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思考及对策

2019-12-18 17:29范佳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培训管理教育

范佳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 300134)

大数据能够帮助我们从微观角度关注教学过程。如今,各行各业都应用着大数据,而高校教育的数据采集方面也亟需新一代的技术变革。高校智慧校园是指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作用和帮助下,在采集数据的数量、质量以及价值等多方面都远超传统高校,并且能够在数据价值方面实现传统高校不可比较的优势。高校教育管理的大数据具有以下特点:非结构化、动态化、过程化、微观化,在处理程序方面则更加复杂、深入和多元化。

一、促进大数据教育管理协同发展

(一)政府宏观引导

我国政府部门应在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推进中发挥作用,例如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相关的资金投入、制定相应的标准、进行行业考核评估以及宣传奖励等多渠道多途径多手段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进行立法并且制定相应的标准;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在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技术研发的资金上加大投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以及可视化数据分析等应用层面进行重点关注。最后是需要政府通过改进购买、使用和审核分离的途径对“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加以保障。

(二)社会积极参与

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方面,高校首先应与相关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以我国、当地地区以及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与合作伙伴合理制定符合本土情况、具有当地特色的因地制宜地智慧教育方案。同时,合理建设高校大数据技术与安全保障体系,通过技术、方案、服务以及运营等各项工作共同推动教育服务市场的不断发展。最后,高校也应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以自身对教育管理行业的认识为依托,结合学科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管理大数据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三)开展国际合作

在智慧教育方案方面,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修正,因此,目前市面上可购买的产品大多属于一代产品。这些产品虽然体现着智慧教育的发展,但在推广价值方面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方面,因此,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更多停留在“秀”的层面,而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并不明显。

二、加强大数据教育系统规划

(一)制订战略规划

“绿色、节能、智能、高效”的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内容,因此,这就需要以此为导向,在利益分配、资源统筹等各方面进行战略规划的设计、规划、制定。制定的战略内容一方面要突出技术与人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要对合作方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相应的体现,从而实现高校教育管理质量以及教育效益提升的最终目标。

(二)加强组织领导

高校CIO在工作内容上不仅仅要对技术充分关注,同时也要对业务内容进行充分了解并提出相应指导意见。IT业务的价值包括三点,首先是业务运营、其次为业务增长、最后是业务转型。如果CIO忽视机构整体业务的目标以及整体战略的制定,那么组织就很难提出具有建设性意见的方案,因此,这也对CIO学会变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三)明晰发展架构

想要实现我国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不断发展,就需要形成一个清晰的架构,从而更好的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同时使各环节有序衔接、充分配合,进而保障高校日常运营以及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大数据教育管理师资培养

(一)改革培训体系

在大数据时代,我国高校教师应具备多种信息素养,其中包括对信息的收集以及处理能力、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专业教学的能力等。同时,千篇一律的课程体系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例如为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培养对象进行不同教学方案的准备,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培训课程以及教材。而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上,也应该为不同培训对象进行满足其需求的灵活变化的决定。

(二)创新培训方式

从对高校教师培训的内容上来说,不仅仅包括培训其使用大数据技术,更包括培养其大数据理念以及大数据思维,以及帮助教师学习到如何选择和正确使用合适的APP工具以支持其日常学教学使用,同时对APP等工具类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效果进行评价。在培训过程中,互助、自主、交互以及体验式教学应被广泛应用,并且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深入重复呢的研究和讨论。

(三)协同多元力量

要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协同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同时对高校教师对大数据的应用能力进行加强和提高培养。政府培训项目能够帮助一些教师通过参与培训实现对大数据的应用学习,因此各大高校可以此为依托,选拔教师并且建立大数据人才库。除此以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大数据技术公司和应用公司以及大数据培训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进一步培养教师应用大数据进行教学的能力。除了对教师进行培养,高校还应着重对学生的大数据能力进行培养。这才能够使学生和老师都能通过技术应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新大数据教育管理分享机制

(一)采取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

未来新兴产业中,公共数据正在不断发展,由集成到动态到主动和精细,但个人亦或是企业很难直接在数据公开方面引领潮流。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也可以指导我国高校大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因此可形成相应的法律法规,旨在以数据安全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先强制进行教育管理分享,待习惯养成后采取自觉的方式,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大数据的分享、开放、融合和应用。

(二)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同时进行无缝的对接才能实现进步和突破。高校大数据教育管理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和压力,例如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合适的体制机制,其中以合适的体制机制最为重要,而各方是否能偶实现密切合作也依赖于是否能够实现利益共享。这样的合作除了各自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更多的是具有相同的求解方式,因此才能够将各方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因此,对利益共享机制进行建立健全对实现整体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论

高校教育管理在大数据的猛烈冲击下面临着一场重要的变革,这场变革以实现学生全面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与教育形成深度融合从而重构传统教育的价值体系,同时重构结构、程序、动力、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进而实现教育内在品质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培训管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题解教育『三问』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