会作品技法和用笔,加深对中国画艺术魅力的体会与理解,很多学生发出惊叹:“看似简单的线条却有如此复杂的技法要求和用笔。”

二、将内容知识传输过程设计成游戏模式,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美术欣赏》知识内容多,需要了解的画家和作品非常多,只靠每周两节课的课程,学生能深刻记忆的内容不多,更别谈理解和体会了,当然《美术欣赏》不只是记住几个画家、几件作品那么简单,这只是最起码的要求,更多的是对作品语言形式、主题内涵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可以借鉴游戏的模式来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游戏为何能被很多人喜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采取的模式比较新奇,设置的闯关环节不断激起人们挑战的欲望,还有挑战成功后的奖励机制,是对一个人付出的肯定。试想如果把课程开发成在游戏中学习,学生的兴趣会倍增,但这是比较复杂、专业的问题。在此,我们只讨论教师可操性的环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借鉴综艺节目中“你比划,我来猜”的小游戏,把学生分小组进行,老师提前把课程中需要重点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设计成卡片或展示在PPT屏幕上,每个小组轮流派出负责比划和猜题的学生,负责比划的学生可以提示关键词,也可以摆出作品中人物的动作、造型或简单勾勒出作品,最终看哪一组猜对的多,哪一组获胜,然后给予奖励。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都极力调动脑筋回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把自己理解、认识后的知识传达给别人。无论作为观众还是表演者,都在游戏过程中温习了所学内容,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适应打造“有温度、有笑声”的课堂要求。

只有调动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才具有高效性。我们还可以采用“cosplay”的形式,特别是在欣赏外国美术作品时,人物、故事题材的作品较多,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服装,进行展演,再现人物造型、神态及故事场景。学生也十分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游戏设计,要占用课堂时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游戏环节,总体把控时间与节奏,适当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影响总体课程的讲授。

三、转换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参与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我们可以把某一章节的内容抽取出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的小组,每组成员分好工,有的负责收集材料,有的负责整理内容,有的负责制作PPT,有的负责讲课,让每个组员都参与合作,共同完成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的备课和讲授。然后老师根据学生所讲内容点评及补充。当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免浅薄或不全面,此时教师又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和进一步的解读。学生站上讲台时,可以充分体会老师讲好一堂课需要做哪些准备,也能体会到自己知识的欠缺,学习态度也会端正不少。

四、带学生走出教室,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

《美术欣赏》教学应该是多方位、立体化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坐在教室里欣赏美术作品,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教室,去参观美术展览,近距离感受美术作品的质感、材料甚至是味道,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识。PPT可以清晰地展示作品,但缺少一定的温度。亲眼看到美术作品和观看PPT展示是不一样的,观看作品图片让学生容易产生一种界定的模糊,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教学上为了展示清晰,把作品放大在一张幻灯片上,造成的感觉是这幅作品尺幅比较大,而真实的作品尺幅却比较小。反之,像一些大尺寸作品如雕塑、建筑等,作品展示在PPT上造成的视觉印象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动人之处,缺少了原作的震撼感,把艺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过滤掉了,更缺少了打动人的细节,所以《美术欣赏》教学,如果条件允许一定要把学生带出课堂观看艺术品原作。

五、利用多媒体资源,突破传统说教模式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网络资源特别丰富,我们要善于借助网络资源来丰富自己的课堂形式。我们可以帮助学生甄选网络优质课程或一些大师课堂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如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优秀纪录片《故宫》系列等,就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古建筑;也可以播放历史故事题材的影片,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语言形式和主题内涵等,这些方式比传统讲解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美术欣赏》课程的开设是对非美术专业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美术存在和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通过教师精心的课堂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的主题背景、语言形式,实现教学目标,这是最简单的要求。美育的最终目的正如蔡元培所倡导的:“陶冶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积累、体会、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是上好一门课很重要的环节,要做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课程内容美术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