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舞蹈表演中艺术风格的把握与表现

2019-12-17 08:28谢加美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艺术家 2019年9期
关键词:傣族艺术风格表演者

□谢加美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一、舞蹈表演中艺术风格把握和表现的不足

舞蹈表演作为一种艺术性的创造活动,不仅仅是对技术的体现,也是对艺术的体现,因此舞蹈表演者需要具有深厚的、全面的舞蹈技巧和舞蹈基础,才能够二度创作舞蹈艺术作品,达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然而在实际的舞蹈表演中,大多数的舞蹈表演者能够非常流畅且熟练地将舞蹈展示给观众,但是却很难将表演艺术作品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来,让观众在结束表演后仍意犹未尽。造成这种现状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舞蹈表演者缺少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把握和表现,舞蹈表演缺少艺术感染力,没有灵魂而只是舞蹈技巧的展现,从而影响了整个舞蹈作品的表演质量。

二、舞蹈表演中艺术风格的把握与表现

(一)深入体验作品

艺术风格也是创作者对舞蹈表演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舞蹈表演者要想全面且深刻地表现作品就需要对其进行二度创作。而艺术作品本身是各种文化元素的综合体,这些文化元素最终形成了作品的艺术风格。例如,蒙古族舞蹈和藏族舞蹈,这两种舞蹈艺术的民族文化不同导致其形成的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舞蹈表演者只有全面地研究和分析作品,深入地体验作品情感,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全面深刻地将作品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来。例如,在表演《一个扭秧歌的人》时,创作者张继刚就要求表演者代入扭秧歌老汉的角色,感受人物对于秧歌的热爱,再将这种情感以动作的形式展现给观众。

(二)夯实舞蹈基本功

舞蹈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因此对舞蹈表演者来说,掌握全部的舞蹈技巧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熟练地表现出作品的艺术风格,舞蹈表演者就需要多加练习舞蹈基本功,为以后作品的演绎打好基础。时刻保持舞蹈基本功的练习能够让舞蹈表演者始终处于良好的舞蹈状态,加以调整后即可满足不同表演的需要。因此,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是对作品艺术风格把握表现的基础。只有树立正确的舞蹈基本功认识,严格按照基本功训练计划进行训练,练好扎实的舞蹈基本功,舞蹈表演者才能快速把握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舞蹈作品。因此,夯实舞蹈基本功,舞蹈表演者才能为把握与表现舞蹈表演中的艺术风格做好准备。

(三)重点表现典型代表性动作

舞蹈的动作不是死板的、机械的,而是代表着作品创作者的情感和构思的,是其艺术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对观看作品的观众来说,他们只能通过舞蹈表演者在作品的表演中的舞蹈动作感受作品中的丰富情感和风格。因此,舞蹈表演者要对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加以重视,深入把握研究,把握变现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精髓。例如,在维吾尔族舞蹈中有大量的旋转动作,这和维吾尔族的人文文化、风土人情息息相关。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普遍热爱歌唱、热爱舞蹈,在形式多样的聚会庆典中都会展现歌舞,而旋转这一动作是最能表达维吾尔族的待客热情的。再如,在藏族舞蹈作品中小腿的动作较多,常有膝盖的弯曲动作。这与藏族人民的民族服饰、气候特点相关,由于穿着厚重的皮袍,他们跳舞时只有小腿部分最为灵活,所以舞蹈作品中小腿的动作较多,常有膝盖的弯曲、坐跨、松腰的动作。

(四)丰富修养实践

艺术作品本身是各种文化元素的综合体,这些文化元素最终形成了作品的艺术风格。因此,舞蹈作品是综合的而不是孤立的,舞蹈表演者的文化修养越高就越容易深入了解作品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把握和表现作品的艺术风格。现阶段的舞蹈学习,舞蹈表演者普遍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放在了舞蹈的学习上,而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舞蹈表演者需要正视这一客观事实,自主学习文化课知识,丰富自身的舞蹈艺术修养,不断提高自身对舞蹈艺术作品的视角理解和文化解读。例如,在研究傣族的孔雀舞时,舞蹈表演者要思考为什么傣族的代表性舞蹈是孔雀舞,可以通过怎样的表现形式更好地演绎作品。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历史和地理的影响下,傣族人民多数信仰小乘佛教,孔雀作为小乘佛教中的圣物自然地受到傣族人民的尊重、喜欢。因此,孔雀舞的表演者要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表现出虔诚和敬畏。此外,丰富的表演经验能够帮助舞蹈表演者在台上更好地发挥,因此,舞蹈表演者要积极参加舞台表演实践,积累表演经验,才能更好地把握与表现作品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艺术风格是舞蹈表演者对舞蹈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需要舞蹈表演者深入体验舞蹈艺术作品,夯实舞蹈基本功,对舞蹈艺术作品中的代表性舞蹈动作给予重点表现,并主动积累丰富的舞蹈表演实践经验,丰富和提高舞蹈艺术修养,从而才能更好地把握与表现作品的艺术风格。

猜你喜欢
傣族艺术风格表演者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手称扑克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八大文人书画名家艺术风格论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