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9-12-16 08:17魏娉婷肖志达
祖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发展策略影响因素

魏娉婷 肖志达

摘要:随着移动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的发展,便携的个人学习工具与无线网络技术已经为学习者带来新的学习策略、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本研究提出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包括移动设备和网络、感知财政成本、感知行为控制、社会影响、绩效期望等。构建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共同体、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移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方面提出深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移动学习   影响因素   发展策略

随着移动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的发展,便携的个人学习工具与无线网络技术已经为学习者带来新的学习策略、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数据表明: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手机在线教育课程用户规模达到1.1亿人。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并在适当的情境下通过移动技术实现教与学的丰富交互,随时随地进行的数字化学习,具有便捷性、个性化、交互性、广泛性、灵活性等特点[1],移动学习主要强调将学习者置于可信的、适当的使用情景,并在这一情景下促进学习者通过技术实现个体间的交互。在大学开展移动学习,借助网络技术和智能终端开展学习,能够实现大学生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习时空,丰富学习资源,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所处的技术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热情与效果,和高速发展的移动通讯技术、数字化学习平台和资源的发展水平并不匹配,大学生们普遍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游戏、社交、娱乐,仅有极少部分学生才进行碎片化的阅读,甚至有很多同学没有听说过移动学习。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在厘清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移动学习策略,以期提升大学生移动学习效果。

一、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

本研究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开展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研究。劳伦斯·马奇(Lawrence A. Machi),布伦达·麦克伊沃(Brenda T. McEvoy)提出了文献综述模型: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综述撰写[2]。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检索篇名中文为网络研修并含影响因素,英文为“Mobile learning influencing factors”,发表时间截止2018年12月。共检索到论文77篇,进一步剔除主题不相关、重复检索等文章18篇,最终分析文章59篇。

国外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使用移动设备的行为习惯以及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因素。Taleb和Sohrabi(2012)通过问卷等形式调查大学生应用移动技术的影响因素和主要应用方面。结果是移动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长、多功能性和网络流畅和覆盖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并且男生和女生对于移动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学科、专业等无显著影响。Gikas和Grant(2013)通过调查认为使用移动设备用于学习的主要障碍是,教师和移动设备本身,其中教师如果不支持在课堂上使用移动设备则失去了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设备如果本身功能不足且存在缺陷如键盘使用不便、信息输入困难等,则影响移动学习效果。Cheon等人(2012)采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大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采纳程度。结果发现,对移动学习的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控制对移动学习的采用意向有积极影响。Althunibat(2015)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AM)、理性行为理论(TRA)以及接受和使用技術的整合理论(UTAUT)构建研究模型,研究发现使用者能否理解移动学习的好处,能够方便的利用移动设备开展学习,能够感知到移动学习带来的积极效果等,都对移动学习的使用行为和态度产生明显影响。Vázquezcano和Sevillano(2015)研究结果表明,最影响数字移动设备的接受和使用的因素是“通用能力”和“学习活动”,影响最小的因素是“绩效预期”和“付出预期”。

国内学者主要根据技术接受模型(TAM、TAM2、TAM3)、技术接受和使用模型(UTAUT)理论指导,构建研究假设,从感知移动学习实用性、易用性、价值型、娱乐性、学习资源优化性等多方面,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多元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影响因素模型,探索不同因素对于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如王金涛(2015)整合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研究结果,任务特征、技术特征感知任务技术匹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大学生移动学习行为态度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且感知任务技术匹配影响最强。陈美玲(2014)研究认为满意度、感知移动性价值、期望确认度才是移动学习用户持续使用的关键影响因素。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技术因素、人的因素、学习过程、组织因素、设备及环境等等众多因素。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包括移动设备和网络、感知财政成本、感知行为控制、社会影响、绩效期望等。其中感知财政成本是指的是大学生感受到的使用某项新技术可能带来的经济负担,因此,希望移动应用开发方应提供性价比较高的资源与服务;对于移动设备和网络,则希望能提高移动学习资源建设质量,完善资源平台功能,改善学生学习体验;感知行为控制是指大学生感知使用移动学习受到的内部和外部的限制,感知行为控制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移动学习使用行为;社会影响是指影响大学生开展移动学习的社会因素,如:学校领导、班主任、课程教师等的支持与鼓励等,构建良好的学习激励机制可以高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绩效期望是指高校学生认为自身对应用移动学习资源可以帮助其获得更好的学习体会、学习结果的程度。

二、大学生移动学习深化发展策略研究

针对大学生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从构建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共同体、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移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方面提出深化发展策略。

(一)移动学习在线共同体

将有共同学习目标和意愿的学生汇聚在移动学习社区中,在与移动学习内容、支持服务工具、移动学习者充分的交流、互动、共享的氛围中,促进共同体整体和个体的发展。

(二)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采取不同的学习活动设计。具体有:案例引导、情境问题、专家理论、知识理解、技能获取、实践评价等。案例引导主要帮助通过对具体内容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对通识课程中内容建立一定的兴趣,并最终帮助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情境问题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理解通识内容在具有生活、工作、社会中的应用,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获取通识知识;专家理论是指借助慕课课程,观看优秀教师、专家的教学内容为视频,查阅电子资料等,获取某一领域内知识最著名专家的讲解;技能获取使之通过通识课程内容的学习,锻炼一定的技能;实践评价是指通过完成明确的实践任务,如设计、制作、讨论等完成某一主题的学习活动。

(三)移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设计

在使用移动学习平台时,充分考虑易用性,界面的简洁大方和导航的清晰明了,避免信息的过度呈现从而出现信息迷航,充足的技术保障,避免出现移动学习过程中社区链接丢失、连接不稳定、学习成果丢失等问题,提供完善的技术帮助支持,操作指南或操作重难点问题以文字材料或者微视频的形式呈现供学习者查阅。建立移动学习主观规范,明确告诉移动学习者需要达到的目的和层次,以及在移动学习工程中应该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大學生移动学习成本方面,应该尽可能的低成本或免费提供给大学生移动学习的资源、内容和流量。充分利用学习行为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清晰掌握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偏好、学习风格等特征,根据分析结果精准推送所需的资源、工具、活动与服务,并利用数据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诊断与智能反馈。

参考文献:

[1]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1,(05):105-109.

[2][美]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M].陈静,肖思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201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宁夏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11407041)。作者简介:[1]魏娉婷,北方民族大学,2017级,本科生,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2]肖志达,北方民族大学,2017级本科,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发展策略影响因素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