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语的双数后缀

2019-12-16 02:59荒川慎太郎著孟令兮麻晓芳译
西夏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双数趋向后缀

□ [日]荒川慎太郎著 孟令兮 麻晓芳译

西夏语动词词干可以附加各种前缀和后缀。其中,人称代词与人称后缀的呼应现象在学界已广为人知。但是,标记双数概念的人称后缀语素,自西田龙雄发现后并未获得进一步的验证[1]353-381。本文考察这种人称后缀,并对其分布条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与本文相关的西夏语语法

(一)西夏语与动词句

西夏语是公元1038—1227年统治中国西北部的西夏使用的语言,存世西夏文字文献主要是佛经。西夏国灭亡后,西夏语言与文字仍继续使用,直至16世纪最终消失。西夏语属于藏缅语族语言,地域上位于同语族分布的最北端。尽管嘉戎语在系属上与之有相近之处,但是否为西夏语的后裔语言并没有得到确认。从语法上来看,西夏语的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及“指示代词—名词—形容词”,必要时使用格助词,存在表示动作方向和完成等语法意义的前缀,具有指示代词前缀和人称后缀,有时会使用较为复杂的动词句。笔者所见西夏语最长的动词句的结构如下:

{前缀A—前缀B—前缀C}—动词(词干)—{前缀A—前缀B—前缀C}—助动词—后缀—助词①

前缀A:已知的前缀1、2②和疑问前缀

前缀B:否定、禁止的前缀

前缀C:指示代词前缀

后缀:人称、复数后缀

本文因不涉及疑问前缀、否定前缀、禁止前缀、指示代词前缀、助动词、句尾助词、助动词附加前缀等,所以我们将使用“前缀—动词—后缀”这种简化形式加以论述。

西夏语中存在一些从古至今多数藏缅语中均不得见,仅在少数语言中存在的有趣的语法现象,其中有学界熟知的表示方向的趋向前缀,以及与动作的施事和受事人称相呼应的人称后缀。

(二)西夏语的趋向前缀

西夏学界都熟知西夏语中存在方向指示功能的趋向前缀。这套趋向前缀由6 个不同的单音节语素构成。在西夏文献的实际用例中,从上下文来推断,很多趋向前缀并非表示具体的方向,而是表示完成。但如果仅表示完成,就需要找到使用多达6 种前缀表示一种语法意义的理由。西田龙雄阐释藏缅语历史演变规律时,曾提出“原本只具有方向指示功能的前缀演变为可以表达完成体的表现形式”的假说③。西夏语第一套趋向前缀与其他少数藏缅语中的前缀在语音形式、功能上具有共同之处。

另外,西夏语中还有另一套前缀。这类前缀与第一套趋向前缀具有同样的介音,并且元音相同(笔者构拟作-e),用来表示愿望、祈求,称作第二套趋向前缀。包括西田在内的一些学者认为这套前缀是由第一套前缀衍生而来的。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些藏缅语中也存在着功能和语音形式与西夏语相似的趋向前缀,这里以拉坞戎语为例。上述内容见下表。

西夏语动词第一套、第二套趋向前缀

文献虽仅列举了《法华经》和《大宝积经》,但至少可以确认《华严经》中也出现了这类用例。

三、“双数”标记出现的条件

(一)不出现“双数”标记的例外

双数标记在西夏语中类似于强制性标记,实际上,施事者明显为双数但是不使用1kӀ:这个标记的用例也不在少数。例如在《法华经》中:

所以,即使文中明确施事者为双数,但是也没有使用双数标记。

(二)双数标记用例的再检讨

在上面那样较短的例句中,施事者是谁(且为双数)是明确的。此外,我还想审视一下《华严经》的例句,这些例句虽然很长,但是双数标记常出现在该资料的最前端。荒川提取出这部分例句的西夏文和对译[5]155-157。

虽然(13)、(14)中“施事者”明显是双数,但并未出现双数标记。因为这些例句并非对话,而是叙述性的句子。

上述《华严经》中的例句较长,所以本文不一一列举。但前文中西田的例句A—E 全部出自对话。笔者至今为止所发现的全部用例也均出自对话。要确认1kӀ:是否仅出自对话中仍然需要全面的考察,但是已知例证已经显示该标记更倾向于出现在口语语体的西夏文献中。

(三)双数标记的功能及出现条件

四、藏缅语中的双数标记

首先,嘉戎语(rGyalrong)使用动词后缀来标示双数,其语音形式为-ch(-Nch)[6]1387。

其次,载瓦语(Atsi)和阿昌语(Achang)的人称代词存在双数形式,两种语言分别为-nik 和-nək。其语音形式中含有-k 这一事实虽然让我很感兴趣,但是并不存在动词后缀表示双数的现象。

本文不会将各种语言的双数形式与西夏语的双数标记作为普遍比较的对象。但是即使嘉戎语支语言和西夏语的原始母语中存在*-ki(或前缀*ki-)这样的双数后缀,*-ki>-kI(在西夏语中元音中舌音化),*-ki>-ch(嘉戎语中位于前元音前的辅音塞擦化,元音消失)。由此可以认为,藏缅语双数标记高概率发生了音变。

五、结 语

通过对几种藏缅语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嘉戎语存在语音形式和用法与西夏语相似的双数标记。作为藏缅语之一的西夏语中存在双数标记这一事实是可以在其他亲属语言中得以确证的。本文除整理笔者之前的研究之外,对西田龙雄使用的例句也进行了再探讨,旨在为西夏学界提示一些新的资料。发现其他佛典以及世俗文献中更多的双数标记用例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尽管与现代语言不同,收集整理双数施事者相关的例证还有一定难度。比如佛典中“比丘、比丘尼”、“善男、善女”,虽然看似是双数,但是在上下文关系上是复数,因此对于文献的内容必须经过仔细地考察。其他藏缅语的双数标记的比较研究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比如“动词+1kӀ:”这样的双数标记是否在原始藏缅语中存在,还是仅存在于西夏语(或者嘉戎系语言)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引文及例证出处缩略语:

金刚:《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参见荒川慎太郎《西夏文金刚经研究》,松香堂,2014年

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

参见西田龙雄《西夏文华严经》I-III,京都大学文学部,1975-1977年,荒川慎太郎《普林斯顿大学所藏西夏文华严经卷七十七译注》,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2011

法华:《妙法莲华经》

参见西田龙雄《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部所藏西夏文〈妙法莲华经〉写真版(鸠摩罗什译对照)》,创价学会,2005年;荒川慎太郎《普林斯顿大学藏西夏文〈法华经〉》,待刊

圣立:《圣立义海》

参见ARAKAWA Shintaro2014 On the Tangut verb phrase in The Sea of Meaning,Established by the Saints.Central Asiatic Journal57:15-25

天盛:《天盛新定改旧律令》

参见ARAKAWA Shintaro 2012 On the Tangut Verb Prefixes in “Tiansheng Code”,Тангуты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в честь 80-летия профессора Е.И.Кычанова.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фирма«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58-71

语法标注符号:

AV:助动词 CM:格标记 Dem:指示代词 du:双数

P:助词 Pl:复数标记 O:宾语 Pref1/2:第一、第二套趋向前缀

Suf:人称后缀 TM:主题标记 V:动词 1/2sg:第一、第二人称单数

注释:

猜你喜欢
双数趋向后缀
实用趋向
论西夏语动词第二类趋向前缀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庆祝六一
走迷宫
倍增法之后缀数组解决重复子串的问题
两种方法实现非常规文本替换
单数和双数
从型号后缀认识CPU性能
双数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