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及信用政策研究

2019-12-19 21:16周平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账款信用销售

周平

(安徽易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4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实体经济和网络经济同样受到市场的巨大冲击,中小企业尤甚。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为了在行业中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扩大商品销售是常见的手段,这也导致了赊销商品应收账款的增加,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因此中小企业在采取赊销等手段扩大商品销售的同时,要分析企业客户的信用情况,确保款项能够及时收回。

一、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及信用政策概述

(一)应收账款的内涵与意义

应收账款是企业从事生产和销售中,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同时还有为其垫付的运杂费等。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使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将面临着应收款项的问题,而中小企业尤甚。不同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受到其自身规模等因素影响,要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发展企业,必然通过提供商业信用、采取赊销、分期付款等方式扩大销售,增加竞争力实现发展。但是大量的应收款项回收难,也是摆在中小企业发展面前的现实问题,款项不能及时回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没有资金开拓新的业务,甚至带来资金链的断裂,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

(二)信用政策概述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采用赊销、分期付款方式扩大销售的同时,可能会引起财务风险,为了对风险进行管控,要建立信用政策管理。信用政策是为了实施信用管理,应对信用风险而制定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1、信用期间

中小企业为了增加销售,会给予客户一定的付款时间。信用期间过短,不利于吸引客户,销售额也不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信用期间过长,企业的销售额会增加,但是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太慢。因此,中小企业在业务开展中,要根据客户情况制定付款时间。

2、信用标准

中小企业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内部信用标准。企业在制定客户的信用标准时,要评估客户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当前多数企业通常采用“5C”系统来对信用进行评估。5C系统是评估客户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包括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

3、现金折扣政策

中小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为了使资金迅速回笼,会在价格上给客户一定的优惠,这个优惠政策就是企业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企业采用现金折扣一方面可以扩大销售,另一方面可以迅速回笼资金,常用5/10、3/20、n/30等表示。现金折扣政策可以扩大中小企业的销售,减少坏账的损失,同时使资金周转速度加快,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及信用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占企业的流动资产比重高

中小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份额,会迅速扩大销售。很多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比重都较高,且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是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资金周转次数和流动速度。应收账款比重过大,企业资金难以周转,没有足够的资金开拓新的业务,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企业总资产比重较大。这也是当前中小企业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应收账款内控管理薄弱

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多数重视销售业绩,忽略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中小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内控管理不够规范,致使企业大量的逾期账款未收回。同时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偏低,对企业应收账款到期情况并不知情,机械化出具财务报表,对相关销售缺乏分析,也没有对应收账款造成的损失加以防范。销售部门为了完成业绩考核,赊销业务占比较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偏低,在业务合作时往往很被动,面对对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为了获得合作机会,往往会勉强同意。这就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带来了困难。

(三)信用政策缺乏有效制定

中小企业对信用政策的制定比较盲目。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信用政策,凭借主观判断是否赊销。另有一些中小企业制定了信用政策,但是并不清楚信用政策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中小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中,包含了信用期间、信用标准、现金折扣和收款政策,往往前三项明确了,但收款政策不明确,导致大量的应收账款变为坏账,影响企业的资金回收。

(四)信用政策执行不力

中小企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认为信用政策会影响销售工作,降低公司业绩,所以在销售过程中,会导致信用政策执行不力。信用政策制定后,部分销售部门人员,为了维护和客户的关系,对于客户过分迁就,并未按照政策严格执行,使信用政策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管理层对应收账款和信用政策管理缺乏重视

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在市场竞争中,只关注销售额的增加,而忽略应收账款和信用政策的管理。一方面销售额增加的同时,信用风险也随之加大,若信用政策不及时控制,后果将极其严重。另一方面销售额增加的同时,应收款项也会增加,管理层盲目地追求销售业绩,对应收款项不做分析,不清楚一直增加销售对企业造成的后果,应收账款若不及时监管,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受阻或破产。应收账款的增加,会使企业利润虚增,相反企业的现金流却得不到保障。

三、完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及信用政策的对策

(一)谨慎使用赊销方式,降低应收账款比重

中小企业要制定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并根据相关制度开展工作。销售人员在业务开展中,根据不同客户业务情况,合理利用赊销方式,降低应收账款比重,减少企业坏账损失。销售人员在月末对客户应收账款情况需做出分析,根据客户情况提出应对措施,调整应收账款比重。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

中小企业应建立赊销审批制度,设置专门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对赊销的客户,销售部门要做好审查(包括客户的基本情况、银行账户证明材料等)。并将材料和客户信息转给财务部门审查,财务部门根据从不同渠道收集的材料,采用5C分析法,对客户情况进行分析。为了便于管理,企业可以设置不同级别人员的赊销额度权限,审批人审批时不得超过额度限额,应对签署的额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建立健全信用政策制度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不同的客户情况进行分析,建立适合的信用政策管理。审批部门在对客户信用审批前,要调查客户的经济业务、资信情况、主营业务、经济效益等,从而对客户情况做出判断,是否适用于赊销业务模式。在建立信用政策时,注重信用期间、信用标准、现金折扣的同时,要加强收款政策,前面三项做得再合理,如果没有回收款项,也难以发挥成效。中小企业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信用管理部门,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信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要过硬,且具有职业道德,以健全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四)加强信用政策执行力度

中小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后,要组织企业人员进行学习,尤其是要针对销售人员进行信用政策的宣传,加大执行力度。季度末要对销售人员负责的客户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提成、年终奖金挂钩,让销售人员意识到信用政策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强化信用政策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五)加强管理层对应收账款和信用政策管理的重视

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管理者要重视信用政策所带来的益处,提高信用政策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决策。财务人员每月将应收账款及时通报给管理者,由后者召开会议对应收账款和信用政策情况进行分析,提升销售人员加大应收账款的追讨力度,并于每月召开应收账款分析会,对回款和信用政策情况进行反馈与通报。

四、结束语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保证,现金流是企业的血脉,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从当前现实来看,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难度较大,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使款项及时回收,能够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确保利润得以实现。同时,也要加强信用政策的管理,使信用政策有效落实,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降低坏账损失。将应收账款管理与信用政策制定实施有效结合,降低经营风险,促使中小企业实现长期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账款信用销售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信用消费有多爽?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