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彩人物画技法研究综述

2019-12-14 17:01李翔宇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48
流行色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重彩画彩画工笔

李翔宇(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一、国外现状

日本的岩彩画注重“制”的过程,“制”的优劣不只是在于构思布局和选题方面,还在于艺术家运用岩彩和胶的经验处理上。在具体制作技法上非常复杂,例如用胶的方法;基底的处理;岩彩的使用;金属色的运用;岩彩与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岩彩与壁画的表现方法;岩彩画作品的保存与维护;岩彩与粉画的表现方法;岩彩与唐卡的表现方法;岩彩画的欣赏等。

另外,日本研制了人工的仿岩石颜料代替天然矿物质颜料,称为新岩。在技法上改变了勾线填色的传统方法,改用排笔重彩,以调和色为主的西洋画法,同时运用喷洒法、丝印法及照相制版等多种技法,形成了现代日本画的特点。

有资料证明日本是从中国汉唐时学会岩彩绘画的,近2000年来始终坚持并有所发展,形成今天的重彩人物画。汉唐以来中国工笔重彩画技法传入日本,其发展也同样是走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吸收和借鉴的道路。例如到了藤源时代,日本在绘画方面通过学习和吸收唐代绘画的方式创制了大和绘画。日本历史上的大和绘画、障壁画、屏风画、浮世绘等都受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影响。

现代的日本工笔重彩人物画吸收了许多油画的技法,强化了对色彩丰富变化的追求,强调画面的装饰美感,在岩彩运用方面讲究协调对比手法,加强色调表现意境的作用,同时重视向我国古代的敦煌壁画艺术借鉴成果,进入了注重采用肌理效果制作出的或是华美,或是静安,或是冷艳的多元风格期,它既保留了传统日本画的情趣和精神,又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画传统重彩人物画的矿物质颜色和金属颜色用法,逐步形成了以岩彩为中心的现代日本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现状。例如日本奈良美术馆展览的现代日本画家青山亘干的一幅重彩仕女画《春》。其他代表画家还有平山郁夫、高山辰雄、东山魁夷、上村松草等。

韩国将工笔重彩画艺术称为“彩画”。韩国的彩画自古至今主要还是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较大,当代韩国的彩画艺术与中国和日本的绘画没有太大区别,除了受到中国和日本的影响以外,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绘画的风格,以丰富自身的内涵进行绘画,只是绘画性一般,工艺性较突出,民俗味稍浓些,代表画家有金南姬、金贤淑等人。

二、国内现状

1.理论文献方面的现状综述

国内目前对于现代重彩艺术的研究基本上是停留在绘画实践上,对重彩的理论研究较少,一些理论方面的专著和论文大都是围绕材料、技法和工具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介绍,如邵媛的《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临摹教学的思考》。书中介绍了中国画尤其是重彩画常用的重要材料,并附大量作品分析其使用材料和技法;宋泳佳的《浅谈工笔重彩人物画写意表达的可能性》,书中着重介绍了从日本传入的重彩作画步骤、技法,对一些日本画和中国现代重彩作品进行了分析;李冉的《当代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创作的新思维》,书中标注了2100种矿物色的色标,展示了几十种矿物色原石,介绍了矿物色的制作过程以及绘制方法和技巧;何如涛的《论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装饰意味》对重彩画发展至今的材料工具以及技法语言进行阐释,并结合大量作品赏析其技法语言;林玉的《读郑小娟的工笔重彩人物画》主要针对重彩人物画创作谈及其相关表现技法。关于重彩的期刊论文或会议论文数量不少,但其中鱼龙混杂,比较有学术价值的有吴苏荣贵的《浅论内蒙古工笔重彩人物画发展与技法表现》,刘新华的《勿忘民族性》,牛克诚的《关于现代重彩画》,蒋采苹的《中国重彩画的失落与重现》等,这些论文均在某一方面就重彩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但毕竟是重彩艺术界针对具体现象或问题的论文,不可能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现代重彩的学术价值和相关整体问题。

目前对中国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做出研究的文章不少,但对当代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做出系统研究的专门书目并不多见,至于岩彩对于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影响的论著就更少了。也只是散见于一些美术文集或是论文以及期刊杂志上比较笼统的心得体会,大多只停留在岩彩的表现语言和肌理制作技法语言方面的具体表现层面上。

元代的李衍在《息斋竹谱》中言:“设色,须用上好石绿,如法入清胶水研淘。作分五等,除头绿粗恶不堪用外。二绿三绿染叶面,色淡者名枝条绿,染叶背及枝干,更下一等级淡者,名绿花,亦可用染叶背枝干。”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言:“五彩彰施,必有主色,以一色为主,而他色附之。青紫不易并列,黄白未可肩随,大红大青,偶然一二,深绿浅绿正反异形。”清代王星在《东庄论画》中言:“麓台夫子尝论设色画云,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有须色中有墨,墨中有色。”“青绿法与浅色有别,而意实同。要清秀而兼逸气,盖淡妆浓抹间,全在心得浑画,无定法可拘,若火气眩目,则入恶道矣。”清代的钱杜在《松壶画忆》中言:“设大青绿,落墨时被法须简,留青绿地位,若澹储,则繁简皆宜。青绿染色只可两次,多则色滞,勿为前人所误。”

《中央美院中国画传统色彩教学》一书中王定理、王书杰描述了古代岩彩(石色)在绘画中的使用情况、中国传统色在日本及近年来颜色的开发创新使用情况。两位先生在书中谈到色彩在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艺术形式里是其他绘画语言所不能替代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在岩彩的运用上注重结构严谨、色彩绚丽、色度饱和鲜艳的特性。

魏东的《重彩在西部写意人物画中的现实意义》中概述了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形式语言,书中在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所运用的材料与技法方面,着重介绍了现代岩彩在绘画中的肌理表现。我国现代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对岩彩的运用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借鉴日本画风材料,而日本对于岩彩的开发运用则始于对我国传统壁画的研究,日本工笔重彩人物画及其矿物质颜料的渊源应追溯至我国古代的工笔重彩绘画的传统。目前,我国在岩彩的开发研制方面,在于非周、潘絮兹、王定理、王书杰、蒋采萍等老一代艺术家的努力下已不逊色于日本。现代众多的画家竞相介入岩彩的运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凸显了新岩材质的精、细质感和透明和半透明的肌理特征,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敦厚,视觉冲击更加强烈震撼,实现了远观其势、近观其质的美感。

赵宁的《工笔重彩人物画意象造型研究》一文中提到岩彩画的含义以及岩彩画的渊源。追溯岩彩画,从旧石器时代的彩陶到后来的殿堂庙宇、墓室壁画中的运用形式,又提到当今的岩彩与古典时期矿物色的区别,当今岩彩尽管在材料性质上与古典时期没有根本区别,但是现代岩彩则增添了人工研制的新岩和水干色品种。

2.基于实践方面现状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中,工笔重彩画迅速完成了从一个相对封闭的艺术体系向一个开放的艺术状态转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进程中,岩彩的介入功不可没。它使得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在艺术形式上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简单走向丰富;在内容上,它使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由注重情节转向关注审美,由风格庄重转向格调轻松,从而实现了多种创作意识和语言手法的融合,形成了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种不同的审美取向。一类是承袭了传统工笔重彩画衣钵,即以传统的勾线和层层反复的晕染为基本画法,把传统中极为规范的程序性的技法应用到现实人物写生或创作中,使这一传统艺术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光彩。画家们常以扎实的线条表现功力作为造型的“生死刚正之骨”,运用传统岩彩的方法再辅以精工细染的色彩。虽然融入了现代审美因素,但并没有改变严谨缤密与典雅细腻的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特征。

结论

随着文化大环境的开放,画家眼界开阔,创作心态更加自由,画家们更加注重广泛地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的艺术形式,于是就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契机。因此,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进入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而岩彩的复兴,也为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重彩画彩画工笔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清早期 午门西番草三宝珠彩画
赵丹娜作 岩彩画《忘却》
清 碧云寺菩萨殿天花彩画
中国岩彩画的开拓者
中国工笔重彩画探源与思考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少儿重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