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科技对地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2019-12-14 22:06黄意武
地域文化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现代科技传统文化

黄意武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出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特色地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地域文化在传承中华文明、内化国民人心、弘扬中国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弘扬中国特色地域文化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发挥着独有的作用。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近现代发生的蒸汽动力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给社会生产力带来了极大的提高;现代科技进步和创新给文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技术、内容和形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将人们带进了现代文明。地域文化是基于一定区域、时期人们的文化基因特点而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地域文化生成的时代环境和地域特点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也将变化;不同文化类型彼此交流融合、碰撞冲突让优秀的文化基因逐渐凝聚,同时不断吸收现代科技文明的最新理念和技术成果,丰富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形成具有开放创新、时代生命力的地域文化,这将是地域文化实现发展活力的重要契机。当然现代科技进步不仅给地域文化带来积极影响,其反作用也是明显的,需要科学规避,进一步激发地域文化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一、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地域文化的生成和发展

从广义上的概念来讲,地域文化主要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地域文化不单单指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不断融合不同民族和不同时期盛行的各种文化元素,吸收各种有利于本民族和本地域发展的文化基因,使得地域文化特性逐步完善。现代科技是现代文明的立身之本,现代科技进步不仅形成了独特的科技文化,而且从内容、形式、手段等多个方面影响了现代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某些形式的文化在特定区域积聚,就形成了独有的科技文化、信息文化、网络文化等等,这种文化也是构成新时期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而言,科技进步实际上是发展生产力,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的产生及发展领域创造更多的机遇和生成条件。

一是现代科技改变了地域文化的生成环境。文化的生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地域文化的形成更是基于一定范围的生活、生产环境。过去的人类长期生活在农业文明时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在不改变劳动对象内部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前提下,通过人类活动生产或复制出物质产品,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了这一切。①孙德忠:《论科技文化生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3期。传统的农业文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现代化的技术可以改变土地、气候、水力等诸多因素,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改变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生产工具,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更多是立足于传统的农业文明于传统社会而形成的地域文化,还带有浓郁的原始、封闭、落后的色彩,比如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出行、耕种、居住方式,在一定角度,这些生活方式虽然有其独具的民族特色,随着现代文明的进入,传统的地域文化生成的环境基础已经改变,现代科技给民族地区带来了更有效、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方式,这为新的地域文化的升级产生了重要发展机遇,人们更乐于介绍更加方便快捷的现代文化元素,比如手机、汽车等现代科技成果,以非常快的速度影响各民族的交流、出行方式。以机器为主的工业化革命改变和加速了现代文明的进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进步更是快速改变了现代人的生存生活方式,尤其是新型信息技术、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这将深深影响现代地域文化的生产基础。

二是现代科技加快了地域文化的发展演变。现代科技越进步,文化的更新和进化的速度就越快。地域文化的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技不仅影响了地域文化的生成环境,也推进了其演进变迁。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的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认为是发展或进化的不同阶段,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史进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②[英]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页。地域文化的发展演进变迁,都是基于前一个或者几个阶段的文明成果,所以地域文化的发展形式及内容也是逐步从简单到复杂、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来进化的。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现代文明,可以看出,各种文明之间的演变,主要依靠科技等生产力来推动,由于有了一定科技含量的载体和工具出现后,人类各种类型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形式得以保存、传播、发展,科技越先进,人类文化的类型更加丰富,各种地域文化的融合、交流和冲突更加频繁,基于地域文化形成价值观念、语言与符号、行为规范、社会关系与组织、物质产品等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冲击,加速了新时期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创新,并且不断推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科技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从而共同创造出、进化出的融合地域文化基因和科技基因的综合文化系统。比如基于传统社会所形成了农耕文化曾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人类无法控制,就形成了以占卜、祭神、求雨等为代表地富有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也反映中国农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而随着科学观念的深入,现代化的科技仪器让落后的地域文化观念和习俗逐步被淘汰,使得只有优秀的具有现代价值的文化基因才能继续生存下来,通过科技进步,促使地域文化加速发展,这样才不断实现地域文化的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使得文化延续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相互统一,不断繁荣和发展。

三是现代科技扩展了地域文化的传播方式。地域文化的传播方式主要指地域文化内容对外输出的介质,传统的地域文化产品的传播主要依靠物质实体的展现而表现出文化内涵,不能移动的地域文化形式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得到。在没有现代化传播技术的时代,人们要感受北方草原文化的生活习俗,要领略南方徽派文化的建筑特色,除非到实地亲身感受,否则只有依靠语言或者符号传播来进行想象。文化是基于一定的地域而生成的,而文化传播需要相应的介质,现代科技能突破地域的限制和壁垒,通过某种特殊的介质进行传播。现代化传播技术影响了文化的传播方式,影像、视频的留存、传播技术,突破了传统地域文化产品传播的时空限制,让人们足不出户都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英国学者迈克·克朗甚至认为新媒体所提供的流动空间不仅仅把相隔遥远的地区联结在一起,而且对传统的权力形式进行了抵抗,①[英]克朗著,杨淑华等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9-120页。也就是说新媒体不仅仅影响文化的传播,更是对传统政治结构的重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能够跨越时空限制,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记录和传播地域文化的各种形态和状态,可以为地域文化的永久传承提供基础,为地域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可能。新媒体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的文化认知、文化消费、文化审美等。在时空范围有限的情况下,依靠现代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全息投影、VR 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让人们足不出户就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为各民族和地域向外展示更多优秀地域文化提供可能,这将是展示我国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机遇。

四是现代科技丰富了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地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对其内容的重构和整合上,地域文化的内容需要有一定的表现形式来展现。地域文化主要包括地域物质文化、地域精神文化、地域制度文化等,精神及制度层面的文化必须依托一定的物质实体才能展现出来,也就是一定的物质文化产品,而这种表现形式更多是以物质为载体,现代科技就可以通过地域文化表现的物质形式,从而丰富地域文化的表现方式。比如传统的地方舞台剧,需要很多实物作为背景来展现出表达的思想,但现代科技能展现很多的数字化虚拟实物,G20国际峰会的文艺会演就向世界展现出浓厚的江南文化,国内很多地方景区打造的山水实景演出舞台剧,都是综合利用传统地域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手段,大大提高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观赏性和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现代科技扩展了文化的表现形式,现代流行的科技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游戏、动漫等文化形式都是基于现代科技而形成的,虽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发展特点,但是现代科技对舞台、乐器、美术、戏剧等传统文化,对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饮食、服饰、建筑、工具、器皿等外在实物影响是深远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当然作为凝聚着地域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念、思想内容、行为方式等,是相对缓慢、潜移默化的过程。

二、现代科技进步与传统地域文化特性的冲突

现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地域文化的发展带来契机,不断促使传统地域文化的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的演进,同时也给传统地域文化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开放性、变化性、创新性改变了传统地域文化的生成环境,对传统地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是现代科技的开放性与传统地域文化形成的相对封闭性的冲突。传统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其生成环境的相对封闭性有关,受到地域环境、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三秦文化的出现受益于“八百里秦川”,周围有黄土高原、秦巴山脉、黄河等天然屏障,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农耕文明,使其文化特征更多倾向于封闭保守,并影响着在这些地方生活的现代人,而再往北上,草原文化与三秦文化就差异非常大,辽阔的草原使得蒙古族民众的生活方式更加开放勇敢。在交通技术和科技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是相对缓慢的,主要依靠战争、迁徙等方面来进行民族大融合。而现代科技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地理、环境等自然资源条件,不需要传统意义的各种介质,尤其是基于信息技术产生的文化形式非常开放,其传播速度、影响范围是非常巨大、迅速,信息的传播更是日新月异,深刻地影响着封闭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前建立在马背上的蒙古族出行主要依靠马车,而现在社会基本被工业化的汽车代替,现代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传统的牧民生活。传统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和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造成了基于传统文明所产生的地域文化的独立性受到冲击,现代科技、现代工业建立起来的城市,其文化差异、地域差异日益缩小,其特色性不够显著,现代科技的开放性让传统地域文化的形成基础受到巨大的冲击。

二是现代科技的创新性与传统地域文化形式相对稳定性的冲突。传统地域文化是一代代传承、延续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其文化形式和文化基本内核没有太大变化,比如儒家文化历经中华文化的几千年历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其文化形式、精神实质和思想内容是没有变的。传统社会由于经济条件、物质水平、地域环境等因素,造成了人们的思想相对比较封闭,人们很难接收到来自外域的更多、更好、更新的信息,其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相对稳定。而现代科技在很多领域是的革命性和颠覆性的,完全破坏了原来传统的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非常迅速,各种新旧思想和习俗容易产生冲突,想保持民族文化的独有特色是非常不容易。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其创新性对于传统地域文化而言是难以想象的,科技越进步,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就转型升级越快,传统的地域文化在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的趋势,很难保持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有些落后的、愚昧的文化形式和思想观念就有可能逐步消亡。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形成了动漫、网络游戏等大量新的文化业态,而部分传统的地域文化形式面临着传承和发展危机。

三是现代科技的科学精神与传统地域文化思想观念的冲突。现代科技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包括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念等内容,深深的影响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已经让传统社会人们突破了对天、地、人的认识,传统地域文化所生成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宗族文化等思想内容在现代社会科学精神的影响下,已经逐步在消解,只有一些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的部分人还保留了传统的封建思想和社会观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这些科学精神和理性势必被各个地域人们所接受。传统地域文化思想观念有其进步的成分,其精神内核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标志,但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与科学精神和理念相违背的思想,应该被时代逐步消融,而不应该再继续坚守。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形态和思想的交叉融合,给部分传统文化带来冲击,通过这种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碰撞,只有优秀的、先进的地域文化思想才能占主导地位,这也对新时期的地域文化发展带了机遇和活力。

四是现代科技的可复制性与传统地域文化的独创性的冲突。基于现代科技、现代工业下的文化产品更多是批量化、规模化的生产,其特点是产量高、时间快、节省劳动力,通过规模化的生产,使文化产品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自然能分辨出那些生产生活方式更科学、更方便,比如现代化的织布机代替传统式的手工织布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传统手工织布机在一些民族地区还有应用,但是大规模的生产肯定还是依靠机器,而现在传统式手工织布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供人参观。相比现代化的文化产品而言,传统的地域文化产品更为有特色、有个性,很多手工艺品、民间工艺等艺术产品都是依靠传统的方式一个个手工去生产,耗时长、产量低,但相对而言富有特色。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现代文化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能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但消融了传统地域文化的独创性。当然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产品还有其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只有对传统文化产品进行包装、凝练、提升,提高地域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才能进一步发挥增强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独有作用。

三、现代科技进步对地域文化发展的启示

在新时期,地域文化发展必须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发展,这是时代所趋、发展所势。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功能互补、相辅相成,其中人文文化为科技文化提供价值目标和思想原则,科技文化为人文文化提供理性方法和技术支持。①王忠武:《传统文化转型与科技价值观嬗变》,《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3期。现代地域文化发展需要新的科技为其增加动力,当然也要克服“唯技术论”,不能改变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以地域精神文化发展为本,以科学技术手段为辅,实现地域文化的人文性、民族性、特色性与科技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的协同发展。

一是地域文化的发展必然从现代科技精神汲取营养,让崇尚科学理性的精神融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发展特性中去,实现人文性和科学理性的协调发展。传统地域文化的精神动力,不仅要继承几千年中华文明展现的勤劳勇敢的开拓精神、积极拼搏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更要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理念,尤其是被世界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具有普遍共识的文化理念。崇尚科学、理性的现代科技精神有着非同寻常的实践价值,传统地域文化精神实质上与科学精神不是对立的,但是受制于封建礼教等背景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在面对着新兴的科学理念时,还是徘徊不前或者是全盘否定,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个人潜能的发挥与民族理性的觉醒。新时期的地域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科技创新、科技思想,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把握自然、社会、人类自身的运行规律,不断丰富和完善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求实的精神改变人们对社会的客观看法;用理性的精神破除人们对自然的盲目认识;用批判的精神改变人们对落后习俗和落后观念的继承;用创新的精神打破对传统社会结构的传承。实现地域文化的传统优秀精神与现代科技的理性精神同步发展,不断吸收社会发展的最新科技理念,提升地域文化发展的时代价值。

二是地域文化的发展必须抛弃各种传统、落后的生成方式,借助新型科技手段,增加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的科技含量,实现地域文化的升级转化,提高地域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现代科技文化元素是构成现代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文化内容形式更加数字化、文化经济更加产业化、科技发展更加人文化。①黄韫宏:《文化与科技互动的历史形式和未来趋势》,《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地域文化资源与科技资源、地域文化生产方式与科技生产方式的融合发展,是丰富发展传统地域文化的内容,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必须借鉴现代科技手段,要创新地域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对于各地方原生态的民俗风情,除了提升其文化艺术含量,还要重点提升其科技含量,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进行整体包装和传播,使其脱离粗糙、原始、简单的文化基因,给人一种规模宏大、深刻、多彩的印象。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将会催生大量新生、新型的文化业态,这种文化业态必将融合高科技的手段,要实现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应该在厘清各地域特色文化产品的基础上,明确其价值定位,对于能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艺术形式或者文化产品,并具有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的文化业态,应结合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整体开发。在各类舞台艺术形式上,应发挥数字投影、三维显示、LED 等高科技技术的作用,实现现代数字技术、娱乐传媒手段与传统文艺表演有效结合,提高传统民间文化、地域文化产品的感染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是地域文化的发展必须借鉴现代科技规模化、产业化的策略,提高地域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突出特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生命线,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规模化和个性化协调发展。现代工业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让人们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更多、更好质量的产品,地域文化的发展需要借鉴现代科技的手段,生产出更多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当然一定程度上而言,文化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生产影响了地域文化的特色性,特色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其他地区得以存在、繁衍和发展的内在根基和精神动力。②周建军、张爱民:《论特色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途径》,《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尤其是一些文化艺术形式和手工艺术品,每一个都是个性迥异,如果都是规模化的生产,就失去了艺术价值,失去了文化的个性,就可能造成各种文化形式相互雷同,缺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以对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地域文化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尽量采用批量化、规模化的生产,而对于具有艺术价值的地域文化产品,尽量采用传统技艺方式来实现生产。当然,文化必须要有差异,有差异才能形成吸引力,对于地域文化产品的特色要不断提炼,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品位,凝练出区域文化资源中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强竞争力的特色资源,使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点的文化内涵,运用产业化发展思路,借鉴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形成强有力的文化品牌,才能提升地域文化的竞争力。

四是地域文化的发展必须借鉴现代科技的创造力,科学区分现代科技的应用价值,不断丰富和扩展地域文化的各种业态,实现地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创造和保护协调发展。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不能为了技术而发展、借鉴技术,地域文化的发展核心还是在于表达正确的思想理念、弘扬先进的价值观念,使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精神力量,所以唯技术论、唯手段论都是不科学的态度。需要科学区分科技在地域文化哪些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哪些手段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物质文化遗产能实现认识提高、科学保护、有效传承;哪些技术对于打造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地域文化能发挥重要作用;哪些式对于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卓有成效。通过分析研究各种科技手段的特点和作用,实现地域文化发展与现代科技手段的有效结合。同时还需要着重从地域文化创造的内容入手,发挥艺术想象力,对中华文明留下的丰富文化资源充分提炼和整理,强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想引领,强化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导向,结合丰富多彩的形式,形成一系列思想价值高、接受程度高、传播范围广的文化产品,最终实现地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科学有效的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现代科技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现代科技展示古今历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浅析现代物理与现代科技
猪八戒学习无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