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2-17 21:34李国安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创造性中学生思维能力

李国安

(福建省南靖县兰水中学,福建 南靖 363600)

高中政治课程作为中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对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主要从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思维能力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促进中学生全面的素质发展。本文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一、分析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社会实践少,缺乏社会经验,对社会没有深刻的感知,所以在学习高中政治课程时常常出现理解不透彻的问题。对知识囫囵吞枣导致学生很难将政治知识转化为能力,面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分析能力不足很快就显现出来,对知识无法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也无法灵活的将知识进行应用和创新。

(一)概念解释法

在高中政治教材中主要以基本概念和原理组成,所以只有中学生切实掌握了政治概念,然后以概念为依据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消化,才能掌握政治的基本原理从而真正掌握政治知识,实现人格的升华。所以概念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如果概念不清楚那么势必思维会混乱。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的掌握概念,作为高中政治老师在对概念进行讲解时,要做到既揭示出概念的内涵方便学生了解概念的本质,同时又要揭示出概念的外延,以便学生掌握概念的应用范围,为政治知识的实践应用打下基础。

比如“民族”这个概念,在讲解时政治老师可以先分析民族的形成过程,然后分析民族的四个特征,最后将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进行比较,分析民族和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对民族概念进行讲解,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民族是历史形成的共同体,但是不是所有的共同体都是民族。

(二)系统归纳法

系统归纳法又被称为线索式或图解式学习方法,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从生活常识入手建构理论知识体系,能够培养学生的系统性和严谨性。理论知识体系应该是兼有固定性和灵活性的,固定性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灵活性能够帮助学生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将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和重点问题放在建构的知识体系中,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

(三)比较法

比较法是最基本的认识方法,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性,从而正确、全面的认识事物,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比如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可以运用同类别比较法,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找出“同中之同”和“同中之异”。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并进行素质的磨砺才能拥有。

(一)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感悟政治理论知识背后的人文精神,感受先知们的智慧与人格魅力。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讲解时,要想让学生清楚的了解中国特色,首先就得让学生明白特色社会主义指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是民族情感、爱国情操和社会主义理想融合的产物。通过学习这节内容,促使学生进行了人格教育,将自己的感情、理想和责任感转化为不断进行探索和创造的强大的动力。

(二)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力求通过自主探究找到答案的内在动力,也是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知识内容决定具体导入方法,为学生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在求知欲的指引下积极的开展探究活动。

(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中学阶段的学生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和探索精神,所以在进行高中政治知识讲解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允许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异想天开”“无中生有”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过程中完成了中学生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的独创精神培养。比如讲解“辩证关系”时,可以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启发学生展开多角度思考,通过师生间的辩论伴随着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实现了知识的深刻认识。求异思维是一种多向思维、立体思维和发散思维,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求异思维能够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辐射性、灵活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多角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以导学式常规课为载体来指导学生实践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导学式常规课是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检测巩固为基本架构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将所学的政治知识与自己身边目睹或者耳闻的事实结合起来,深化所学的政治知识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确定实践的目标,自主寻找实践方法,感知实践效果。通过老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意识得到增强,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以主题式活动为主体来模拟实践

主体式活动是以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发展学生素质为目的,设计出的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实践性的一种课程类型,可以达到强化知识和提升技能的目的。比如老师组织学生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对实践活动进行重组、再现,通过创设的情境学生的实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总结:

对高中生开展素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中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起中学生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创造性中学生思维能力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