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①

2019-12-22 15:38刘海燕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5期
关键词:中药材药材企业

刘海燕

(甘肃省卓尼县农技推广站 甘肃卓尼 747600)

中药材产业是最具有发展潜力产业之一,具有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美称。目前,卓尼县大力调整中药材产业结构,逐步改革了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模式,向多元化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为卓尼农民致富增收奔小康搭建了桥梁。卓尼县有13个乡镇参与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丹参、当归、羌活、黄芪、秦艽、党参、柴胡等药材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大,中药材种苗繁育的投资也在不断提高,药材产值始终保持逐年增长形势。由于中药产业具有高收益、高产出、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市场竞争较激烈,市场的准入条件也较苛刻,卓尼县中药材产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要根据其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改革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中药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进而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整体效益。

1 卓尼县中药材发展现状

1.1 产业层次落后,缺乏龙头企业

产业内部主要的企业规模是中药材产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核心因素,直接影响到中药产业的发展与竞争能力。近年,虽然卓尼县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中药材企业的数量与规模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但是与其他地区中药材产业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尚未形成国家级龙头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较低。虽然卓尼县在藏药材种植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产能优势,但是对新品种中药材的引进与培育方面仍有待提高,卓尼县只有根据自身的药材优势,不断开发独特药品,构建完善的中药材体系,全力打造卓尼中药材集化绿营示范区,才能打造现代化的特色中药材产业,促进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1.2 政府风险控制能力较低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地理位置特殊,沟谷纵横,山岭重叠,地形错综复杂,属于高原性大陆气候,地质灾害频频发生,严重的影响了中药材的产量,导致本地区的中药材种植企业与农民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链上的其他环节。另外,政府对中药材企业的重视度不够,并未在灾害后对相关的药材企业与农民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极大打击了药材企业与农民种植中药的积极性[1]。

1.3 中药材深加工程度不够

目前,卓尼县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不高,经营模式仍然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中药材深加工程度不够,缺乏雄厚的加工能力,无法适应现代化社会中药材市场的精深加工需求,更无法打造出一条纵深发展的产业链条,形成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卓尼县缺乏核心专利技术,先进的加工能力不足,是阻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不断的引进专业的人才,加大投入资金,才能实现卓尼县中药材产业链的延伸。

1.4 中药材种植技术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卓尼县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与种植初期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药材的质量与产量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中药材的质量标准也较为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卓尼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困难度。由于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管理水平较低,种植技术也较为落后,缺乏专业的种植技术人才,种植农民也接受专业性培训的机会较少,对中药材种植技术知识掌握并不全面,以至于所生产的药材质量与产量相对较差,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2]。

2 卓尼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策略

2.1 提高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

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与综合调控能力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政府的综合调控能力,强化服务意识能有效的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各企业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进而将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与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中药材产业是卓尼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将中药材产业由第一产业为核心的结构模式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结构模式,促进中药材产业逐步从散户经营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集聚经营的方向发展。首先,政府部门职能应全面负担起自身职责,做好信息搜集、搭建平台等工作,制定中药材产业各个层面的制度,规范其操作系数,更要懂得换位思考,切身体会中药材企业与农民的实际需求,才能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 的转变[3]。同时,强化政府部门对中药材企业与企业间的资源整合,加强各企业间的生产配合、信息发布,大力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医院的合作,构建具有多重元素介入的现代经济体系,加强对中药材产业市场准入、质量标准、融资渠道、财税支持等工作的支持与调控,积极梳理产业发展思想,制定完善的中药材产业保障体系。

2.2 提高中药材深加工程度

传统的卓尼县中药材产业主要是销售中药材的原材料。但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卓尼县中药材产业的核心也正在下移,将中药材的加工作为重点,向着中医药产业方向发展。层次较低的企业或者当地农户只能完成简单的初级加工,而较为复杂、精细的深加工必须要成熟的药材企业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专业的人才完成[4]。形成典型的中药工业可以利用以下方面实现:①政府应加大力度招商引资,不断引进先进的企业,为各个层次的中药材企业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强化企业间的沟通与学习,整合产业资源与要素,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结构,降低加工、生产成本,提高药材的产品质量,引导小型企业向着大型企业学习,督促大型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进而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②积极与先进的企业合作,虚心学习先进企业的加工技术、管理与经营模式,促进企业的不断地完善。③加强对企业的技术指导,构建完善的中药材技术服务体系。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全面、深入的分析中药材的价格趋势与市场动向,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发布等工作,科学合理的选择中药材的加工技术,加强对现有中药加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进而打造自身独特的优势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2.3 优化种植体系,提高药材质量

要保证中药材原材料的质量,就必须要严格控制中药材的种源,确保培育种源的质量,选择优质的种源与培育技术,才能向市场提供优质的药材[5]。同时,还要不断采用高新种植技术,不断地培育与开发新型的中药材产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研发出更多的高附加值产品,进而提高中药材的经济效益与使用效益,形成多样化、系列化的中药材产品。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我国中药材的整体产量,降低人力对作物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根据卓尼县本地产业的特色以及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种源,进而形成具有区域性的生产种植优质品种。

2.4 加强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地毯式、无序式的采挖导致市场上的野生珍稀药材日益匮乏,绝大部分的野生药材资源濒临灭绝的边缘。据调查,卓尼县的野生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全县境内的野生药材的种类达到130多种,不仅包括淫羊藿、款冬花、大黄、冬虫夏草、柴胡、红芪等,而且还包括党参、黄芪、丹参、黄芩、独一味、赤芍等。随着卓尼县对资源环境知识宣传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政府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当地民众的挖掘行为也越来越规范,有效的保护了野生药材资源。同时,应加大将野生变为家种的研究资金投入,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出适宜野生药物的生长环境,进而缓解市场野生药物资源紧缺的压力。

3 结语

卓尼县中药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药材种植的品质好、规模大、历史悠久,已经成为甘肃省药材的主要产地之一,被冠予“天然宝库,藏药材之乡”的美称,中药材产业化发展前景好、潜力大,具有得天独厚的品牌优势。因此,应秉持现代化发展理念、科学求实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态度,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模式,将卓尼县建成重要的中药产业基地。

猜你喜欢
中药材药材企业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企业
企业
企业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