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学习方法:一点趣味、一个架构、对比记忆

2019-12-17 08:10阿绮
求学·文科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中央集权脉络知识结构

阿绮

我高中时候的历史成绩虽不是永远第一,但也相对稳定在前列。身边不少同学问我是怎么学好历史的,我自己私下总结了一下,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学习心得。

趣味学习,增加学习主动性

很多人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就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点的集合,学习只能靠死记硬背,而我走的是不同寻常的路子。在备考复习中,面对大段的文字,如果不能从中找点“乐子”,未免显得有些枯燥。

我觉得历史教材是一部长篇小说,有很多有趣又好玩的情节在里面,我看得津津有味。然而,历史教材篇幅有限,每个故事都点到为止,我看得不够过瘾,所以经常会去找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下这些故事的“情节”,让自己对历史这门科目有更深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當然,不同的人感兴趣的内容会不一样,同学们可以尝试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例如一位历史名人、一场战役、一部古代文学作品、一件艺术珍品,都可以作为一个拓展知识的切入点。

记得有一次,我对“唐三彩”三个字产生了好奇,课后就去查了唐三彩具体为何物,顺藤摸瓜,我了解了唐代瓷器的发展情况,以及唐代其他艺术形式的盛况、兼容并包的文化内涵等,知道这些离不开当时的政安人和与国力强盛。

历史是起承转合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起来,我们就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强制记忆了。而且,见闻的拓展也有利于语文作文素材的积累,未来写作使用历史事例的时候可以做到信手拈来。

打通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结构

因为知识点糅杂是历史题目的特点,所以学习的时候就要将知识点理解透彻,避免混淆。对比其他学科,历史的时空感极强,容易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整理。

关于整理历史知识脉络,我的方式是建立以时间和领域为轴的坐标系,从中国古代到中国近现代,依次填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关键词。将中国史内容梳理完毕后,世界史内容的整理可以依葫芦画瓢,从而打造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历史年表。在历史年表的基础上复习,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学习,节省时间。比如,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以顺着时间轴线复习到同一时代的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从而知道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已经到达了顶峰。

有了完整的知识框架,涉及中外对比或不同领域时,提取知识点就方便多了。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建议同学们手脑结合,边抄写边进行记忆,加深印象,方便以后翻阅增补。

对比记忆,加深理解

将历史事件填入自制的时空框架,你可以发现朝代的更迭、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事件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因的,将其进行对比,有利于加深理解记忆。

举个例子,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清朝大兴文字狱、增设军机处,两者都是古代君王维护统一多民族发展与稳定、缓解中央集权制度的两对基本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皇权与相权)而采取的政治手段,前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达了顶峰。

通过多次对比,有针对性地记忆特殊知识点,我大大压缩了记忆时间,提升了记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知识盲点。

后记:事物有多面性,学习亦是如此。换个心态,提高学习兴趣,整理自己特有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记忆,相信你的成绩很快就会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中央集权脉络知识结构
福州吟诵调留存脉络梳理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从课标视角反思教学误区——以“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教学为例
资金“中央集权”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