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体验式教学引导力的探究

2019-12-14 17:01贵阳市第六中学贵州贵阳550001
流行色 2019年10期
关键词:联觉号子律动

王 慧(贵阳市第六中学,贵州 贵阳 55000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音乐课程必须坚持正确育人价值,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各项教学内容,并贯穿在所有的实践活动当中,从而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陶冶情操,养育心灵,开启心智,塑造健全人格。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与人文内涵,并以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和社会功能,推动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对高中学生而言,通过有效、积极的体验式教学手段,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让音乐与人的情感在共鸣中相融,不断获得感性音乐经验的积累,在体验中升华,从而完成审美想象、心理认知的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曾说“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声音如何影响人类生活——是有生存力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基石,也是卓有成效而且堂堂正正的音乐教育课程的基石”。

作为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如何根据其课程性质及特点,开展积极准确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活动,正确引导达成育人目标,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结合课堂实践探究有效的体验教学。

一、聆听体验铸造体验引导之基石

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聆听是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和最易获得的审美情感体验的途径。针对高中学生,如何设计引导聆听体验,需注重以下几方面。

1.聆听体验前的预设引导

每个人在获得一种情感的共鸣体验时,有一个渐进和预热的过程,需要在聆听前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预设环境、逐层铺垫,方能达成有效的聆听体验。

如在感受汉族民歌中——劳动号子的音乐风格时,倘若一开始就听《黄河船夫曲》,学生一定很难进入情境,教师可采用图片式、语言式、视频式等多种方式引导,自然而然的进入船工的生活体验,然后再进入到音乐的体验,将生活经验与音乐感知相交融,才获得真实有效的情感体验。

2.聆听体验中的专注引导

当学生已具备相关的生活经验时,聆听的专注性引导则为情感体验带来更深入的达成效果。比如,要求学生闭目聆听,更集中精力去体验音乐的情感表达。比如,教师播放完整版音乐聆听,切勿听删减或分句版,一定通过第一次完整聆听,获得完整体验,能有效感受音乐的逻辑性及完整的情感表达。

3.聆听体验后的鉴赏能力引导

当生活经验与聆听体验相融合时,学生由此而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此时教师的鉴赏能力引导,将有助于学生通过体验音乐获得情感体验的升华,上升为精神之愉悦。

课堂教学《黄河大合唱》鉴赏部分,在感受聆听了大型声乐作品,音乐以清新、朴实、优美的旋律和雄浑刚健、气势磅礴的和声效果,有强烈的情绪及情感的代入感,教师需将音乐的语言要素鉴赏巧妙的融合到学生已获得的生活经验中(聆听前的预设铺垫),将学生获得的音乐传递出的当下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引导延伸至现今的时代,让音乐搭起一座古今传承的桥梁,将黄河的表现力和震撼力延伸至今天,学生将获得高于音乐本身的精神体验和升华,最终完成审美体验的同时,也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在鉴赏《汉族民歌——劳动号子》一课中,设计了整段聆听与分段分重点的聆听环节,让学生由面再到点的体验,循序渐进,体验自主性由浅到深的引导。其次,在结合劳动号子与汉族人民生活的关联上,通过视唱引导体验船夫号子最惊心动魄的过滩过程号子,在感受到节奏明快、曲调紧张的音乐风格后,更能体味到船夫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开朗、勇敢坚毅的性格品质。

二、歌唱体验引导体验之内核

音乐发展历史长河中,歌唱是人类高级的音乐艺术表现方式。人类经历了由语言文字到说到唱的过程,充分表明歌唱的重要性,以及在表达情感上的优越性。正是因为歌唱这种表达方式,让人类学会表达情感、传递情感,在情感中感知世界。

高中音乐课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歌唱体验引导,让高中生能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直接式达成歌唱体验

歌唱教学体验中有效性引导尤为关键。传统教学中,先练声再唱旋律再填歌词,看似十分合乎音乐教学的逻辑,但从学生基础、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直接感知的断层性角度来分析是不利于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可以采用直接唱歌词、分段唱歌词、将旋律带入歌词中去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直接获得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再感知分析旋律、节奏等要素魅力 。

2.情为心声达成歌唱体验

以往的歌唱教学过分看重知识的准确性,忽略了情感表达体验的首要性。歌唱的目的不是在于培养歌唱家,而是培养懂得欣赏歌唱的接班人,懂得音乐审美的现代人。因此歌唱教学引导中,强调情感,情为心声的表达,有益于学生的投入性、兴趣性,能为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经验而积淀。

三、律动体验引导体验之新认知

音乐的鉴赏,不是单纯地用耳朵聆听,肢体的律动、视觉的体验依然可以成为鉴赏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经验体验。结合律动体验,对音乐语言要素的分析掌握,结合专业理论去鉴赏音乐,更能再现音乐语言的特殊魅力,体悟其真实的情感表达。然而面对高中学生,若采用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按乐理知识填鸭,学生很难去集中精力感知音乐语言,因此有效融合律动教学,将音乐的语言通过肢体律动结合,不但能够提升学习兴趣,更能够直观地解决音乐中的知识与技能。律动教学可以分为无道具使用的律动和有道具的律动。

1.无道具式律动方式体验

不用道具的律动体验,主要是采用了自身的身体作为律动的基础。比如聆听体验中,学生可通过身体的左右摇动,感受音乐的恒拍,还可以将手、脚的律动融合到音乐的节奏变化中,通过较简单易学易掌握的律动,加强对音乐节奏的认知。

在劳动号子中《过滩号子》的体验中,通过划船体态的律动,感受过滩号子中船夫和大浪搏斗的过程,肢体律动有机地将音乐的节奏、力度充分地展示,学生获得更直观的体验,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劳动号子音乐的魅力。

2.道具式律动方式体验

借助道具的律动,增强音乐色彩的表现力的同时,还有助于解决音乐中的难点教学。如附点节奏、切分音节奏,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并表达准确,采用有道具的律动,学生会根据道具的起落变化,道具与肢体的结合运用,获得直观的节奏体验,将视觉与听觉、动觉相融合的方式,就容易把复杂的节奏和专业知识,巧妙而准确的诠释出来。

律动设计环节切记勿复杂多变,一定紧扣音乐的特点展开,切勿简单的音乐律动复杂化,复杂的音乐律动更复杂化。只有设计有效的律动教学,才是最完美的教学体验工具。

当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非得利用律动,不是所有的律动都能解决知识点,一定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和音乐的特点,律动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适合所有作品的鉴赏。

四、音乐联觉体验引导体验之思维想象

音乐的情感获得,除了听、唱、律动,甚至可以是听唱视动的联合作用,通过这种联觉体验,引导高中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和实践力。当获得音乐体验时,他更容易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跳跃性的思维。比如在舞剧音乐欣赏中,在学生聆听感知、视觉综合感知“天鹅湖场景音乐”时,有的同学获得的天鹅的纯洁形象;有的同学获得的是儿时家乡的景象,有的同学透过音乐看到一大片水塘,几声老鸹的叫声,学生体验后的描绘惟妙惟肖。

让学生看到梅子就会酸,让一种感觉伴随着另一种感觉或多种感觉而产生新的感觉,获得一种结合的知觉体验,其实就是联觉。如何结合音乐语言要素培养学生的联觉体验?

1.音乐中节奏的联觉效应

节奏可谓音乐的骨架,甚至是风格的述说者。《蓝色多瑙河》乐曲,整个作品以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节奏明快而富于弹性,体验中结合律动、歌唱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从声觉、动觉体验中获得对节奏特点的联觉感受,加强节奏特点在主观上的印象。在学生不断接触新的作品中,他只要聆听到富于弹性的三拍子音乐,他的脑海中即刻迸发“圆舞曲”,甚至跳起愉快的舞步。

2.音乐中音色的联觉效应

作品中音色效应可谓是催泪弹。世界音乐因器乐种类繁多,呈现的色彩也是五彩斑斓。经典的交响音乐民族化创世纪的作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以小提琴人声般的百感交集的对话,再现了中国凄美的爱情故事。教学中采用欣赏视频的方式,不单纯听见《梁祝》的声音,也让学生结合演奏者的演奏 “看见”“梁祝”,获得对音色的联觉体验。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音乐经验积累。

3.音乐中歌词的联觉效应

歌曲类作品的鉴赏中,歌词所引导出的想象不可小觑。一首《当你老了》,歌词温情,极具触动感。通过聆听他人的唱,到学生亲身体验唱,伴随这样的吟唱,时光穿梭着的青春与苍老、忧伤、安静、沉淀感扑面而来。加之学生的已有经验,他的面前或许会呈现慈母的笑容,或许会呈现父爱的背影,或许是教师握着粉笔满是皱纹的手……

这种体验不仅丰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还将音乐的抽象性与画面的具象性相融合,让学生通过音乐加深对世界的感知,获取愉悦的感知,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想象。

总之,音乐是一门作用人类情感的艺术,它是感性的艺术,需感性的体验、理性的教学设计,方能识其味、品其意、达其境。

猜你喜欢
联觉号子律动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唱起号子走汉江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搬运号子(龙骨坡抬工号子)
川江号子(重庆)
生命的律动
联觉的发展与习得
联觉的大脑网络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