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2019-12-18 17:29王美霞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有效性过程语文

王美霞

(江西省共青城市西湖小学,江西 九江 332020)

教学有效性本质指的是教师的课堂效率,可以理解为学生在固定时间内学习到的有效信息。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在课堂上的集中力较差,稳定度较低,很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也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对于知识的吸取和应用不够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实情,针对性的去解决这一系列难题。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因为教学观念的落后,教学手段的陈旧,很多教学遗留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这阻碍了学生能力的进步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长期能够被教师忽略。传统教学当中,教师习惯性的使用“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发言权,教师也不能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学生在学习当中,过于被动,学习知识的过程缺乏主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死记硬背,对于知识的应用也是生搬硬套,这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个体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1]。

(二)缺乏师生互动环节,教学反馈缺乏有效性

教学反馈是教师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参照。但是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中大包大揽,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表达自身意见的机会,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得到的教学反馈有效性较差,不利于教师及时的改进和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案。这就导致了学生会在长期的学习当中,堆积无数的学习难题,不能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难以提升,教师达不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应试教育影响师生观念,学生综合素质难以提升

应试教育是我国教学的中重要的一环,正是由于其重要性,导致教师和学生在知识交互的过程当中,依靠分数来作为学习的参照,所有的教学开展都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当中获得更高的分数。但是语文这门学科,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以及丰富情感,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受限,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认知不够透彻,会变成只会解题的“考试机器”,这不并符合教学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开展策略

(一)开展趣味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学来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投身到教学当中,是提升教学有效性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好奇心旺盛,对于新鲜的事物有着高涨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的把握和利用这一点,在精准把控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学进行趣味化的编排。生活情景化的教学,游戏化的课堂都是达到这一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当根据本班的学习实情去针对性的做出调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课堂当中,以求得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比如教师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法,将文章内容编排成一个可以在课堂上展示的情景剧,然后通过自身的编排分配好台词和角色,让学生在情景剧扮演的过程当中,逐渐的熟悉文章和文章中角色的感情。通过这种情景剧教学的方法,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扮演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更为直观的方法了解知识,从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语文水平。

(二)合理利用分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分层教学是一种能够根据学生能力高低和学习实情去灵活调整的教学模式,它并不是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作出分层,而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对学生的理解过程,课后训练提出不同的要求,这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高效,课堂时间能够合理的划分和利用[2]。

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进行分类,ABC三类学生,A类学生为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B类为成绩一般;学习天赋较好的;C类为成绩差,且学习能力差的。以故事《静夜思》为例,要求A类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且说出古诗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情感,并且背诵同类表达思想情感的古诗。B类要求其背诵故事,并且能够说出古诗的含义和蕴藏的情感。而C类学生就要求其熟练背诵即可。这样分层教学的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循序渐进的梯次化提升学生能力。

(三)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开拓学生视野

信息技术具有整合教学资源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的优势,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信息技术的宏观性,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从不同层面去了解知识,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让学生知识内化和外部拓展的过程更为高效。信息技术也可以直观的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全貌,对于学生记忆知识的过程也大有好处,能够增加学习过程当中的有效记忆点,提升教学有效性以及课堂教学效率[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开展有效性教学,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做的是在教学当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情不断的开发和探索符合当下教学背景的新型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高效率的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有效性过程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