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趣味教学的应用策略

2019-12-17 23:08王洪
魅力中国 2019年16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法治道德

王洪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岩孔街道初级中学,贵州 毕节 551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突飞猛进,人们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在追求精神上的提升,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开展就对学生精神和情感进行了培养。但是由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再加上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守旧,教学思想传统,所以在教学时常常以成绩来评价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而道德与发展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心理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这门课程教学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第一,在班级与学生方面,班级的整体氛围对于学生的整体参与程度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举例来说,有的班级或者小组整体来说不够活跃、比较沉默,所以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时得不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第二,在学习成绩与学生个性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的参与度与活跃度也有很大的影响的。举例来说,一些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的同学在整体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参与程度与活跃程度是明显低于班级中处于中上游的同学,这可以归结为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导致的自信不足,另外,学生的性格也会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参与程度与活跃程度,一般来说,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同学参与程度和和活跃程度比较高。

二、趣味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

(一)引入时政话题,激发学习兴趣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居多,所以很多农村教师在讲述时,常以长篇大论的叙述为主,且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引入时政问题时,教师经常会以中考中的内容进行教学,没有任何新颖,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效果与课程标准不符,无法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学习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巧妙地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和收集时政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凝聚法治共识》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笔者将生活中的时事——长春假疫苗事件引入课堂,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对这一事件做出评论。首先让学生首先谈谈自己的看法,之后说出这一事件违反了什么法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理解,并加以表达,锻炼了自身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笔者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完成教学目标。可见,时政话题的引入可以打开学生的话匣,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制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领会这一课程的重要性,从此更加努力地学习。

(二)丰富教学形式,加强趣味互动

由于农村教师缺乏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采用原来的教学经验和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够积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师生的互动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以礼待人,待人礼为先》一课时,为了加强师生的互动,笔者采用了表演法,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境表演不同的角色。其中一个场景是乘坐公交车,笔者表演一位老奶奶,其中两位学生表演乘客。其中一位学生在座位上只顾玩手机,另一位学生主动站起来让座,让老奶奶坐下。通过鲜明的对比,让其他学生指出谁对谁错,并让学生体会这节课的重点,体会文明有礼的重要性。之后笔者和学生又表演了另一种情境:一位妈妈和孩子在候车室等车,这时来了几个初中生,他们边吃瓜子边大喊大叫,并将瓜子皮直接扔到地上。之后这位妈妈带着孩子将瓜子皮捡起扔到垃圾桶里,并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喊叫,以免影响他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以礼待人的道德,在互动中掌握本节课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布置趣味作业,深化自主探究

为了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知识,并对道德与法治内容充满好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设计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之外,还可以在作业上下功夫,给学生布置有趣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框架进行自主探究,并完成作业内容。从而通过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接下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完《服务社会,奉献助我成长》这一课后,为了让学生理解服务社会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服务社会的活动,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以下作业:试着制定一份服务社会的活动策划方案。这份作业首先让学生回想在生活中可以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学生们想到了看望养老院的老人,为灾区学生捐款,打扫社区卫生,义务指挥交通等等活动。有了想法之后,学生们开始为各自的活动计划做出方案,对时间、地点、人数以及所用的工具等等都做出了预算,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不仅体会了为社会服务的乐趣,同时还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农村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认知的教学目的,在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而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