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交响乐团建成轨迹与发展现状分析*

2019-12-16 15:55
黄河之声 2019年13期
关键词:交响乐团交响乐乐团

袁 泉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进入新时代,文化作为影响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近十年,地方交响乐团建设突飞猛进,不仅许多城市有了自己的职业交响乐团,民办交响乐团也蓬勃兴起。笔者调研安徽省内7家交响乐团、管弦乐队,就其建成、现状分析乐团发展之道。

一、安徽省内交响乐团概述

安徽省内交响乐团根据体制及组成人员分为职业交响乐团、高校交响乐团、音乐爱好者组成的公益性交响乐团等。因其体制不同,所在地域不同,承担的社会功能也不尽相同。

(一)职业交响乐团

安徽交响乐团始建于1956年,原为安徽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后更名为安徽交响乐团,现有团员70余人,为双管编制乐团,常任指挥徐宏。作为安徽省内首个职业交响乐团,安徽交响乐团的成立,填补了安徽交响事业的空白。乐团每年承接大型政府性演出40余场,参与各类晚会音乐录制,同时承担安徽省高雅艺术进基层惠民演出工作,每年组织小型公益性演出30余场。

(二)高校青年交响乐团

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组建于2013年6月,是省内唯一一支全建制大学生交响乐团。建立之初旨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为音乐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实践平台。现有团员80多人,为双管编制乐团,常任指挥曹艺阐,乐手由在校青年教师担任声部首席,音乐专业学生为主要组成。2015年,芜湖市委市政府与安徽师范大学开展地校共建合作,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走出校门,承担地方政府文化惠民演出、大型晚会伴奏等工作。

(三)民办非企业背景的公益性交响乐团

公益性交响乐团近五年发展迅猛,安徽省内合肥、芜湖、马鞍山、淮南等地均有音乐爱好者自发组成的“乐团”。民办交响乐团的成立均建立在团员对交响音乐的热爱与追求,乐团也以推广高雅艺术为宗旨。本文选取有固定排练、演出的全建制民办交响乐团进行分析。

合肥市民交响乐团组建于2012年10月,常任指挥管晓毛,集聚了60多位省内专业院团的退休乐手、演奏家,艺术院校的老师及来自各行各业的爱乐人士。组成人员多数为专业演奏员,作为成立较早的民办交响乐团,在合肥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

合肥爱乐乐团组建于2017年2月,常任指挥郑伟,乐团主要成员来自艺术院校老师、学生及各行业热爱音乐、热爱交响乐人士。与合肥爱乐乐团并行建立的还有合肥爱乐合唱团、合肥爱乐青少年管弦乐团,组合演出也是该乐团一大亮点。

在调研中发现安徽省内还有部分非全建制交响乐团,如地市级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多用于歌舞、戏曲伴奏或小型室内乐等。另有部分青少年管弦乐团,如安庆石化一中“梦之声”管弦乐队、蚌埠六中管弦乐团等,此类乐队团员均由学生组成,外聘指挥、器乐教师给与指导,参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从数量和质量上看,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是交响乐文化繁盛之地,一支职业交响乐团与两支民办交响乐团并行而立的情况在其它中部城市也属鲜见。摒除管弦乐演奏专业人才的汇集,交响乐文化氛围的浓厚,合肥地区交响乐团发展繁茂离不开合肥市委市政府在财政、政策上的支持,政府采购交响乐惠民演出为乐团提供了生存土壤。

二、不同土壤孕育色彩斑斓的交响乐文化

不同体制不同背景下的交响乐团决定其诞生的交响乐文化也各具特色,分析近三年安徽省内各交响乐团的音乐会,除演奏经典交响乐作品的常规音乐会外,庆典音乐会、室内音乐会和专场安徽特色音乐作品会是交响乐团的共同选择。

(一)经典音乐会彰显交响乐团实力

著名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展演代表着交响乐团的水平,安徽省内各大交响乐团在每年的演出中均安排经典音乐会,在曲目上大量选择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作品。通过常规交响音乐会形式,带领受众领略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如2018年安徽交响乐团在“春之韵”展演周期间举办了《向经典致敬》贝多芬作品专场音乐会、莫扎特作品专场音乐会。古典音乐专场对交响乐团是实力的锤炼,也是交响乐爱好者对乐团的品评。分析近三年安徽省内交响乐团演出单,经典音乐会数目有限,大多出自职业交响乐团。

(二)庆典音乐会打破高雅音乐与通俗文化界线

与经典音乐会逐年萎缩相比,庆典音乐会占据了交响乐团大半的演出计划。以2018年为例,安徽交响乐团参加了《辉煌四十年 奋进新时代——安徽2019新年音乐会》、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光辉历程 不忘初心——芜湖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合肥市民交响乐团《绿都之春新春音乐会》等。庆典音乐会以节庆活动为本,选择曲目大多通俗易懂,演出中伴有合唱、歌舞等形式。此类音乐会符合节庆主题,它的受欢迎打破了高雅音乐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壁垒,让交响乐融入普通受众文化生活。

(三)室内音乐会成为基层文化主力军

对于民办公益性质交响乐团,在乐团成员定期排练频次有限的情况下,以重奏为主要形式的小型室内乐为乐团频繁演出提供可能。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的开展,交响乐团化整为零,室内乐形式的文化惠民成为常态。安徽交响乐团的送文化下基层、安徽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暑期艺术实践活动多以室内乐形式开展。

(四)安徽特色音乐作品会是地方交响乐文化一大亮点

地方交响乐团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当地特色的原创交响乐作品,作为职业乐团,安徽交响乐团创作了一批融合安徽地方文化的作品,如《黄山黄梅》、《安徽民歌组曲》、《太平湖之恋》、《花鼓灯快速波尔卡》等,以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元素展示安徽各地的风土人情。此类标识鲜明的专场音乐会具有原生情愫,一经推出广受好评,也成为安徽交响乐团的代表曲目。

融合地方戏曲的交响音乐会也是特色音乐作品会的一大亮点,2018年7月,合肥爱乐乐团举办了《“庐韵飘香”庐剧经典唱段交响音乐会》,用交响乐方式演奏庐剧《双锁柜》、《休丁香》、《白蛇传》等经典选段,现场反响热烈,许多长者首次接触交响乐文化。

三、安徽省内交响乐团长足发展建议

就安徽省内各交响乐团发展情况调研中发现,无论职业乐团亦或民营乐团,实现长足发展是每个乐团的焦点。作为地市级交响乐团,国内外顶级乐团的发展样本无法生搬硬套,立足自身,紧贴地方是乐团发展保障。

(一)加大地方特色交响乐作品创作力度,将交响乐与民族民间文化相融合

指挥家李德伦曾说,“中国的交响乐,必须要以演奏中国作品为己任,要推出老百姓能听得懂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只有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交响乐,才有生命力。”[1]作为地方交响乐团,贴近本土文化的交响乐作品是乐团发展的根基。安徽省内交响乐团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创造了部分大众喜闻乐见的交响乐作品,这些作品因天生血脉相连,易于被受众接受。但作品总体数量有限,优秀作品鲜见。大量作品以民间曲调简单堆砌而成,不符合新时代文化的表达和受众的需求。安徽特色交响乐作品需要作曲家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综合运用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将传统文化与西方交响乐体裁进行协调融洽,创作出既符合中国人审美追求,又符合西方音乐形式的作品。

(二)从听众到受众,借助全媒体扩大乐团影响力

今天的交响乐不仅仅是传达给听众的音乐,而是影响受众的文化。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日新月异,人们接受音乐的途径、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变化[2]。交响乐不再局限于身处音乐厅内的现场聆听,网络直播、短视频传播、电视转播等多种形式为交响乐团扩大影响力增加了可能。2019年1月,芜湖班德少儿管乐团参加安徽青少年交响乐团演出,在前往合肥的途中大巴车抛锚,孩子们为了不耽误排练在路边演奏。该短视频在微博上一经传播获得超60万人次观看,安徽青少年交响乐团2019年新春音乐会也成为关注焦点。

作为地方交响乐团,赖以为生的商业演出、乐团成员的吸纳、受众的黏性都离不开关注度。全年演出场次有限的地方交响乐团借助全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定期在受众中刷“存在”,普及交响乐文化不仅有其必要性,更应成为乐团发展的必修课。

(三)拓展外延,加大艺术普及教育

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曾经被认为是曲高和寡的交响乐文化已经走下神坛。受众已走到交响乐门外,如何让他们走进来、坐下去,需要交响乐团增加对受众的培育,普及交响乐文化。国内知名交响乐团均有相关举措,以杭州爱乐乐团为例,每年在音乐季外举办系列普及音乐会,定期举办“艺术家开放辅导日”,安排乐团的演奏员为器乐学习者提供免费辅导。诸如此类与受众的联系,增加交响乐团的亲和度,也承担乐团的社会功能。

(四)紧贴地方,强化自身造血能力

地方乐团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调研安徽省内诸多交响乐团,或依赖政府、学校扶持,或由企业资助。单纯凭借音乐爱好者的兴趣组合成的交响乐团,存在发展缓慢,演出较少,乐手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地方交响乐团在发展中应紧跟地方政府、企业步伐,和城市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保持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谋求政府和企业支持。同时,乐团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和企业提供资源,需主动借助市场化运作让自身有造血能力,让乐团拥有发展所需的多种资源,避免交响乐团沦为庆典晚会的伴奏队伍。

交响乐作为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它代表着一个地区音乐技术性表达的最高境界。地方交响乐团彰显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自己独有的文化语境,可以成为文化品牌的声音标识[3]。当前交响乐文化正逐渐被更多受众所认同,作为地方交响乐团,兼顾音乐爱好与迎合市场需求,在自身地域文化认同与高雅音乐追求间寻找平衡是需要长期思考的关键。

猜你喜欢
交响乐团交响乐乐团
《魔法交响乐》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滚烫的交响灵魂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卡内基特别支持,为青少年音乐家搭建平台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
马庄农民乐团:冲出乡村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