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疏导

2019-12-18 17:29孙长伟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活动体育

孙长伟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三台中心学校,吉林 长春 130514)

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择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质量,为了全面提升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上就要尊重学生发展规律,立足新课改确立的教育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安排教学进度,以适应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兴趣特点,真正完成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就目前来说,小学体育教师在激发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兴趣上还有一些不足,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有改进空间,需要我们不断深化研究。

一、利用体育游戏直接激趣

小学生的年龄层次决定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趣味性浓厚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大倾向性,结合小学生显著的兴趣特点,小学教师一般在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的过程中,非常善于利用游戏激趣方法实现比较直接的激趣目标,以游戏活动内容和形式作为基础,体现课程教学实践趣味性,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和学习 [1]。因此小学体育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体育游戏提升教学活动趣味性,比如在田径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借助游戏因素激发学生兴趣,如设置超人变速跑游戏,学生结合教师的口令进行慢跑和快跑切换,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不仅仅优化教学效果,也是构建趣味性课堂的重要方法。

二、多样化活动形式带给学生新鲜感

传统的体育课程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很容易在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丧失新鲜感 [2],因此学习兴趣也比较低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应该促进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化,不断带给学生新的参与体验,无形中就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此外,关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才能够是多元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如果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态度消极、教学指导敷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师生之间也容易发生冲突。因此我们在组织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关注教学活动形式灵活性和多边性,如组织学生参与两人三足、同手同脚团队赛、500米团队接力赛等比赛活动,依据体育项目教学需求促进竞赛活动在课堂上的融入。学生可以在这样的竞赛活动中养成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培养团队感情、提升交际能力、激发运动潜能,实现综合素质养成,体现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捕捉时机合理运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理念和模式在基础教育阶段适用性比较强,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学生进行正向的鼓励性引导,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科学学习意识上作用比较显著。但是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剖析,全面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学生的点滴进步作为契机开展赏识教育,不仅要观察在教学设计中的预设内容,而且也要细致地观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善于抓住细节给学生鼓励和引导,体现赏识教育渗透的精准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集体主义精神品质。如有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积极帮助同学,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分享给同伴,这样的行为体现了学生的集体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还有的学生及时给运动中跌倒的同学提供帮助,出现肢体碰撞后主动道歉,这些例子都是我们渗透赏识教育的关键点。还有在体育学习中的突出表现,无论是进步还是体现出来的天赋,教师都需要及时鼓励和引导,这也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关键点 [3]。

结论:

综上,体育教育旨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更是对小学生的个人成长影响深远,结合实践教学活动契机促进体育教育活动作用发挥,要求教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以新课改理念作为指导,全面构建有效课堂。结合我目前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分析结果来看,一些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是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本研究立足传统小学体育课堂中的不足,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疏导具体建议,希望能够在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上起到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趣味性教学活动体育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