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家口域内辽代乐舞文化的研究*

2019-12-17 19:08
黄河之声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宣化乐舞舞姿

何 辉

(张家口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从1971年到1993年,在张家口市宣化县(今宣化区)下八里村相继发现了辽代中晚期汉族人张氏、韩氏家族以及契丹族墓葬29座,并发掘了其中的17座,对外公布了12座辽代墓葬的考古发掘报告。2013年,考古工作者又在宣化古城以西发掘辽代晚期单室壁画墓一座。上述辽代墓葬中皆保存有较为完整的乐舞壁画图像,为研究这一时期张家口地区的乐舞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线索。所以,在下文中将首先对宣化辽墓乐舞壁画的舞姿动律进行分析,进而展望据此复兴张垣辽代乐舞的广阔前景。

一、宣化辽墓的乐舞壁画概观

宣化下八里已经进行考古发掘且公布考古简报的12座辽墓中,共有9座包含有乐舞图像的壁画墓。分别是:Ⅰ区M1张世卿墓;Ⅰ区M4韩师训墓;Ⅰ区M5张世古墓;Ⅰ区M6张氏墓;Ⅰ区M7张文藻墓;Ⅰ区M9张氏墓;Ⅰ区M10张匡正墓;Ⅱ区M1、M2契丹人墓(墓主身份不详)以及宣化城郊辽代晚期的一座单室佚名墓;在上述这些墓葬中,Ⅰ区M1、M6、M7、M9、M10中包含有典型的舞者图像,且此类图像皆绘于墓葬前室西壁,而与之相对的前室东壁又都绘制备茶图像。辽代晚期单室佚名墓之乐舞图像绘于墓室西壁,其东壁亦为备茶图像。

具体到乐舞图像中的乐人与舞者比例,则呈现如下情形:M1的乐舞图像中包含十一名乐人和一名女性舞者;M6的乐舞图像中包含八名乐人和一名女性舞者;M7的乐舞图像中包含七名乐人和一名女性舞者;M9的乐舞图像中包含九名乐人和一名女性舞者;M10的乐舞图像中包含八名乐人和一名女性舞者。辽代晚期单室佚名墓之乐舞图像中包含六名乐人和一名女性舞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Ⅰ区M1、M7两墓中的女性舞者着纱帽或襆头,呈现出了女扮男装的样式。

二、宣化辽墓乐舞壁画的舞姿动作分析

宣化辽墓乐舞壁画当中的舞者姿态,大致可分为如下两种类型:

其一,抱臂出胯型舞姿动作。此种舞姿类型以Ⅰ区M1、M7的乐舞图像为其代表。在此两墓的乐舞壁画图像中,舞者不仅皆呈现女扮男装的着装样式,而且其舞姿动作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二者共同的基本动律特征是:舞者双臂相抱斜置于胸前以至于袍袖口相互缠绕,两臂之肘一斜向上与头部齐高,另一则斜向下位于腰部体侧。舞者的双腿中,其主力腿略微向后,置于身体侧后方向,扭腰出胯并微屈膝,而主力腿则向身体侧前方伸直,脚尖虚点地。

其二,舞袖出胯型舞姿动作。此种舞姿类型以Ⅰ区M6、M10以及辽代晚期单室佚名墓的乐舞图像为其代表。在此三墓的乐舞壁画中,舞者皆身着鲜艳的窄长袖舞衣和左衽腰襦,下身着百褶长裙,为典型的女性着装风格。其共同的舞姿动律特征是:两臂环绕上身中轴作舞袖动作,有时一臂绕于头顶后方;有时一臂置于胸前体侧;有时双臂外开向身体两侧伸展做甩袖状;有时则一臂向身体一侧前伸,另一臂自然下垂,颇似骑行驭马之动作。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舞袖动作,舞者双手皆收于长袖舞衣的袖口之内,并不露出。而舞者的双腿,其主力腿亦向身体侧后略微后撤并微屈膝,做扭腰出胯状;其动力腿则向前伸直,以虚步点地。

三、对宣化辽墓乐舞壁画舞姿动作的初步界定

在上文分析的宣化辽墓乐舞壁画两大类型的舞姿动作中,Ⅰ区M6、M10所展示的舞袖出胯型舞姿以及M7所展示的抱臂出胯型舞姿,皆呈现出舞者与击杖鼓者对舞的态势。这在迄今所发现的辽代墓葬中为仅见。然而,这种与杖鼓对舞的舞蹈场景,却在以白沙宋墓为代表的两宋墓葬中经常见到。1951年,在河南省禹州市白沙出土了北宋末年赵大翁及其亲属的三座墓葬,其中就描绘了舞伎与击杖鼓乐人对舞的场景。白沙宋墓中的舞伎舞姿与宣化辽墓Ⅰ区M6、M10所展示的舞袖出胯型舞姿基本动律略似,但舞者着装以及手舞的细微处动作有所不同。据此可以推断,宣化辽墓Ⅰ区M6、M10所展示的舞袖出胯型舞姿,属于幽云汉族舞蹈动作的一种延续和变体形态。而宣化辽墓Ⅰ区M1、M7乐舞壁画所展示的抱臂出胯型舞姿动作,则不见于两宋墓葬之中,故可大体视为宋辽时代草原舞蹈在幽云地区汉人群体中的一种变体形态。而M7墓葬壁画中的抱臂出胯型舞者亦与击杖鼓乐人呈现对舞态势,则表明其舞蹈表演流程中亦融入了唐宋以来汉族舞蹈表演的特征元素,正可视为辽代幽云地区番汉舞蹈交融的典型代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张家口宣化区辽代墓葬壁画中的乐舞图像,大体呈现了抱臂出胯型与舞袖出胯型这两大类舞姿动作形态。其中,抱臂出胯型舞姿应更接近于宋辽时期草原腹地的少数民族舞蹈,而舞袖出胯型舞姿则可大体判定为唐宋以来汉族舞蹈在幽云地区汉人族群中的变体形态。上述舞姿动作,已勾勒出了辽代中晚期张家口地区散乐作乐场景中舞者动律形态。在这一基础上,舞蹈学界同仁将宣化辽墓的上述舞姿动作与内蒙古扎鲁特旗浩特花辽墓、内蒙古库伦旗前勿力布格辽墓、大同市卧虎湾辽墓、辽宁喀左于杖子辽代画像石墓等辽代同期墓葬的乐舞壁画进行比较,结合古典文献对唐宋舞蹈的记载以及唐宋壁画墓所展示的汉族舞姿形态,借鉴当前汉唐古典舞的一些典型舞姿动律,取长补短,细抠动作,则有望在科学依据的支撑下最大程度地还原辽代张家口地区的舞蹈动作形态,为张垣舞蹈文化与古为新、古为今用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猜你喜欢
宣化乐舞舞姿
龟兹乐舞
看看,春的舞姿
宣化传统葡萄园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先秦时期乐舞美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浅析宣化清远楼建筑艺术特征
石头也会舞
古城宣化的独特魅力与发展研究
风中的舞姿
敦煌乐舞美彩墨写精神
———史敦宇艺术作品欣赏
敦煌乐舞团艺术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