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语文生态民主课堂

2019-12-18 17:29戢德宏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民主语文课堂生态

戢德宏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新民屯学校,辽宁 沈阳 110020)

我国传统语文课堂是以教师为授业者,学生为受业者的主要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固化,形成了机械性的听课惯式。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和中心,实现更为民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而如今,“生态民主”课堂的建设恰好可以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生态失衡”的现象

在当今社会环境影响下,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导致学生学习范围受到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师生缺少交流,从而忽视了教学环境的重要性。

1.教学形式的失衡。传统的教学环境下,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主要采用灌溉教学法,教师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应的教学知识讲解给学生,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过多地以自我为课堂的中心,从而使得教学形式存在失衡的现象。

2.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失衡。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考试成绩历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过度关注,学生为了得到高分而机械学习语文。出现了与人会面不会表达,没有语文思维,声音小而胆怯等现象。这正是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平衡发展,导致很多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发展处于矛盾状态。

3.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失衡。单纯靠课堂中的语文学习,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所以,课外阅读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的重要环节之一。现今,语文课堂以课论课、以词论词、以知识点论知识点,不能很好的延伸出去,学不能致用,不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4.小组合作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活动的失衡。随着生态民主课堂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小组学习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模式的使用,是为了体现课堂是课改后的课堂。如,有的教师要求,小组合作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没有独立思考、没有难度的合作、没有探索意义的研究,就是形式。学生不能高效率学习知识,教学生态环境失衡,教学效果不理想,更让学生失去了愉快合作的真谛。又如,有的教师在讲解阅读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完小组后,针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由此可见,针对于小学合作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存在失衡的现象。

二、小学语文生态民主课堂的实施与构建

1.营造生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生态民主课堂是民主平等的课堂,保持课堂的平等性主要在于维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师应坚持以平等、民主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民主和谐的课堂应充分尊重每一名学生,允许他们有差异,有不同见解。如,在教授《窃读记》一课时,课文中有一句话:“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大些!再大些!”学生们理解的是盼望雨下得更大一些,好有充足的理由继续读书。但是,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个人很虚伪,希望雨大还装这个样子做啥?”当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停顿了一下,笑着对学生们说:“看,这位同学读的多认真啊,作者当时的行为真有一点点虚伪感觉啊,可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突兀的回答,独特的见解,教师得体的评价,这正是教师对孩子学习最大的尊重,这也是生态民主和谐课堂所应有的氛围和效应。

2.延展生态民主的课内学习模式。生态民主课堂是灵动开放的课堂,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模式开展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培养了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课堂中学会知识,并运用所学方法能够自我阅读和学习才是最有价值的。如,《登上企鹅岛》一文。这是学生喜爱的文章,当学生们看到有关有趣企鹅的文章心情是愉悦的,更是急不可耐的想去了解这一切。读完后,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这说明文章内容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此时,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如,不同种类的企鹅,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它们生活的南极大陆是怎样的环境?它们如何捕食的?教师不需要安排学习任务,学生就会自主学习,完成文章的学习。由此,教师可以推荐《南极风光》《企鹅的邻居们》等课外读物,将书本知识与阅读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记忆,延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3.创建彰显个性的生态民主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一定要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面对相同内容的学习,教师一定要学会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多样化教学。如,师生互动、学生讨论、学生活动、汇报展示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或交流合作的时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要尽可能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分展现每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如,在小学语文课堂对课文的解析环节中,把基础的知识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汇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与其它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使课堂教学因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更加精彩。最后,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总结,使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内涵和寓意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因此,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彰显本体个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民主语文课堂生态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生态养生”娱晚年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