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浸没式戏剧的艺术观赏体验

2019-12-23 12:22罗若宇
人文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人际肢体戏剧

罗若宇

一、浸没式戏剧的叙事空间特点

浸没式戏剧以全方位、立体化、多线程的叙事特点,打破了传统戏剧 “第四堵墙”的艺术观念,让现场观众的思想、情感和观赏方式沉浸在一个梦幻般的真实空间里。观众作为剧情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可以自主选择人物的经历,场景的线路和故事情节。甚至,有时短暂的抽离,也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情感体验选择。观众可以像在真实生活中一样,感受一段空白所带来的独特感受。说起浸没式戏剧,就不得不提起波兰的 《藏匿》①。该剧编剧以一种特殊的戏剧手法,再现了犹太人大屠杀事件,并以作者独特的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观点及叙事方式,向观众娓娓道来。

整场演出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展开。该剧编剧作为讲述者,他早早地坐在第一空间内静候观众入场。阒暗的灯光,银幕上无声的纪录片影像,伤感的音乐凸显出整个空间的肃穆和凝重,观众席地而坐倾听该剧的创作缘起。这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在这个空间里,传统戏剧的 “第四堵墙”被打破,观众在那些低矮狭窄的通道中,从一个 “倾听者”变成了历史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这个独有的空间就像是人类记忆的迷宫,将戏剧的主要元素同置于一个时空探寻的进程中。与此同时,也不断地延伸出人类历史命运与我们所处现实的思辨和读解。

在浸没式戏剧的空间结构中,创造者借用了电影 “空镜头”的空间概念。这个概念的作用就是,与其用大信息量的观感体验来冲击现场观众的感官,倒不如给现场观众提供一个放空的机会,甚至让他们在沙发上睡一觉,在咖啡厅喝喝咖啡。由于浸没式戏剧的剧情演绎是多线性,甚至是循环式发展,观众根本无需担心错过精彩场景和内容,缺失的部分剧情和空间,大可自己进行想象和脑补。

《不眠之夜》②在上海的演出场地是在一座酒店里。在这个五层的酒店里,每个房间的气味和温度都是精心设计的。在不经意之中,你可能会被演员拉进小黑屋,锁上插销,来一场一对一的互动。你也可以为出浴的演员递上毛巾,穿上衣服。甚至在对方的邀请下,牵手、拥抱,甚至接吻。该剧导演菲利克斯③说: “我们并不建立起大量构建完成的世界,而是以表演填充整个空间,即使你和你的爱人牵着手一起前来,我们也会设法分开你们,因为只有当你独自一人只为自己战斗时,你才能更好地享受其中。”

在 “空间”的概念中,除了它的物理属性以外,还有宇宙空间、人文空间、感知空间和虚拟空间等属性。可以这样讲,这些空间属性对于人类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在这些空间属性里,有我们对生命起源的探寻,也有对灵魂归宿的迷茫。而浸没式戏剧的叙事空间特点,正是提供这种可能。在那个迷幻空间里,我们浸入其中,直面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永恒主题:人性、欲望和多舛的命运。甚至我们会扪心自问:面对如此诱人的抉择,主人公如果换做是我,我该如何抉择?

二、肢体互动与情感薄膜

人类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是一个人在向外界传达信息的时候,55%的信息都由肢体语言来传达的,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在心理学上有个 “人际距离”的名词,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 “安全距离”。由此可见,因为人际距离的变化,会带来人和人在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所显露出的一种不一样的情感性表达方式。彼此熟悉的,就会亲近一点。第一次见的陌生人,就会下意识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对方企图向自己靠近到人际距离以内,就会下意识地后退。

浸没式戏剧的特点,就在于观众与演员的表演发生在咫尺之间。现场观众在与演员互动的过程中,观众的人际距离被彻底打破。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他们也可以向演员提供肢体反馈,甚至参与到剧情中。 《不眠之夜》中有这样一场戏,一位小护士引导一位观众来到一间儿童房,她看着那位观众的眼,交给她一套婴儿服。然后这位小护士把观众当成婴儿,引导着她躺在床上,并且开始用手寻找她。在小护士和观众互动之后,她把一块红色的布罩在自己身上,再把观众扶起来,她俩一起站在一块玻璃前面,玻璃后面的灯光逐渐亮了起来,出现了另一个房间,在那个房间里,有一张带血的床。

在这场肢体互动的表演中,观众与演员之间的那层情感薄膜被彻底戳破,观众不仅仅是观众,他们也是这场戏的创造者和剧情的推动者。在这个特定空间里,她们用肢体一起探究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和情感,提炼并重组故事的情节,来获取一种完全不同于一般戏剧的观赏体验,还有那种无法复制的内心共情。

《不眠之夜》整部戏没有台词,剧情的推动完全凭借演员的肢体语言和复杂的情绪突变来完成。导演菲利克斯把台词从表演中抽离出去,他是这样阐述的, “想象一下,在一个狭长的黑暗通道里走路,你会听到自己脉搏的跳跃声,音乐和肢体都可以传达那种紧张感。如果出现了对白,反而打破了这种梦境式的感受。在这里,语言,属于另一个维度的世界。” 《不眠之夜》的演员们,用他们的肢体语言来叙述故事,他们身体里迸发出的那股强大的气场和感染力,吸引和诱惑着现场观众,来主动参与和推动这场梦境之旅。

就像铃木忠志在他的 《文化就是身体》里所说, “舞台剧演员凭借自己本身的身体现象而存在于当下。一个演员是否能打动观众,就得看身上的自发真实,以及由这种自发真实引发的内在状态是否充实。因此,除非他所参照的行为能引发一种活的身体感知,否则,任何碎片化的形式参照都是徒劳的。”[1]

戏剧是对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无论是浸没式戏剧,还是传统戏剧,吸引创造者和观众的永远是戏剧的独特魅力。只有冲破传统戏剧思想的藩篱,创新舞台空间的表现手法,这才是戏剧的未来。

注释:

①《藏匿》,帕维尔·帕西尼,戏剧导演、作曲家、音乐家;波兰交互式戏剧运动的先行者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首个互联网剧团的创始人。 帕维尔·帕西尼毕业于华沙戏剧学院戏剧导演系,并曾进修过哲学文化专业。

②《不眠之夜》是浸没式戏剧的经典之作,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麦克白》,故事发生在一家叫麦金侬的酒店内。继2003年伦敦版和2009年波士顿版后,与美国剧目剧团联合制作的 《不眠之夜》于2011年3月在McKittrick酒店开演。 2016年,《不眠之夜》进入中国上海。

③菲利克斯·巴雷特,《不眠之夜》浸没式戏剧的创造者,英国Punch drunk剧团的艺术总监。《不眠之夜》的雏形版本于2003年在伦敦首演。

猜你喜欢
人际肢体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微信聊天自我表扬的人际和谐管理研究
人际自立特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关系研究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戏剧类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