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构建成熟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上海化工区荣获“2019年绿色化工园区”称号

2019-12-20 02:54尚华文
上海化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化学工业化工园区

在 11月 14日召开的“2019中国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绿色化工园区”名单,上海化学工业区位列其中。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于2019年7月启动2019年绿色化工园区的申报和认定工作,截至10月初,共有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的36家化工园区参与申报。10月3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对36家园区的申报材料进行了评审和现场答辩。根据专家评审结果,选取了综合评分排名靠前,且在整体发展与绿色管理方面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6家园区列为“2019年绿色化工园区”。

上海化学工业区经过多年探索,从园区规划、规划环评、环境建设体系、三级应急响应体系、完善的监控及监管体系六个层面来防范园区环境风险。自2001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制订形成化工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和约束性条件。从2015年起,化工区按照上海市《金山综合整治行动三年方案》要求,投入10多亿元,实施91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到2017年全面完成化工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近年来,上海化工区积极推动园区企业严格按照《上海化学工业区企业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指导意见》要求,执行园区推荐标准;认真开展绿色园区创建研究和低碳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评价,编制完成了《上海化工区绿色园区创建方案》。化工区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包括区域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监测、企业委托监测、信访专项监测、应急专项监测和各类在线监测。2010年,园区建成总投资764万元的环境空气质量超级自动监测站,监控因子包括挥发性有机物、无机有毒有害气体等主要污染物。

生机盎然的上海化工区

2013年,园区再次启动总投资3400余万元的“上海化工环境综合监管项目”,建有5座环境监测站、20套自动监测设备、7套监测辅助设备、1辆移动监测车,监测因子超过95种,对11个废水排口、12个废气排口、60个雨水排口初步实现了多维度、多要素综合检测。同时,园区在监测站内配备GC-FID、FTIR、DOAS等监测设备,对园区内部及园区边界环境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实时监测,并配备气象仪器设备,结合监控网络进行污染溯源。采用LDAR技术对装置密封点泄漏进行监测,达到200万次/年。区内企业80%以上达到欧盟等先进国家的环保标准,环境质量经监测总体符合环境功能区的要求。

园区设有“园内企业-化工区应急响应中心-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三级联动应急响应体系。应急处置工作由响应中心、公安分局、消防队、医疗中心、环保办、安监处、防汛、物业等部门集中于一个系统内,园区内的各角落均有视频监控,各企业的污水出口也均设置了环境监测点,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反映至应急平台,平台也能够依据监测数据反映出现事故的位置,判断出现的异常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园区内各企业应急分中心以及驻区公安、消防、防灾、环保、海事、急救等专业部门,同步连通灾害现场监测点,实现了园区应急响应的统一接出警、联合指挥调度和智能辅助决策以及信息共享管理。

园区在环境监测体系之上,建成了企业污染源监控系统、环境质量监控系统、环境预警和溯源系统以及环保地图等在内的化工区环境综合监管系统。同时,将国家以及上海市所有环境管理系统整合在该系统内,实现一张页面全要素链接的智能化管控体系。

猜你喜欢
化学工业化工园区
大连天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