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档案馆收藏妙用游戏的分析及启示

2019-12-16 16:46黄霄羽田宁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浙江档案 2019年2期
关键词:电子游戏馆藏档案馆

黄霄羽 田宁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当今社会,游戏丰富了人们的休闲生活,甚至发展成职业或产业。档案领域与游戏结合的探索日益增多,以美国最为突出。例如2017年2月2日,美国密歇根大学专门建立了计算机与电子游戏档案馆,收藏了7000余份电子游戏档案,包括经典游戏“吃豆人”“青蛙冒险”以及当时新款游戏“使命召唤”“光晕”等。档案馆对公众开放,本校学生和附近居民经常前来光顾[1]。又如2018年10月2日,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的互联网档案馆在互联网游戏中心(Internet Arcade)添加了1000多个街机游戏[2]。此外,2018年10月19日,美国流派电影档案馆发布了名为“视频漩涡:模拟启示录”的棋盘游戏,这是一款面向2至4名玩家的竞技甲板建造游戏,也是一款全新的VHS主题Mondo棋盘游戏[3]。上述案例归纳起来表明,美国档案馆呈现出了妙用游戏资源“丰富馆藏、增添趣味”的特点。本文分析美国档案馆使用游戏资源的诸多案例,并总结其主要特点,探讨创新我国档案服务的方式方法。

1 美国档案馆妙用游戏资源实现“富馆藏、增趣味”

1.1 将游戏资源纳入档案馆以丰富馆藏

电子游戏似乎是与档案领域不太沾边的事物,却在美国档案馆的“慧眼”下成为特色馆藏。除上文提及的档案馆外,2016年6月,美国史密森研究会下属的莱默逊发明创新研究中心建立了电子游戏先驱档案馆,归档保存电子游戏及其行业历史。该馆收藏了有关游戏行业崛起与变革的档案资料,如第一代游戏行业领导者的访谈记录和其他独一无二的档案资料,馆藏数量相当可观[4]。

美国档案馆将电子游戏纳入特色馆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电子游戏具有强大的受众基础,半个世纪以来,电子游戏已发展成了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娱乐与教育功能的庞大产业,电子游戏自然会成为吸引众多用户的一种馆藏。其次,电子游戏既是技术发展的原始记录,又是社会的历史文化财富,档案馆如果不加以收藏,可能导致馆藏门类的缺失。美国基于电子游戏产业发展的兴盛,也基于馆藏建设的“独具慧眼”,众多档案馆才会积极收集电子游戏或建立专门的电子游戏档案馆。

1.2 将游戏设计成新服务方式以增添趣味

近年的案例显示,美国档案馆除注重收集电子游戏作为特色馆藏外,还有一种妙用游戏的普遍做法,即将游戏与档案服务结合起来,将游戏开发作为创新档案服务的方式,增添了服务的趣味性和体验感。档案馆借助游戏为用户提供了解馆藏的机会,这样的做法既寓教于乐、向公众展示了档案的重要价值;又传递了亲民信号,消除公众对档案馆的认知误区。这正体现了美国档案馆公共服务创新的引领和示范。

例如2018年6月,美国国家档案馆以“密室逃脱”游戏为模板,设计了相关活动,邀请35名参与者依托文件线索,破解隐藏在档案馆金库内的谜题[5]。这种游戏活动既富有趣味,也加深了公众对档案馆及馆藏档案的了解。又如2016年12月,美国亚特兰大房屋管理局档案馆发起了“捕捉神奇宝贝”主题游戏,以纪念对房管局历史作出贡献的重要人物。该游戏将人物信息记入“神奇宝贝卡”,要求参与者“寻宝”。游戏持续一周,参与者热情高涨[6]。这种创新活动操作起来十分方便,而且趣味性强。再如2015年10月,美国俄勒冈州档案馆举办了万圣节活动“谋杀案探秘之旅”,将当地一起发生于19世纪末的著名谋杀案作为背景,挑选馆藏相关历史档案,设计破案游戏,邀请当地居民前来参与。参与者根据馆藏档案提示,在每一关进行破解,解开谜题后方能进入下一关,最终破案后参加者得到糖果和饮料作为奖励,并能参观档案馆库房和听取档案人员讲解[7]。

2 对创新我国档案服务的启示

以上分析揭示出美国档案馆在馆藏建设和创新服务方面的成功经验,即电子游戏可丰富馆藏,开发游戏也可成为创新档案服务的方式。我国档案馆可在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合理借鉴这些成功经验。此外,笔者依据案例和网络调研,发现我国档案馆的相近机构图书馆、博物馆也已在妙用游戏、创新服务上取得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也值得档案馆合理借鉴。

2.1 借鉴美国档案馆的成功经验,打开丰富馆藏的新思路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一直以来是我国档案馆的目标。美国档案馆的普遍做法说明,电子游戏可以成为特色馆藏。尽管国内学界对档案馆特色馆藏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是档案馆追求馆藏门类的丰富性,这点并无争议。美国档案馆注重收集电子游戏的做法,对于我国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人员的启示是要转变观念,认可电子游戏同样可以、并且需要纳入馆藏。

对照我国档案界现实情况,笔者选择了两种途径加以分析。一是文献检索结果表明我国学界尚未将档案领域与游戏资源关联。笔者以“档案馆+游戏”“档案馆+游戏资源”“档案馆+游戏活动”“档案馆+游戏服务”为检索词分别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均未搜出相关文献。这说明国内学界对游戏资源与档案馆结合的关注度较小,尚无研究成果。二是网站搜索结果表明我国档案馆尚未收集电子游戏,也很少基于游戏创新服务。笔者访问了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浙江省、江苏省等我国发达地区档案馆的官网,以“游戏”为检索词在网站内进行搜索,尚未搜到实质性内容。这说明我国档案馆尚未收藏电子游戏,也没有开发游戏为公众提供趣味性服务。

对照我国社会现实需求,当前电子游戏已成为我国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日益受到人们重视。笔者试列举一些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已达2355亿元[8];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07亿,网民使用率为54.1%;2018年6月,我国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58亿,网民使用率为58.2%,半年增长率为12.6%[9]。可见,游戏已成为人们重要休闲方式之一。我国学者曹中平指出,游戏具有使人愉快的娱乐功能、使人健康的保健功能、促进认知发展的认知功能,还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沟通功能[10]。这说明对于公众而言,适度进行游戏娱乐可达到愉悦身心、舒缓压力以及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游戏与档案专业的结合上,我国档案机构尚无开拓性的举措。美国档案馆的成功经验或许较为超前,但在观念上应对我国档案馆产生启发。我国档案馆宜拓展思路,在丰富馆藏方面借鉴国外经验,关注电子游戏并在适当时候纳入馆藏。将一些经典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电子游戏收集进馆,不仅可丰富馆藏门类,而且能满足公众“怀旧”心理。

2.2 借鉴国内相近机构的成功经验,创新档案服务的方式

创新服务同样是我国档案馆的目标。美国档案馆普遍做法表明,开发游戏也能成为档案馆创新服务内容的手段。即使不论借鉴国外经验,从笔者对我国相近机构的调研结果看,同属科学文化事业机构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在妙用游戏创新服务方面积累的成功经验,同样值得我国档案馆借鉴。

近些年,我国高校图书馆已普遍运用游戏来创新服务。例如,2017年9月,北京大学图书馆推出“图书馆的初遇”手机游戏,面向新生以及不太熟悉图书馆的师生[11]。2018年4月,该馆又推出“疯子的计划”闯关游戏,闯关成功者可获得奖品[12]。又如,武汉大学图书馆从2014年起推出“拯救小布”新生开卡游戏,新生可在线闯关,通关后将获得自助借还图书、上机等权限,很受新生欢迎[13]。再如,2018年11月,台湾地区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阅读冒险”游戏,参加者都可获得赠品并参与抽奖[14]。可见,三所大学图书馆均通过设计富有趣味的游戏帮助读者熟悉馆藏和提升检索技能。此外,我国部分省市的图书馆也普遍运用游戏来创新服务方式。如,首都图书馆于2008年尝试运用游戏创新服务。该馆策划并制作了网络知识问答游戏“行走四九城”,参与者可在轻松活泼的答题氛围里增加对北京文化、历史和民俗的了解[15]。又如,厦门市图书馆经常设计游戏来创新服务,2011年7月推出智力拼图游戏,指导来馆的小朋友合作完成各式拼图[16];2012年4月举办英语角活动,围绕各种动物的英文单词,要求参与的小朋友通过“你画我猜”的游戏加强单词记忆[17];2013年3月推出彩泥游戏,帮助来馆的小朋友提升手工制作技能[18]。可见,这些公共图书馆通过游戏活动来帮助公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与图书馆类似,我国博物馆也经常运用游戏来创新服务。笔者调研发现,故宫博物院的做法具有代表性。2014年11月故宫博物院推出“皇帝的一天”的游戏APP,面向9—11岁的儿童,通过交换身份体验皇帝的一天。这样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小朋友学习了清朝皇帝日常起居方面的知识[19]。2018年10月故宫博物院联手腾讯发布了首款故宫主题功能游戏“故宫:小小宫匠”,玩家通过实景操作,可搭建“养心殿”“慈宁宫”等著名宫殿,并掌握宫殿建筑的相关知识[20]。故宫博物院的游戏开发已成为创新服务的亮点,深受用户好评。此外,广东省博物馆的游戏活动也毫不逊色。该馆2016年7月推出“粤夏粤精彩”项目,设计“动物大狂欢”“与众神同乐”等游戏[21];2018年7月推出“穿越时光的童年游戏——街头童游博物馆”活动[22],颇受小朋友和家长的欢迎。2018年11月,四川省博物馆举办“川行蜀地博物馆骑行活动”,要求选手在六小时内完成签到打卡任务,任务中特别设置了闯关类游戏问答。选手们享受骑行乐趣的同时,又能够玩有趣的博物馆闯关游戏,令人兴奋不已、意犹未尽[23]。总之,我国博物馆成功利用游戏创新服务,大大提升了参与者的热情。

我国图书馆和博物馆妙用游戏创新服务的成功经验,值得档案馆借鉴。从学界共识和法律规定的角度来说,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同属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具有发挥馆藏文化价值的共同职责。2018年11月起,我国推行机构改革,档案部门原先局馆合一的体制被打破,档案馆的事业属性得以清晰,文化功能得以强化。借鉴图书馆、博物馆妙用游戏的成功经验,档案馆创新档案服务的方式方法,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还能提升档案馆的公共服务品质。

据笔者网络调研,我国一些市县档案馆已经尝试面向中小学生提供游戏服务。例如浙江省台州市档案馆在2013年“6·9国际档案日”期间,设计档案知识竞答游戏,参与学生通过丢沙包领知识卡、朗读档案法律法规知识等方式赢取奖品[24]。又如,2016年3月苏州高新区档案局与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在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成立档案兴趣小组,举办拼图游戏,要求学生亲手拼出宋代丝绸宋锦图、明代古典园林图、苏州老字号图、高新区地理标志图等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档案[25]。这些案例表明我国档案馆通过游戏开发创新服务方式已有先例。

令人欣喜的是,2018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档案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涌现出了若干档案游戏作品。如湖北大学设计了题为“保卫档案大作战”的游戏作品,帮助参与者在玩游戏的同时学习档案保护的技术和知识。上海师范大学设计的渔图档案游戏,融入档案的文化内涵,把静态的档案内容动态化,把刻板的档案内容趣味化,把传统枯燥的档案工作与文娱结合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有档案版“清明上河图”之感。档案学专业师生的创新思维值得肯定,也表明档案馆运用游戏创新服务不存在技术难度。笔者建议,我国档案馆可根据现实情况和需求,借鉴国外经验和相近机构实践,借助游戏或其他方式创新档案服务,转变在公众心中的“高冷”印象,展现更加丰满的亲民形象。

猜你喜欢
电子游戏馆藏档案馆
数学电子游戏
互联网的未来:电子游戏产业也有元宇宙野心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沉迷电子游戏的小熊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when与while档案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