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研究

2019-12-20 04:31高淑东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20期
关键词: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信息化

高淑东

(唐山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情况下,统计数据工作更需要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如今各行各业对统计数据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信息化时代到来,给统计数据工作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虽然信息化技术提高了数据统计效率,但是时代发展所呈现的海量信息体量,也提高了数据统计失真和出错的风险。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分析当今统计数据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以便更好进行针对性改进。

一、我国统计数据工作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多年以来,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统计数据工作模式和管理体系,也切实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但是,在信息化时代以及国际合作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这些传统工作模式及管理方法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具体来讲我国统计数据工作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数据实用性较差

从统计数据工作的核心目标来讲,其是希望能够通过数据统计的结果,给相关人员及团队提供工作分析、市场分析和前景分析的依据。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内容能够满足用户多方面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很多行业统计数据工作的成果越来越缺乏实用性。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统计指标不明确。前面提到,每一项数据统计工作都应当有目标,而不同用户对数据信息的内容和呈现形式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数据统计人员制定合适的统计指标。该统计指标不仅需要满足相关用户要求,同时还应当保持短期内稳定,避免随意更改而影响整体工作。

2、统计模式存在差异。因行业不同、统计人员水平差异等因素,很多时候统计数据工作缺乏较为统一的模式,主要包括统计数据的方式、指标类型都存在差异。这种情况直接会导致统计的数据指标解释不清晰,或者因方法不同而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报告,进而影响数据信息使用人员判断,容易产生误读。

3、数据报告可阅读性较差。在数据统计专业工作人员以外,大多数数据使用人员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储备。这种专业查一下容易导致数据统计信息报告缺乏可阅读性,报告使用者无法全面理解相关信息内容,更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使用[1]。

(二)数据信息主观失真

由于专业水平和管理力度不同,不同地区、不同阶层数据统计工作质量存在差异性,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部分领域中统计数据失真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中,比较主要的问题是因工作能力、态度和理念而产生的主观性失真问题。例如,一些地区为了达到上级考核目标,甚至为了个人利益,会在数据统计方面进行作假处理,严重影响了数据统计质量,危害了行业健康发展。

二、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统计数据工作本身具备综合性、复杂性和多元性特点,尤其是信息化时代和产业发展规模化的情况下,这种特质更为明显。因此,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于多个方面,需要多角度切入分析。

(一)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首先,统计数据工作的主要执行人是相关工作人员,统计方法、工作执行、数据报告都是出自于他们之手。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而他们的职业态度、素养也将直接决定工作开展效率和质量[2]。例如,我国目前很多地区相关部门的统计人员都是兼职,人员流动性大,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工作专注度不够且缺乏统一性。同时部分统计人员对该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工作懈怠,专注度不够,经常出现工作错误。

(二)利益驱使

实际上,经过大量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很多统计数据失真是有人们主观造成的,也就是说很多时候统计人员有意识地降低了数据真实性。进一步分析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多方面利益驱使和工作机制影响。市场经济中,各行各业都希望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在依法纳税等方面存在着矛盾性。因此相关企业、单位会要求数据统计人员为规避税款而降低某些数据信息体量,甚至部分企业出现了做两本账、做假账行为。另外,一些单位对下属工作有严格的指标要求,而下级为了避免处罚、取得奖励,也会对销售、成本等数据进行修改,瞒报成本,虚报业绩。

(三)技术性因素

任何工作都存在着一定专业技巧和技术基础,对数据统计工作而言,数据收集方法、统计架构、报告方式、指标体系等都是重要专业内容。在当前社会和行业环境下,技术性因素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内容组成:

1、人为技术因素。在当前部分领域中,统计数据工作需要专业人员对统计指标体系、执行方法以及后续处理方式进行设计,如果采用的方法不对,会容易形成设计误差。在工作执行当中,专业人员采取手抄、手动录入等方式时,如果出现误抄、计算错误、编码错误,极容易影响全盘数据。

2、新兴技术因素。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很多领域都开始逐渐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到统计数据工作中。从基本的计算机表格统计,到更先进的自动化生成数据、分析数据、形成报告,都提升了工作准确性和效率。不过,因为不同领域这些技术硬软件级别不同,或是软件本身统计机制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差异,都会导致统计数据质量受到影响。

三、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策略

(一)提升法制宣传和监管力度

在统计数据工作中出现违规行为,会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稳定性,危害集体利益,也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因此,一方面需要对各行各业进行统计工作法制思想宣传和培训,要求每个统计从业者和单位负责人都深刻认识到该工作的严肃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领导阶层做好管理监督,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对数据统计人员工作进行监督,避免违规现象出现[3]。另外,有必要积极发挥社会新闻媒体及群众监督作用,提供更透明更有效的监督渠道,例如可以曝光统计违法案例,让全社会认识到统计违规违法的危害性。

(二)优化和完善统计工作制度

1、完善和丰富统计指标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各界因为发展目标和环境变化而产生了很多新的数据统计指标,统计工作需要将这些内容纳入到统计对象当中,并制定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分析方式。例如,相关部门工作中需要增加对居民幸福度、节能减排等方面数据内容,以便为政府或企业工作科学发展提供指导。

2、优化统计技巧

数据统计工作人员需要对统计渠道、方法进行全面优化,对不同统计对象制定合理的收据收集和分析方案。例如,针对某些抽样调查法便能收集到可靠数据的情况,不再耗费过多成本去进行全面普查;不盲目增加统计调查项目;巧用一次性调查法等。通过在这些工作内容中的全面优化,避免了重复性工作、不科学方法造成的数据臃肿或误差。

(三)提升统计工作人员素质

应当加强各阶层统计工作基础人员团队的建设,确保统计数据人员能准确、有效完成相关工作。主要方法有:

1、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统计工作人员相关工作开展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全面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积极引进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效率的现代化技术设备[4]。

2、建立科学奖惩机制。为全面提升统计团队工作质量,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落实权责,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工作团队整体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并杜绝违规行为。

3、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需要定期对统计数据工作团队进行专业化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是现代化统计专业技巧以及技术技能学习,让统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适配时代发展潮流;另一方面是加强职业素养培训,要求每个统计人员具备客观、公正、负责的职业态度[5]。

(四)提升统计信息化建设水平

前文提到在统计专业团队建设方面需要重视现代技术培训和基础配置完善,事实上,在当代历史条件下,需要基于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更实用的统计信息化工作机制。例如,需要在全社会不同领域的数据统计工作中,建立专用网络信息平台,给予各类型数据更畅通便捷的上传通道,再由管理团队集中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需要做好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维护和技术升级保障,确保相关硬软件系统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另外,还需要加强数据统计互联网权限管理,一方面避免工作执行混乱,另一方面对数据安全进行严格保护[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统计数据工作面临着挑战的同时又拥有着发展机遇。为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需要政府、企业及相关从业者全面分析目前相关工作存在的问题,对影响数据统计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再从加强法制监管、优化完善统计工作制度方法、加强统计工作团队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等角度,全面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行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统计人员统计数据信息化
创新视角下统计数据的提取与使用
国际统计数据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试论如何提高财政局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试分析街道基层统计工作的存在问题和对策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统计数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始于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信息化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教育统计人员能力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