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
——以茶企业为例

2019-12-20 18:25廖苛伶李春悦张文娇蒋万琼韩微西南科技大学
新商务周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间商市场营销茶叶

文/廖苛伶李春悦张文娇蒋万琼韩微,西南科技大学

1 企业成败的根源该归咎于经营与管理吗?

企业失败的直接原因有战略使用不当、计划不周、体制僵化、人员激励不力、管理人员能力缺陷、或是控制失灵,以上都是管理的职能方面出了问题。但是世事无常,在经营战略方面,有的企业专业化战略成功了,有的企业执行多元化战略也顺风顺水;低成本是经典的竞争战略,但有的企业依靠价格竞争活下来了,有的却在价格竞争中宣告报仇;在组织方面,有的公司通过分权激发了活力,有的却通过集权提高了效益;在管控方面,有的通过精细化提升了竞争力,有的却对本企业无为而治津津乐道。有些企业尽管有雄心勃勃的创业情怀,也建立了周密的计划、组织、管控体系,依然遭遇失败。深入研究不难发现,计划、组织、控制实际上并无定式。那么在管理职能之上是否还存在决定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有效性的更高层次的规律?

1.1 我国茶企业的经营管理调查研究

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下,茶企业通过中间商或者零售卖场作为中间渠道来实现与市场及消费者的联系,中间商或零售卖场对于茶叶销售掌握很大的主动权,其中就包括茶叶的议价能力,中间商在供应链的上游过度压榨茶企的经济利润,在供应链的上游则通过与客户的直面沟通而提高自身的销售量与销售效益,这种模式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健康资金运转;与此同时,中间商与零售卖场二者之间的强强联合弱化了茶企对于茶叶市场的影响力,茶叶的市场销售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间商与零售卖场的市场推广度以及茶叶制品的销售力度,进一步削弱茶企在茶叶市场营销方面的力量。

首先,不具有持续创新来适应变化的营商环境,造成我国大部分中小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新形势背景下,最重要的是对茶叶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通过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持续创新,高主体创新意识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小茶叶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有创新意识,才能很好的面对市场新变化。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企业变革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企业创新发展献言献策,对社会提出的新需求从根本上满足,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茶企的现代化经营管理对于维持并延长茶企的生存寿命,提高茶企的经济利润空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将互联网营销模式应用到茶企经营管理中,选择适合于茶叶这一商品的市场营销司令员,构建合理、科学、完善的茶叶产品互联网电商营销平台,将茶企的经营管理与互联网进行深度关联,可以有效拓展茶企现有的市场营销面,达到前所未有的市场营销影响力。

其次,可以对每有效监督和指导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生产水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再次,中小茶叶企业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获得更多市场信息,并对收集到的市场信息进行分类与总结,可以有效增强茶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中小茶叶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最后,茶叶公司需要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全面分析,以抓住机遇。抓住每个机遇,同时还要注意防御风险,避免风险带来经济损失。创新中小茶叶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对中小茶叶企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整个国际市场也非常重要。

2 企业经营管理结论

2.1 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原因在于:

企业能否保持经营管理的灵活性,是否勇于组织变革、坚持创新以适应变化的营商环境。近二三十年来,经营绩效与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大都是创新的先锋,例如:美国的谷歌、中国的阿里巴巴、华为等。相反,过去非常出色的一些公司,影像行业巨头柯达和手机行业巨头诺基亚都是自封的,并没有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客户的需求。变革迟缓,丧失机遇而被时代淘汰。

企业是否重视发挥人的作用,是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是否有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否处理好企业劳资关系。

经理是否具有科学精神和价值技术?在美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96年7月25日发表的“国家利益技术”报告中,在过去50年中,美国经济增长的一半(约49%)是靠技术实现的,依靠资本和劳动力。这些因素分别占24%和27%。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提高生产力,而技术和知识的进步有助于提高生产力率达到80%。

从哲学方面,是否有全局观念、开放观念和长远考虑,能否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矛盾,实现协同,是否善于整合各方资源和能力。

猜你喜欢
中间商市场营销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少不了的中间商
新发展格局下建筑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营销精细化管理在农村电力市场营销中的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被误解的中间商
香喷喷的茶叶
乌克兰强化网站中间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