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创作渐入佳境

2019-12-23 07:14杜学文太原
娘子关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报告文学人物形象

杜学文(太原)

马上就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在这个时候召开文德芳报告文学作品研讨会,有很特殊的意义。刚才好多同志都提到了作家的良知、责任。最近,山西有几部报告文学,如黄风与籍满田创作的《大湄公河》,他们沉得住气,采访也很辛苦。王芳关于戏曲的报告文学,郭天印写沁源灭火的报告文学等,我觉得都体现了作家的良知。《当祖国召唤的时候》就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回应,或者是一个纪念,一个庆贺。这是作家、文学界,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贡献的一份厚礼。文德芳的创作越来越进入非常好的状态,这几年陆续出版了一些作品,当然是以报告文学或是非虚构为主的作品。看到她的作品不断出现,表达越来越好,或者说渐入佳境,写作进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大家都很高兴。另外,她个人也非常用功,很下功夫。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看,我们为她的进步感到高兴。

具体谈《当祖国召唤的时候》,我有几个方面的感触。一个是作品的构成,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元素比较突出。

首先是考察和调研。刚才大家都提到了,她有大量的田野考察,采访了各种各样的人,这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情。不仅辛苦,而且特别麻烦。因为采访涉及的面非常广。不仅仅是阳泉,还包括四川,山西的平型关、娘子关、中条山等,工作量非常大。如果没有恒心,或者没有责任感的话,这种事情是不愿意去做的。她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正因为有这样的努力,才为作品的成功奠定了一个了解史实的基础。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术研究。这部作品涉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至少还有四川和山西两个地域。它们的历史文化,包括当时的战争情况,川军入晋的情况等,所要求的知识面非常广。如果仅仅靠零散的、不系统的调研,还构不成作品的史实性依据。所以,我觉得还有许多学术性的东西必须研究清楚。比如,平型关战役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地方我也去过,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也有展示,日军的两支队伍怎么进来,平型关大捷和平型关战役是什么关系,这些都要研究清楚。然后,才能在作品里面表达清楚。还有当时的布防,八路军这边是什么情况,日军是什么情况,还有地方部队,国民党的部队,我觉得都需要进行学术研究。川军入晋是很重大的历史事件,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但川军入晋是怎么入的?尤其是到了山西之后是什么情况?当然作品中主要表现不在此,这是个背景。但是在这些方面的学术研究是作品的支撑。不然的话,作品会塌下来,成为一个具体人的具体叙说。而具体的人是非常局部的,特别是其中她选择的是一些普通士兵,普通的参与者。如果没有学术研究支撑的话,怎么在历史时空里定位这个事件是很困难的。学术的可信度就在这个地方,我觉得这是不容易的。这个方面文德芳做了很多努力。虽然写得很好,情感方面也很多,但是要用学理支撑这个很不容易。而文德芳不是搞历史学的,这里面涉及抗战史、地方史,还有不同区域的文化史,比较复杂。正因为她下了很大的功夫,保证了作品的史学品格,也就保证了作品的可信度和感人力量。

再次是情感契合。面对历史,一个作者是什么态度,情感状态是什么,其中也包括价值判断。当然,从书名可以看出,《当祖国召唤的时候》也就是价值判断。家国危难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成员,无名无姓的普通人,我们对此有什么反应?这里面是有价值选择的。价值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判断问题,是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所体现出来的。我们看到书里面很多非常普通的人。大家都提到书里的“表爷”这个形象,认为写得很好。他16岁被抓了壮丁,都不知道是谁抓了他,也不知道抓去干什么,最后上了战场,稀里糊涂之中参与到了保家卫国、拯救民族危亡的战争中去,也使他的命运发生了变化。而且这里面有许多价值判断的东西,作者的情感表达在这方面做得挺好。还有找墓碑的老人等等,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从考察、研究和情感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作品基本的支撑点,这是作品构成的元素。

再一个就是文德芳这本书的创作中有几个地方比较突出。

第一方面,就是对人物形象的勾勒刻画。因为书中人物形象众多,好多人是没有太多空间进行描写的,可以考虑剪裁一下,给主要人物留出更多的空间。书中好多人物形象是写得比较鲜明的,比如“表爷”,大家都提到了。“表爷”是人物形象刻画中比较特殊的。他不说话,不行动,却又让人印象深刻。这反映了文德芳在刻画人物方面是有相当功力的。既不说话,又不行动的人物,却让人印象深刻,这是很难的。从这里面看出她的表现力,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是非常不错的,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她特别注重细节,很多问题都是从细节引出的。有的人写这类题材是从事件引出的。比如发生一个事件,抗战爆发,我们家乡开始动员等。而她不是,她是从日常细节进去的。“表爷”来我家,我爸是怎么招待他的,我父亲还唱什么歌等。虽然写我的父亲,实际上是写“表爷”。她是从这些细节进入的,好多采访也都是这样进入的。这反映了作者观察中对富有艺术含量元素的敏感性。我觉得这也是特别值得肯定的。

还有叙述是从小人物切入的。当然不能忘记英雄,但是还有许多小人物,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留下痕迹,没有留下名字。他们的个性、行为,都是人们不知道的。文德芳就是从这些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从小人物切入的可读性在于当祖国召唤的时候,不仅仅召唤有社会影响的人物,召唤英雄人物,更重要的是召唤每一个普通人,包括我们在座的你我他这样的人。在民族危难的时候,每一个人怎么办?从这里边是可以体现出来的,是有相应的思想深度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但是,我还要对文德芳的创作提出一些建议。一是采访很多,下了很多功夫,但不是什么都要写出来。要围绕《当祖国召唤的时候》这个点选材,让读者特别集中地感受到你的思考。二是在书的布局上,也存在这个问题。要围绕主题进行设计,考虑为完成主题需要什么,而不是有什么算什么。三是格局要大,要努力超越这些具体的人与具体的事,在他们身上投射出大时代的社会风云,强化民族的精神品格。从小人物身上看到大情怀、大精神。

但不管怎么说,文德芳的创作特别敬业、努力,特别珍惜各种与文学有关的机会。我认为一个人能不能取得成就,与你的投入是有关系的。在这方面,文德芳的状态非常好。来这里开研讨会,就是支持这样的创作精神。文德芳确实拿出了好作品,我们也看到了她不断进步的态势。她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阳泉的创作是不错的。希望阳泉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品!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报告文学人物形象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数字生活方式对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影响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当代艺术档案的认识与收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