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扩内需稳增长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2019-12-20 13:01
中国商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定向摩擦货币政策

面对内外部需求的同时下降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不确定性,除了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和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逆周期调节之外,还应考虑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有效应对经贸摩擦,二是积极扩内需稳增长,三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四是加快推出房地产长效机制。

财政政策方面,继续加力提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一是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截至7 月底,我国的重点减税降费措施已经基本落实到位,包括个税起征点上调、专项扣除、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增值税改革、社保降费等,下一步应确保这些政策落实到位。二是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在落实落细减税政策的前提下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地方政府可通过严控“三公”经费及各类行政事业经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等途径,解决财政收支缺口加大问题。三是进一步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通过资本市场提高政府部分资产流动性,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政府的一部分存量资产变现,以缓解地方政府巨大的支出压力和债务压力。

货币政策将引导信贷向制造业及民企定向倾斜。一是以我为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7 月金融数据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依然低迷,需要适时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但人民币贬值压力和通胀掣肘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我为主”,逆周期调节将以加大定向发力为主。二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信贷投放重点呵护制造业和民企。预计央行将通过货币政策定向工具、监管考核等手段加大对民企、小微、制造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改善信贷投放结构问题,形成实体经济供给体系、需求体系与金融体系之间的三角良性循环。三是定向支持中小银行流动性。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定向降准、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等措施保障中小银行流动性稳定,此外还将创新完善工具箱,配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多元化的稳妥风险处置手段。四是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将加快推进步伐,以促进利率传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今年下半年贷款基准利率可能先于存款基准利率淡出,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培育将加快。

在宏观政策上应考虑从四方面着手。一是有效应对经贸摩擦。近期中美贸易摩擦仍有波折,并且有从贸易战、科技战上升为金融战的苗头。特朗普在宣布对3000 亿美元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之后,又对部分产品做了推迟,预示着加征关税对美国经济亦会造成冲击。目前双方谈判的大门并未关上,仍可抓住美国衰退势头显现、新一轮竞选即将启动的有利契机,推动双方达成互利共赢协议。应对协议无法达成的状况有充分预期,做好政策预案。

二是积极扩内需稳增长。在消费方面,应注重有效启动农村市场,用改革的办法扩大消费,避免简单的刺激手段;在投资方面,既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的中长期融资,稳定制造业投资,还应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发挥基建的托底作用。

三是加大对外开放。短期内,以《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 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 年版)》以及“金融开放11 条”为蓝本,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中期内,可主动取消发展中国家地位,或者争取5 年左右的过渡期,逐步实现“三个零”目标。

四是加快推出房地产长效机制。政治局会议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充分表明了高层的定力和决心,也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下一步,建议借鉴德国+新加坡模式,按照“政府市场双到位、商品房保障房双轨并行与供给需求两侧双激活”的框架,尽快推出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定向摩擦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摩擦电纱线耐磨性能大步提升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摩擦是个好帮手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