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精神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略论

2019-12-16 17:41
南都学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南水北调弘扬移民

孔 国 庆

(南阳师范学院 南水北调精神研究院,河南 南阳 473061)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战略性工程,是中华民族治水史上的伟大创举。支撑伟大工程的是伟大的精神。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南水北调精神,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激励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当今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取向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势下,着力弘扬和倡导南水北调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一、南水北调精神的价值

对于南水北调,不能单从物质层面的工程本身去理解,还要上升到哲学和精神文化的高度去理解。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一个以调配南北水资源为目的的水利工程,也是一个非常珍贵的精神文化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是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用牺牲和奉献之心不断地创造精神文化的过程。南水北调精神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孕育形成的新的时代精神,它继承和发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南水北调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在当代的鲜明投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动员和感召效应[1]。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正是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国梦向全社会提出了高扬理想旗帜的口号。实现中国梦要求弘扬中国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以南水北调精神来确证和充实中国精神,借以激励广大民族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敢于面对各种考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就是要在全社会倡导舍己为国的大局意识、爱国主义的奉献精神,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私人性的个体利益融入普遍性的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之中,融合个体的人生发展于社会的共同发展中,将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

南水北调精神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彰显。南水北调精神是在辉煌的南水北调工程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凝聚出来的,广大移民群众和党员领导干部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集中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水北调精神中蕴含的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用南水北调精神充实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践行以爱国为基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南水北调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

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已经深入到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文化交流也变得频繁,由此,文化和价值的认同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一个稳定的社会不仅需要提倡和尊重多元文化观念的存在,而且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来统摄和引领社会的其他价值观念。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广大民众认同、遵循并践行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一个民族和个体的发展需要特定的文化精神来滋养。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南水北调精神是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融入南水北调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就在于凝聚人心,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南水北调精神中的舍家为国的牺牲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大局意识,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广大移民群众和干部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舍去自己的故土和乡情,义无反顾地背起自己的行囊去陌生的他乡开辟自己的天地,其中的苦难可想而知。广大移民干部为了解决移民问题和工程问题,始终奋斗在前线,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南水北调精神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南水北调工程涉及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线路,每条线路面对的地形和移民数量都不一样,需要克服工程施工条件艰苦和环境恶劣等难题,尤其是中线线路中组织难度大、工作强度高、移民时间比较集中,但是广大移民群众和干部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仍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任务[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艰苦奋斗精神,发扬这种优良品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要求是一致的。

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伟大的事业。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伟大实践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时代赞歌和感人故事,它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时代精神的熔铸[3]。广大移民干群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彰显的精神事迹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素材。南水北调精神是广大移民群众和干部在克服世界级难题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以弘扬南水北调精神为契机,强化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

三、南水北调精神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一)适应新媒体特点,拓宽传播渠道

南水北调精神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顺势而为适应新媒体特点,拓宽传播渠道,加快新旧媒体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打造一个立体化的传播形态。当今时代出现了许多新媒体形态如微媒体,这就需要根据新媒体的特点来改变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根据微媒体的特点,紧紧抓住南水北调精神的核心内涵,制作出一些体量小而又内涵丰富的作品如微电影,再加上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专门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使人民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南水北调精神,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播要紧跟时代潮流,深度挖掘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背后的故事,例如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的周年日,利用微媒体设置公众议程和议题,举办“重走移民路”“我的移民”微故事征集等活动[4]。通过这些活动使南水北调精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空谈的理论,而使人民群众明白它就在实际生活中,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南水北调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成果。

(二)利用课堂主渠道,强化宣传教育

利用课堂进行宣传教育是传承南水北调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要弘扬南水北调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入南水北调精神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第一课堂”上通过讲南水北调移民故事、播放一些南水北调工程的宣传片,以及通过“第二课堂”带领学生去展览馆或者实地考察南水北调工程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移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在这项伟大工程中做出的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借助这样的宣传教育使南水北调精神植根于学生心中,使南水北调精神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得到传承;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浸染南水北调精神,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思想魅力。

(三)依托新技术发展,构建体验平台

切身体会到南水北调精神的核心内涵,在实践中自觉弘扬和践行南水北调精神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新技术,构建人民群众的体验平台,让人民群众深切地感受到移民舍己为人的大局意识、舍家为国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借以强化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南水北调精神的认同。可以制作3D技术电影,通过电影还原当时移民的真实场景和典型人物事迹;可以将南水北调移民故事发生的场地作为微电影拍摄的重点场地,拍摄微电影并在平台上发布和传播,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可以通过新技术制作手机游戏,用典型的移民人物作为游戏人设,在游戏中设置南水北调移民故事场景以及一些抢险活动和修建水利工程的活动,让玩家自行选择自己的角色开展活动,从而不自觉地体验到南水北调工程中广大移民群众和干部舍家为国的艰苦奋斗历程[4]。当今时代的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南水北调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载体形式。

猜你喜欢
南水北调弘扬移民
弘扬爱国精神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南水北调:曾有三个问题争执不下
移民火星
内陆移民(外二首)
弘扬《国风·秦韵》
用好南水北调征地移民资金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Immigration移民
弘扬先进文化 传承雷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