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乡村高中政治学讲课堂之心声

2019-12-16 08:10吴德花
黑河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高中政治

吴德花

[摘要]教育改革已经实行多年,尽管乡村高中政治教师也在不断探究科学的改革与创新之路,但是,由于部分乡村教师对于高中政治学科教育作用的认识浅薄,缺乏创新教育的意识,创新教育的出发点不正确等原因,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依然处于沉闷、低效的状态,导致乡村高中政治课改只停留在形式主义之上。如何打造快乐课堂、高效课堂成为乡村高中政治学讲课堂改革的心声。文章从快乐课堂、高效课堂的内涵出发,重点提出了乡村高中政治快乐课堂、高效课堂构建的方法,实现乡村高中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乡村学校;高中政治;快乐高效

跟随时代步伐,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新课程的兴起,教材内容的掌握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所需。在乡村高中政治学讲课堂中,大部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消极被动应付课堂活动。倾听乡村高中政治课堂之心声,主张从学生学习需求的心声以及教师教学需求的心声出发,学生所求无非快乐学习,教师所求无非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乡村高中政治课堂改革应从“学”与“教”的心声出发,构建快乐、高效课堂。

一、快乐课堂和高效课堂的内涵

1.快乐课堂的内涵

快乐课堂的提出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指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在快乐学习中习得知识与技能。快乐课堂的构建与寓教于乐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快乐课堂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有助于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建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快乐课堂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生成主动探究意识,并且在主动探究中乐于学习,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2.高效课堂的内涵

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中政治快乐课堂的构建,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学习的快乐,教师应在快乐学习的基础上,发挥教师的引领、组织、启发引导以及监督作用,让学生不要迷失在快乐之中,在快乐教学中促进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才是关键所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为高中课堂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的合理规划,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最优化。

二、乡村高中政治快乐课堂和高效课堂构建的方法

1.营造轻松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敏感度以及活跃性的提升。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消除高中生对政治学习的无趣感与焦虑感,减少负面情绪对于学生高中政治学习的影响,促进学生对政治感知能力的提升。

那么,如何构建轻松的课堂环境呢?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其一,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特别是对于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其二,教师应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主题活动的设置让学生尽快投入到欢快的学习感知中;其三,教师应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能够以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达到让学生听得懂、弄明白的目的,让学生产生倾听的兴趣,避免生硬的、毫无趣味的枯燥式讲授;其四,乡村教学资源有限,高中政治教学可能对于高中生来说枯燥无味,教师要采用丰富内容来吸取学生注意力,激发对政治学科奥秘的探索兴趣。另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涉及范围广阔,教师应准备充足的学术知识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扩充,利用多媒体查询资料,收集关于时事政治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不停留于表面,深入研究开展教学。教师应改变一味式地灌输,将学习与娱乐活动相结合,学生兴趣会提高,端正态度后认真对待高中政治学习,师生都将对政治教学过程拥有充分体验。

2.依据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快乐课堂的构建是基础,高效课堂的构建是目标。为了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改革的最终目标,需要教师具备明确的教学方向,而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对于乡村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思想政治的总教学目标设定需要结合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改革的路线,明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

因此,乡村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学思路,将教学目标定义在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方面,提升乡村高中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将审美品味的提升、艺术修养的强化以及艺术创造力的发展列入重点教学目标,以此作为乡村高中课堂改革的指路明灯。

3.优化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实效

在传统的乡村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学方法单一是课堂教学低效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单一化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消磨了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积极情感,制约了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成长。多样化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对此,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激活乡村高中政治学讲课堂,达到“快乐”与“高效”双收的目标。

(1)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以视觉与听觉的冲击给乡村学生的学讲课堂学习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乡村高中政治教师的教育技术信息化发展,为快乐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助力。依托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犹如为乡村高中政治课堂带来了一阵春风,为原本的冰冷学讲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课件的方式展示生活中的、绘画艺术作品的中华文化历程,将原本抽象繁多难懂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降低了学习难度,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其次,在多媒体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简短精悍的课件促进乡村政治教学效率的提升。如乡村高中政治教学结合学讲计划开展,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知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补充,知识内容尽量做到范围涉及广,有一定程度上的认知能力。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传统课堂模式改变,乡村高中政治教学接受多维度地探索式学习,多元化教学方式,更加适应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目标。

(2)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在乡村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属于教育艺术中的一种,对于教师的教育思想以及教学专业性具有较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充分认识到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主体作用发挥的意义,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发挥启发与引导的作用,以巧妙的启发与引导促进初中生对美术的深度挖掘与思考。

(3)议题式教学。议题式教学创设要彰显时效性,时效性是政治教学一大特点。政治不同于历史,历史追溯的是过去,政治把握的是当前,政治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从心理学角度看,喜新厌旧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富有时效性的议题有利于增强材料自身说服力,调动学生对材料关注度、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参与度。议题式教学创设要体现生活化。政治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生活化是新课改理念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提倡:“回归生活、感知生活、享用生活、发展生活”,陶行知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议题式教学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增强材料感知力,有利用于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深化和感悟。议题式教学创设要具有新颖性,创新永无止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同样离不开创新。新颖的教学情境能够富有成效地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延长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时间。简而言之,新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达到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教育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但是乡村高中政治学讲课堂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思想脱节,为了乡村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现状,需要教师倾听学生“学”的心声以及教师“教”的心声,以快乐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满足“教”与“学”的需求,以此促进农村高中政治课堂的彻底改革,满足高中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助力高中生的思政课学习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曾万选.在活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活动——浅议调动学生参与政治课教学活动的几点做法[J].教育革新,2006,(02).

[2]冯晓文.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回归生活[J].教育革新,2011, (04).

[3]張湖北.强化思维引领 拓展教学深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11).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高中政治
乡土文化退隐对乡村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应对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浅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简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