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探讨

2019-12-20 18:25方芳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评估互联网+

文/方芳,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信息时代发展,“互联网+”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都对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进一步促使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水平实现全面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也同样需要面临更多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只有借助于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提供更为精准的管理信息,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提高内控管理的严谨性和高效性,这样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壮大。

1 “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互联网+”,就是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行业中,建立以网络思维为基础的信息化、开放式的新型经济形态。企业应该积极运用互联网平台,让其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首先,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存在基础能力薄弱、品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不科学,这都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进步。通过借助“互联网+”实现对企业内控风险管理的转型,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其次,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会计舞弊和财务风险问题,并且通过科学考核制度的建立,促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最后,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企业内部风险评估管理系统,当企业存在内控风险时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真正保障了企业健康发展进步。

2 “互联网+”时代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强化措施

2.1 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正在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当中,企业也应该重视计算机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重视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从而加快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时代下,部分电脑黑客也能够侵入损害企业的信息系统,导致企业信息的泄漏和窃取,所以还要注重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提高网络安全指数,保障企业的信息和财产安全。平时要注重做好信息系统的每日维护和监督,认真的进行信息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那些安全隐患和故障问题,从而防范风险的发生,确保信息安全,提高企业内控管理水平。

2.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做好信息真实性准确性的核查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注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项生产经营获得的开展,努力防范各种风险的产生。首先,企业要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现代化的内控理念,对控制的内涵要准确理解,不能权力过分集中,也不能出现目标不明、责任不到的问题,切实贯彻落实各项内控政策;其次,企业要时刻关注市场态势,以此确定运营指导的治理结构,要随着市场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后,通过建设科学的组织结构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以往的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做好企业自我监控和外部审计调查监督相结合,有效降低企业风险。此外,企业财务人员作为企业内控风险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提高自身预测各种信息风险的水平,树立监督检查意识,需要做好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核查分析,应该经过三个以上财务人员的一致审核才可通过。

2.3 加强风险评估,健全财务监管体制

“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和挑战,只有不断加强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风险评估体系,才能真正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企业要树立内部财务风险的意识,对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监督,始终坚持按程序办事,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管,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调整和优化企业财务监管体制,真正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可靠的支持。企业还要合理规划未来发展,在对风险评估的过程中不能局限在眼前利益,要着眼未来,考虑到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对交易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切实降低企业内控风险。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责任分工

人才永远是企业发展进步的保障,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离不开一支优秀专业人才队伍的保障。为此,企业要注重提高职工的职业综合素质,加大对人才建设上的投资,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并且要重视人才培育学习工作,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网络课程等方式组织培训,还可以定期组织职工参加行业交流活动,营造不断学习发展的氛围。还要完善职工绩效考核制度,推行赏罚政策,明确岗位责任分工,做到“一人一岗”,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企业要面临着多样化的风险和机遇。因此企业应该顺势而动,要努力的合理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企业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尽量减少各种风险所带来的危害,促进企业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评估互联网+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沙盘推演工具在“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