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类专业多位一体共享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019-12-19 02:02罗宇强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共享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摘 要】本文针对电力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多位一体功能不明显、共享性效果难以实现、通专技能训练关联性不强等问题,从深化实践场所内涵建设、采用“双线”管理模式、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实施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关联训练等方面论述电力类专业多位一体共享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电力类专业  多位一体  共享性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055-03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可忽视的环节。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电力产业进入增容改造建设蓬勃时期,随着新技术在电力产业的革新,对电力生产一线技术工人要求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掌握较好的专业实践技能,拥有相应高压电工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上高职院校需要深入融合企业,建设产学研培基地,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因此,只有建设具有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等多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训教学体系才能满足上述多功能需求,达到培养专业人才和加深校企合作的目标。

一、多位实践教学功能环节的独立性

多位实践性教学功能环节本身具有各自独立性,具体表现为:

第一,实训环节主要完成特定的课程实操任务,主要让学习者掌握实际生产现场的专业操作流程和操作技巧方法,配合专业分析手段,对实际现场问题进行分析处理,最终能解决问题。但单纯的实训并不能使学习者对实际整体生产概况有所了解,特定的实训内容又不能对技能鉴定环节进行全覆盖。

第二,实习环节既可以是对实际生产现场流程的认识学习,也可以是对实际生产现场简单工序的重复实施,主要让学习者掌握生产流程,了解本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后续技能鉴定的实操基础。但走马观花式的认识学习或简单重复性的流水线操作不能达到对学习者深入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要求,学生对技术开发环节只有表象认识但深入性不足。

第三,生产环节主要对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分配设备进行运行与维护服务,主要让学习者掌握电能生产运行与维护工作流程,同时熟记电力生产的安全规程,并能够理解生产性停电或短路故障等问题查找、分析与处理方法,但生产的单一性不能满足各类实训环节需求,对专项技能的培训环节的指导深入性也不足。

第四,技能鉴定环节主要对特定电工操作类工种进行技能鉴定考证服务,主要是让学习者掌握不同工种所必需的电工操作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工器具完成既定任务,但对生产功能环节服务性不足,也不能为技术开发做进一步的指导。

第五,技术开发环节是学习者对已有设备或生产运行模式的功能改进,主要让学习者能够将专业技术知识应用在行业产业领域。但该环节对专项实操技能培训功能环节和特定工种技能鉴定功能环节支撑力度不强,无法锻炼学习者的岗位实际动手能力。

二、电力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多位一体功能不明显

目前大多数电力类实践教学是基于特定目标建设,表现出单实训场所对应单实践功能,彼此之间前后衔接性和关联性不强,整体多位一体功能不明显。如针对培训功能环节的实践,一般只建设服务于特定岗位的实践教学场所,实训、实习、技能鉴定等其他功能环节难以融合,每个功能环节的实施只能在分散的场所进行,且同个功能环节不能在其他实训场所展开,又加上实训实习场所建设专业环节数量不足,部分功能环节难以在校内实施,只能在校外开展,使得现场教学既增大了物理距离,又不方便频繁使用。另外,功能环节实施的单一性,导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交叉不足,往往出现前后脱节现象,学生在一处场所的知识不能在其他场所得到应用,容易产生知识学后忘现象,不利于學以致用。

(二)共享性效果难以实现

教学体系的共享载体体现在硬件和软件共享上,硬件建设上首先具备与紧贴实际生产现场岗位的实训实习场所,其次具备知识技能能够在不同实训实习场所应用的连续性功能,最后是具有开放式构建实训实习场所和共享性的实训实习场所管理模式;软件建设上主要具备配套的开放式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包含多种类型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的呈现方式。一般而言,实训实习场所在建设初期的前期调研充分性不足,内涵设计不够深入,教学实践的连续性无法保证,是难以实现共享的主要原因。教学体系共享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和企业人员,每人对实训实习场所及其内涵需求不同,加上各个功能环节针对行业产业学习内容不同,没有系统性规划,是达不到共享性需求的。

(三)通专技能训练关联性不强

电力类专业技能训练分为通用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通用技能为一般电力类基础技能,具体为电工仪表操作技能、高压工器具操作技能和安全防护工器具操作技能等,专业技能为电力实际生产岗位的操作技能,具体为发电机检修操作技能、变电站运行操作技能、高电压试验操作技能等。若实践场所建设只具备独立的功能性,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学习互通上会出现断层,专业理论知识没有在技能层面发生迁移,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分别仅限在固定场所得到训练,两者关联性不足,往往造成学习者两种技能得不到反复训练巩固,技能操作水平不够扎实。

三、电力类专业多位一体共享性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构建

为充分利用全仿真物理实践条件和网络化实训教学资源平台,解决实践教学体系多位一体功能不明显、共享性效果难以实现和技能训练关联性不强等问题,本文提出构建电力类专业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等多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训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实训场所采用共享性实训室开放运行管理制度和系部—团队—教师管理制度的“双线”管理模式,并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三维度对通用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进行功能关联,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和受训人员的实践能力。

图1  多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训教学体系图

共享性实践教学体系以全物理仿真的电力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为依托,该实训基地包含11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二次保护系统、输电线路运维实训场、生产性光伏电站、高电压技术实训室、配电运维实训场、接触网供电实训中心、供配电网络机巡实训室等内容,可为学生和员工培训提供专业实践所需的硬件条件,即作为多位一体的各个功能环节实现的基础。教学资源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包含大量丰富的针对多位一体各个功能环节的教学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和受训者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和学习、实训方法讲授和学习、实践过程演示等内容提供有效帮助。共享性实训室开放运行管理制度和系部—团队—教师管理制度的横向与纵向“双线”管理模式为各类实训场所开放共享和各种技能操作反复训练提供了有效制度保障。

(一)深化实践场所内涵建设

以电力能源连续性为产业基础,将物理实训场所、专业行业产业和岗位职业进行关联整合,从产业层、实训室群层和岗位群层三个层面进行关联整合,提升实践内涵建设,从而实现多位一体功能环节的有效融合,如图2所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电力能源连续性。在电力产业层中,电力能源的发生、传输和使用全过程环节依次为: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由此构成服务于电力能源的产业链。在校内建设每个电力生产环节的实训实习场所,每个实训实习场所对应多个工作岗位技能训练,同时深化其内涵,使得场所建设既贴合当下实际生产现场职业技能训练需求,又能紧跟技术前沿,作为技术支持与改造服务能力的依托。

2.物理关联互通。通过电力能源网络可将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实训实习场所实现物理连接,作为发电环节生产性光伏电站将生产的电能送至变电环节,即110kV变电站,电能经过变换电压等级后送至输电环节,即输电线路运维实训场,经过长距离输送的电能送至配电环节,即配电运维实训场,电能经过分配后,传送至具体用电客户,即接触网供电实训中心,在电能变换和传输过程中,服务于此过程的环节为二次保护系统、高电压技术实训室、供配电网络机巡实训室等。由此电力生产各个环节对应的岗位具有电力行业的职业连续性,使得受训者学习电力专业技能实践更为全面。

3.多位一体功能环节渗透融合。根据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实训实习场所不同功能情况,电力类专业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等多位功能够在不同实训实习场所得到充分体现,生产性环节的实训实习场所具备生产、实习功能,电能变换和传输过程环节的实训实习场所能够起到实训、技术开发、培训作用,场所为各类生产现场技术工种提供实习、实训、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从而实现了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等多位功能在电力专业实践三层结构中的渗透融合,起到了功能集成的作用。

图2  多位一体功能环节融合电力专业实践三层结构图

(二)采用“双线”管理模式

为保障多位一体各个功能环节有效实施,使得受训者能够充分利用电力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开展各类专业技能实训,达到基地共享性目的,在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上采用横向与纵向的“双线”管理模式。在横向线上,制定共享性实训室开放运行管理制度,该制度根据具体需求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实训场所制定了具体运行管理制度,制度规定了实训场所开放时间、所含设备使用方法、实训场所的注意事项、实训场所用电安全管理、通断电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设备相关耗材管理要求、设备保养和维修管理要求以及实训场所6S管理等内容;规定了实训场所在少人或多人进行实践训练不同情况下的运行管理要求,同时针对校内学生共享使用和校外企业员工共享使用提出不同管理要求,如校内学生共享自主使用实训场所时必须经过安全用电和6S管理考核合格后方可入场进行自主实训,同时填写相应运行记录。在纵向线上,制定系部—团队—教师管理制度,从三个层面对实训场所进行分级管理:在教师层,根据实训场所涉及的专业实训内容进行划分,实行实训场所与专业教师一对一责任制,责任教师全权负责所属实训场所的日常运行与维护管理;在团队层,实训场所根据责任教师所在的团队划分至相应的教学团队,由教学团队统一负责协调实训场所共享开放时段,协调实训场所耗材,以及年度耗材计划收集上报等;在系部层,主要负责对所有教学团队进行协调管理,下放实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要求、考核培训质量等内容。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双线”管理模式,校内学生可以通过申请使用实训基地,校外企业员工培训实践也能够在有序管理下利用实训基地进行培训,整个实训基地开放共享性的落实得到有效保障。

(三)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整合多位一体的各个功能环节配套知识,搭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内容涉及教学视频、微课、教学课件、教案、习题与试题,同时配合使用移动端教学平台,使受训者的知识学习脱离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实训前、实训过程中、实训后均可开展自主学习,形成“训前理论—初尝实践—训中理论—巩固实践—训后反思”的反复学习过程,有效促进学习者的专业知识内化,以及操作技能的提高。在具体实施时,为使学习者能自主进行学习,在实训期间能随时随地学习知识,可在现场实训场所的实践设备或工具器上張贴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对应知识的二维码,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终端扫描,即可观看学习相关知识,既能有效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及时巩固,又能提高学习者共享使用时自由学习的便利性。

(四)实施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关联训练

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体现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紧密关联培养,如图3所示。首先是技能训练与三个维度关联。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上,通用技能偏重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偏重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由于实践场所功能的连续性,使得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实操中能反复巩固通用技能,而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知识学习又能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两种技能在各个维度上有所侧重,又相互促进。其次是多位一体的各个功能环节与技能训练相关联。各个功能环节教学渗透至不同维度中,在技能训练方面有不同侧重,生产、技术开发、培训和技能鉴定节侧重职业素养,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对通用技能也有所要求,实训和实习侧重基础知识,对通用技能要求较高,对专业技能也有所涉及,各个功能环节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进一步对技能进行深入训练,两种技能得到巩固训练。最后是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训练相关联。通用技能是专业技能的基础,专业技能是通用技能的提升,两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紧密关联,通过实践两者螺旋提升。

图3  技能训练关联图

通过以具有电力能源产业连续性的实践场所为依托,深化实践场所内涵建设,加之可操作性“双线”实践场所管理模式,以教师、学生和企业人员为主体,形成了电力类专业实习、实训、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等多位一体的共享性实践教学体系。该教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每学期实训学生2000人次,已累计300人次学生使用共享实践场所开展创新创意设计制作和各类技能大赛训练,开展技能鉴定工种20项,技能培训达4976人次,承办企业职工技能大赛3次,企业技能竞赛员工528人次,开展电力专业服务126次,参与人数达2761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其亮,周瑜,卢冶.“三位一体”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

[2]自非,万圆.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内涵、路径与关键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

[3]罗宇强.以创意创新设计制作为导向的新能源发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17(8)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和工业4.0背景下职业教育新专业设置与培育研究——以新能源发电及应用专业方向为例”(GXGZJG2017B088)

【作者简介】罗宇强(1987— ),男,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共享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创造人文性的数学课堂生活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鸿合”软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资源共享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