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探析

2019-12-18 07:00王建玲
智慧健康 2019年33期
关键词:紫癜肾炎尿蛋白

王建玲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中医院,浙江 宁波 315500)

0 引言

临床上小儿紫癜性肾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大都是由过敏性紫癜所引起。其具体类型从临床表现出发可分为如下六种:蛋白尿和血尿、孤立性蛋白尿或孤立性血尿、急进性肾炎、综合征型、慢性肾炎型以及急性肾炎型,其中以蛋白尿和血尿最为常见[1]。当前,对于小儿紫癜性肾炎尚未形成完全根治的治疗方案,多以激素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对于胃肠道症状以及关节不良症状的缓解可收获相对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肾脏受累的情况无法有效缓解。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界对中医综合治疗该病的研究日渐增多,研究出了更多的有效治疗途径,且中医综合治疗有着较高的安全系数[2]。鉴于此,本科为进一步探究中医综合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可行性方案,特进行了此次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纳入标准:①与《小儿肾小球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相一致[3];②尿检异常超过一周;③24h尿蛋白定量介于25-50 mg/kg 之间;④未进行过免疫治疗;⑤病程未超过两个月。

(2)排除标准:①伴有血管炎、病毒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肾损害患儿;②血压持续偏高患儿;③伴有肾病综合征、高尿钙、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因素所诱发的血尿患儿;④对此次实验研究药物过敏患儿。

(3)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 年12 月至2019年01 月收治的42 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21 例。其中参照组男女比为12:9;平均年龄为(7.18±0.34)岁;平均病程为(1.16±0.31)个月。研究组男女比为13:;平均年龄为(7.22±0.19)岁;平均病程为(1.24±0.45)个月。两组上述基线资料的对比上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所有患儿家属皆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参照组:该组给予槐杞黄颗粒(生产厂商:启东盖天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B20020074)、双嘧达莫片(生产厂商: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079)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生产厂商: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70082)等常规西药治疗:其中槐杞黄颗粒的具体用法用量如下:开水冲服,每天两次,每次一袋;双嘧达莫片的具体用法用量如下:口服,每天3 mg/kg 分三次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具体用法用量如下:口服1-4 周为每天1 mg/kg,总用药量在30 mg 以下,用药4 周后药物量逐渐递减至停药。

(2)研究组:该组予以中医综合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患儿分为血热夹瘀以及风热夹瘀两种分型。其中风热夹瘀型方剂组成为赤芍、生地黄以及牡丹皮各7-13 g、三七4-7 g、旱莲草11-22 g、茜草、小蓟各7-16 g;血热夹瘀型在风热夹瘀型方剂基础上加入水牛角7-11 g、紫草7-16 g,取清水煎服,每日一剂。同时予以该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每天1.5 mg/kg,分三次服用。两组患儿皆进行为期12 周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所有患儿尿β-mg、24 h 尿蛋白定量以及血β-mg 等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

1.4 疗效判定

治愈:经治疗腰痛、浮肿以及全身皮肤紫癜皆全部消失,尿常规红细胞计数≤5 个,尿蛋白呈阴性,24h 尿蛋白定量水平恢复至正常;显效:经治疗腰痛、浮肿以及全身皮肤紫癜基本消失,尿常规红细胞计数减少一半以上,尿蛋白呈阴性,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基本正常;有效:经治疗腰痛、浮肿以及全身皮肤紫癜皆有所好转,尿常规红细胞计数减少三分之一以上,24 h 尿蛋白定量水平趋于正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甚或病情有所加重。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表示各项临床指标等计量资料,行t检验,统计值P<0.05 时即为呈现出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参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5.24%,参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

两组治疗后的尿β-mg、24 h 尿蛋白定量以及血β-mg 等各项临床指标皆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对比()

表2 两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对比()

3 讨论

紫癜在中医学上被界定为“发斑、斑疹”等范畴,紫癜在并发肾脏损伤或者肾炎的时候,同“血症和水肿”的中医症候有关[5]。中医学认为紫癜性肾炎的致病原因大多是因热邪以及湿邪等侵入患儿机体,胁迫血液流行,对血管经络产生损伤。若患儿病情更为严重时可对其阴络造成损伤,进而致使其出现便血以及尿血等临床症状,热伤血络为其早期病机表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与研究组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95.24%,参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β-mg、24 h 尿蛋白定量以及血βmg 等各项临床指标皆有所下降,但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相较于西医治疗小儿紫癜型肾炎,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更具优势,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治疗小儿紫癜型肾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紫癜肾炎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