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几点做法

2019-12-17 21:34彭善斌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知识方法

彭善斌

(江西省高安市第七小学,江西 宜春 330800)

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是各个教育阶段教师应重视的课题。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缺少教学规律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的教学,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考试。长此以往学生会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严重限制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的智力和学习习惯上都无法形成正确的发展意识。

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认识

朱进红在《“数学化”理论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启示》一文中指出数学学习离不开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方法的学习,教师若以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只以重复练习的方式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生通常无法真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1]。数学是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综合性学科,在生活中会不断出现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内容,如学生上学时速度的计算、买生活用品时所要花的钱数等,这些都是生活中较为基础的数学问题,而学生掌握基础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可以对问题具有的深层次内容进行挖掘和探究,从而在根本上转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传统认识。教师应积极转变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认识,以探求事物深层次的内涵为前提,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数学知识的内在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效果,突显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既需要教师高水平的讲解,还需要学生认真的听讲,学生具备听的能力的同时,还应具备做习题的能力。但是,许多学生普遍存在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会练习题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郭敏在《浅析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详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习惯,包括课前知识预习、课中关注学习、课后认真写作业等[2]。同时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观察、善于总结以及独立思考等能力,上述能力综合运用有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强化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会以此增强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在遇到实际生活化问题时,可以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三、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要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以及解决数学问题方法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的差异,会使学生对问题采用的解答方法有不同的见解,这都是学生出现的差异性特点导致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特征,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对解答数学问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实施这样的教学策略,会引发全班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并在课堂上与同学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探讨,使全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激发出来,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也会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时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学生的内心和情感上认同数学学习,转化到实际行动上进行数学学习,使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可以多角度、深层次的进行分析和探究,从而提高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应用能力。

四、增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学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重要的标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外化表现。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做好示范,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对数学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引申含义以及解决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学会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另外在教学时教师应传授给学生记忆以及记录的方法,好的记忆方法有助于学生快速进行提升数学解题能力,而记录方法是指引学生进行复习的有效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围绕数学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先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在小组内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学生在拓展学习思维的同时,会形成独有的自学方法。学生在完成小组学习后,会针对学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这时教师应做好辅助教学,指导学生自我学习方法的改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我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师还可通过动手操作的练习,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手脑并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强化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脱离传统学习的束缚,真正解放学生的天性,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

五、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化能力应用方法

张宏在《数学化思想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新课标教育改革背景下,随着信息时代飞速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的综合素养水平不断提高[3]。而数学素养是综合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素养中既包含学生整体数学思维水平,还包含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应用,教师应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化能力应用方法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数学化能力,有助于加快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实际应用价值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真正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不是将数学知识讲解当做考试的工具,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在素质教育大力倡导下,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真正得到实际数学化能力应用的机会,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初衷,为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提高,通过多角度、不同层次策略的实施,有效的强化学生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设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教学计划,让学生通过完成计划,逐步形成学习习惯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使学生在实际问题数学化能力应用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知识方法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