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2019-12-16 08:10李秋红
黑河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看图写话小学语文

李秋红

[摘要]看图写话是小学生学习表达最基础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有一个特点,就是先看图再表达,看图是表达的前提,只有看懂图,才能进行表达。看图写话时要注意按题目要求去书写,要注意语言规范,即写的句子要完整,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要连贯,要求用词准确,写话还要注意不写错别字。教师和家长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写作成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合理想象;图文合一

看图写话能力是小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基础。根据图画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可以把小学生的看图写话大致分为三种形式:单幅图写话、多幅图写话和填图写话。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经历,一年级适合单幅图写话练习,二年级上学期适合多幅图写话,二年级下学期将多幅图写话和填图写话并轨练习。

一、夯实小学生看图写话的基础

单幅图写话的方法是一看,二说,三写。一看,要看懂图画内容,如人物、天气、环境、时间及它们的关联等;二说,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说清楚图画内容;三写,要写清楚看到的图画内容,会使用简单的标点符号,在此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达到图文合一。下面就《胆小的老鼠》为例,谈谈怎样引导小学生完成单幅图的写话。

1.让孩子依据生活习惯学会看图

觀察单幅图的方法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要根据图画的内容而定。

《胆小的老鼠》图中一只老鼠、一只猫、一台电脑。当我打开图片后,问了一个看图最基础的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喜欢猫的站起来说:“哇,猫的脑袋好大好大!”“老鼠长得太小了”关注老鼠的孩子说。“不对,猫和老鼠玩游戏”喜爱《猫和老鼠》动画片的孩子说。这时,我就第三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同学们,你们已经确定了这幅图片的主要角色,那再想想,猫在哪?老鼠在哪?电脑又在哪?那么,它们各自想做什么呢?”学生开始争先恐后地回答。“孩子们,刚才我们把看到的都说出来了,你们看到的有一定顺序吗?你觉得按照你们说的观察图画方法,别人也会看得懂吗?

2.让学生依据背景学会确定时间、地点

不同的图画表现不同的事件,它的时间地点是不确定的,只能根据图画表达内容来实际分析。但是同一幅图所表达的时间是一样的,地点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时,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空间,尽可能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想象力。《胆小的老鼠》这张图画,想确定时间不难,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老鼠的习性——喜欢晚上出来。接下来就是确定图画中“老鼠和猫在哪里?”在哪?你家、我家、他家,谁的家里都可以。电脑位置在哪里?桌子上、沙发上、地上,随孩子的性子安放。学生们做主的权利更大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一次被调动起来了,同时,良好的语言讲述也为下一步的写作垫定基础。

3.让学生依据图画中的主角感受心理活动

观察图片中主角的表情来感受心理活动,是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情。他们虽然天马行空地想象,但是不会脱离图画的主题。此时,教师让学生们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内容,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对今后看图写话的兴趣。“他们都想做什么?”这个问题也是链接故事的关键,学生们想象到了猫、老鼠和电脑三者之间的关系,这幅看图写话的丰富内容就出现了。教师需要点燃他们心中所要表达的欲望之火,写出来就是一篇很生动、活泼的看图写话:

“一个安静的夜晚,人们都睡着了。一只很小很小的小老鼠从洞里爬了出来。看见桌上有一台电脑,老鼠想:电脑节目一定很好看!小老鼠悄悄爬了上去,去看电脑上的节目。小老鼠看着节目,突然,画面出现了一只大大的猫头。“啪”的一声,小老鼠吓得一下子坐在了地上,眼睛睁得又大又圆,还不知不觉地流出了一滴眼泪,小老鼠哆嗦着说:“你不要吃我!”

二、加固小学生看图写话的基础

喜爱故事的学生们,他们不仅想读别人写的故事,更期盼自己的故事让别人阅读,这时,多幅图的写话成为他们的兴趣点,每周一次的看图写话课成为故事会。有单幅图写话坚实的基础,再进行多幅图的写话练习会让学生感到轻松很多。多幅图的写话方法是:先单一后整合,有利于提高二年级小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可以避免小学生急切地从第一幅图迅速看到最后一幅图产生的弊病,如观察不到细节、想象空间狭小等问题。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中的看图写话——《鸡蛋壳的一天》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1.分解读图

分解读图就是将多幅图分解开,单一按照顺序从第一幅至最后一幅单独出现,在学生视觉里形成连环画播放印象,为后续按顺序写话打下基础。因为有了单幅图写话的牢固基础,学生能够很自觉地认真观察分析每一幅图,从图片上读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鸡蛋壳的一天》中主角是毛毛虫、蜗牛和蝴蝶。故事内容是第一幅用鸡蛋壳做了跷跷板;第二幅图用鸡蛋壳做了升空的热气球;第三幅图用鸡蛋壳做成了大大的雨伞;第四幅图用鸡蛋壳做成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床。在学生认真观察每幅图后问:看到了什么?谁是设计师?从图画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逐一分析每幅图,这时的他们已经能够自然地把自己的想象加入到画面之中。学生A说:“为了多运动,锻炼身体,毛毛虫建议把鸡蛋壳做成一个跷跷板,和毛毛虫一边一个一起玩,蝴蝶煽动着美丽的翅膀加油助威。”学生B说:“玩了一会,蝴蝶觉得它在空中看到的风景非常美丽,在它的建议下,鸡蛋壳变成了热气球的围栏,带着毛毛虫和蜗牛看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C学生说:“太阳躲了起来,乌云越来越多,要下雨了,它们急忙回到地面。蜗牛急忙招呼大家把鸡蛋壳翻了过来,变成了大大的雨伞,它们躲到了下面,一点都没有淋湿。”学生D说:“天黑了,雨停了,该睡觉了。它们合力把鸡蛋壳翻了过来,然后躺了进去,蝴蝶叼来一片大大的树叶当被子盖在了它们身上。”在学生进行单幅图看图说话的环节时,教师要一注意多提问学困生,从学困生讲述中寻找他们没有观察到的内容;二要注意说完整的话,提醒学生们句子表达要完整,为写完整的话做良好的铺垫。

2.整合资源

多幅图的写话关键是说和写时要注意多幅图中上下图衔接和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学生说得明白、清晰,写的时候就会下笔流畅,不会出现下不去笔的现象。单一图分析过后,教师要求学生从头至尾再次读图,提出问题:“同学们,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鸡蛋壳的一天》写话时要求学生用上时间,如早上、过了一会、下午、晚上,这几个时间词恰恰是此次写话的一个关键点,也是连接这次写话练习上下图的关键点,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表达清楚故事内容,之后动笔写下來。

三、巩固提升小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当学生对单幅图和多幅图都能很快切入主题之后,教师可以拓展看图写话的内容——填图写话练习。填图写话就是多幅图中少一幅图,让学生先画后写,补充故事中欠缺的那一部分。填图写话,让学生认真观察所给的几幅图画内容,分析出故事所缺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先自己想象后讨论最后交流的形式,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认真倾听。在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补充图画内容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学生共同商讨,学生是故事的主人公,集中精力画出和写出自己的故事。

如《气球飞了》这个故事:第一幅图是小白兔高高兴兴地拿着气球在跑;第二幅图气球从小白兔的手里飞了,小白兔哭了;第三幅图空白;第四幅图小白兔拿着气球笑了。学生分析给出的画面后,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小鸟帮他找回来”“蝴蝶帮助他找回来了气球”“老鹰帮他叼回了气球”“气球挂在树枝上,小猴帮小兔把气球拿回来了”学生们的跳跃式思维是成人无法想象的。这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只要想法和别的学生不同,就让他们来尽情地表达,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写话任务圆满完成。

总之,经过教学实践的证明,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看图写话都很重要,其方法更为重要,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掌握。教师做为学生的引领者,只有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迎梅.生活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我的作文教学随笔[J].小学教学参考,2010,(24).

[2]施勇军.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

[3]张艳玲.走出作文教学中的怪圈 [J].学周刊,2011,(20).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看图写话小学语文
把握“经纬”,定准看图写话的“坐标”
巧引妙导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
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培养初探
插上隐形翅膀,让笔尖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