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2019-12-15 09:52李霞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5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课外初中生

李霞

举世闻名的体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我们应为健康的一代而奋斗,我们要培养从儿童时期起就长得既强壮有力又健康的一代”。这句话说明了培养初中生从小锻炼身体的习惯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在不断成长中养成优良的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知道,在教育的主要构成成员中体育也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因为课外体育锻炼能够集健身、智育、德育为一身的多功能体系,而健身效率是其中最关键的功能。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根本任务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增强运动技能水平,能够为了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教育部为中国青少年开展了很多次的体质状况检测活动调查,检测结果说明很多青少年儿童的肥胖年龄具备提前的趋势。不但这样,大多数频繁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和肥胖有关的疾病像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等,最近几年来青少年身上发生的的概率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知道在我国至少有2亿的青少年及儿童,他们中的大部分是在校的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主力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班人,是国之栋梁。所以本人对我校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现况展开了调查分析总结,找出我校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我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

目前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为初中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即使如此,很多学生恐惧会在运动过程中受伤,从而不知道应该怎样锻炼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锻炼方式,由此降低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致使学生不愿意锻炼,甚至几乎不会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自由性,不受教学大纲以及体育教材影响,从学校组织课间操的形式内容来判断,大多数为全校统一做广播体操,学生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较少。我校基本上能够正常实现两操活动,并且出勤率可观,可是“两操”的活动内容单一形式老套,只在乎形式,不重视质量,导致学生缺乏兴趣,态度冷淡。不能够体现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学校应该正确分配时间,深化“两操”活动的方式,增加活动内容;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等。没有课外体育锻炼的相关意识是导致是否参加锻炼的关键原因。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上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学生关于体育喜欢的程度会直接体现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活跃度上,通过数据综合分析,学校、家长应该努力保持选择“很喜欢”锻炼这些学生的总体比例,让这些学生养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对“较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相关理论方面的指导,使他们更加了解体育运动,进而激发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此外,还应该提高“一般”态度的学生的热情,指引学生形成不断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思想。

二、课外体育锻炼的灵活性

在參与课外体育锻炼过程中,学生有广阔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与范围。不仅能够在校园内,也能够在校园外;不仅能在操场,也能够在教室;不仅能在室外,也能够在室内。此外,也会因为时间的因素,当学生放学回家时不会选择偏远的地方进行体育活动,而会去就近的小区参与体育活动。当双休日的时候学校有很多的体育设施是不对外开放的,所以,学生会在双休日的时候选择在住宅小区、公共体育场地等附近的公园、广场等地方进行练习。

三、教育教学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提到:“教育艺术的本质不仅为了传授本领,更是为了一直鼓励和唤醒”。新课标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养成终身课外体育锻炼的认识,所以让学生自己学习和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前提是运动兴趣养成。与此同时教育不但指学校方面的教育,还指家庭以及社会方面的教育。王崇禧曾调查指出,受教育者的的水平对课外体育锻炼认知、态度、以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方式都有影响。

四、如何提高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1.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身体锻炼)的各种不正确的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的思想,使学生从心里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提高自己对体育的认识。

2.认识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家庭、生长环境、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3.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可以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来练习在课堂中没有掌握的技能,也能自由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事实表明,多数学生要通过课外体育活动来消化课堂中的体育与健康的运动技能。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课外体育活动为满足不同的学生的身心需要,充分发展个性和运动技能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自由的进行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锻炼活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兴趣。

4.创新教育,激发运动兴趣

有了好的创新理念就会感染学生去练习,学习起来就会有信心。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体育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能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身心。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让学生更加乐于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课外初中生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小小“运动员”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