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戏的空间特征

2019-12-23 12:22潘海霞
人文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吕剧琴书戏剧

潘海霞

戏剧是一种受空间限制又把心理空间无限扩大的艺术,特别是舞台戏剧,这个空间是三个空间,一个是指这种戏曲形式发展发源的那个环境土壤,风土地理空间的客观性,以当地风土为主要特征。二就是它的舞台表现空间,这种空间是直观的肉眼可见的。三是戏剧的台词空间特征,不光是在戏剧,在其他的文学类型中,台词表达空间也是非常具有普遍性的。

空间风土地理环境对戏剧的影响,尤其深远。就拿济南来说,济南是个北方盆地,冬季非但没有寒冷却反而温暖,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感受,所以才会产生老舍的名篇 《济南的冬天》。许多特殊艺术首先来源于当地的特殊的环境和风土。

吕剧的前身山东琴书的源流有两个论点,一个是山东琴书音乐,源于南方,第二个就是进入山东琴书的凤阳歌也曾是乞讨之歌。凤阳歌曾经是穷人用来乞讨流浪的曲子。

这两种说法有点矛盾,一个是来源于一种富裕的环境,第二种说法是来源于一种贫穷,流浪乞讨而形成。其实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并不存在真正的矛盾,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它其实隐含着一种流通,这个流通背后暗示着可能是因为一种社会变故,一种兴盛,也可能是一种衰落。

关于吕剧的诞生,有三家观点,一个是广饶《王小赶脚》,一个是博兴 《后娘打孩子》,一个是胶东蓬莱的 《三打四劝》 (以上资料来自中国戏剧出版社 《吕剧史论》于学剑著)。这三个地点有个共同的空间特征就是流通性比较强,是当时交通的枢纽。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都是需要流通,在富裕地区,外面的人们都聚集过来,或者是当地的人民把物资运出去,贫穷地区的人们需要向外寻求更多的机会。流通,只要有路可通,人们便能存活。能流通,走出去,有路可走,城市乡村的交通枢纽就是艺术传播的首要空间特征。

吕剧的产生也许是因为一种流浪形式而造成的,是艺人们在流浪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因为鲁中东一带当时人们的流通性比较强,无论何种原因,被动或者主动,人们走出家门谋生存,从另一个角度上促进了人的流通,文化的沟通。

艺术形式的产生,首先来源于当地的一种兴盛富裕,或许之后又出现了变故,或许遭遇到衰落,流放,在这个变故中,人们有感而发,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就随着人的流放传播开来。富裕大多是来源于自然环境的资源,自然资源比较好,黄河水域毕竟灌溉丰沃的土地,但是后期人民的贫穷可能有政治历史的原因,也有地理上的原因,比如黄河水灾等其他灾难。所以说这种变动是造成艺术的流传的一个主要原因。

五音戏产生地在淄博。清朝后半叶五音戏传入淄博,流行于民间,尤其是在农闲季节,艺人们为了生计,几个人结合在一起,多为5人,故亦叫“五人班”,流动于邻村从事演唱。民间最早的五音戏班社是1860年前后成立的大徐戏班,在今张店区傅家乡。可以推断为当时淄博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因为当时航海不发达,淄博反而成为当时的交通中心,加上气候适宜,人文悠长,是一个历史文化传统比较深厚,新兴工业非常发达的地区。

人群聚集的地方自然形成了交通枢纽,或者是比较大型的集市,交易中心,或者是港口渡口等货物交易比较集中的地方。有繁荣的货物贸易,自然人们就有了更多货币,饱暖思淫欲,之后就产生了娱乐的土壤。人们在这个背景下,老百姓对文化生活有强烈的需求,这种土壤下才会产生艺术,吕剧等戏剧形式相应而生并发展壮大。艺术源于人们共同的天性,也源于人群的生存需求。

戏剧舞台表现空间,这种直观的肉眼可见空间,可谓多姿多彩,花样百出。东营市文化局编写的 《吕剧起源与发展》 (1997年7月黄河出版社)说,1900年古历12月23日广饶县牛庄时家村的琴书艺人时殿元与同仁化妆演出了山东琴书 《王小赶脚》,时殿元扮演执鞭撵驴的王小,崔心悦扮演身缚驴形的二姑娘,武春田操坠琴,崔心庆打扬琴,谭明伦打竹板掌握节奏。演出获得极大成功。《王小赶脚》首次采用驴形道具,群众又称此类戏为 “驴戏”。驴,一种农业生产和交通工具,当时在鲁中地区都非常的广泛,确实是当时的一个生态特色。阿胶,驴胶也是因此而产生的。可见,吕剧和阿胶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谁能想到,这个紧密的关系就是驴这种独特的可爱动物。

山东省目前有28个戏剧剧种。五音戏,就是五人班,有五个人组成的戏班,更像是现代的一种演唱组合,就像现在的后街男孩儿或者是黑鸭子乐队。五音戏主要是在鲁南,鲁东,淄博市这个地方流行起来的。那个地方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五个人班子的戏呢?既然有五人班有可能有两人班,三人班,一个人等等各种艺术形式。山东梆子,大弦子戏,两夹弦,柳琴戏等等都体现了不同的舞台艺术形式。戏曲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唱歌和舞蹈,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需求多种多样,戏剧的舞台表现形式也随之变化,这种表面上的组成状态也是花样百出。有逐渐的细化,或者综合化,在发展过程中倾向于更加专业的舞蹈和歌曲。

戏剧的台词空间,是一种写作的技巧。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首最知名的汉乐府的开篇就是兴的手法。这个兴是什么呢?就是建立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空间场景。引用客观自然环境的场景来抒发主观的情感意志。赋,就是铺陈,也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借其他事物来引出所要吟唱的事物。如 《诗经》第一首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本篇是咏男子对女子恋情的,先说睢鸠这种感情专一的鸟儿,再引出男子对他所爱恋之人的痴心爱慕。

其实这种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说我们见面以后第一句话往往是今天天气好热呀,哇,今天又刮风了。我们往往不直接说事情的本身,而是先绕一个小弯儿,然后再说到主题上。在绕的这个弯儿的时候,大多是一种空间场景,有的时候是一种天气状态,在诗歌创作或者是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我们往往先描述空间场景,而对话的时候我们往往先借用的是天气。这是空间包括时间季节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戏剧台词更不用说。

吕剧的前身琴书凤阳歌,这样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吕剧 《姊妹易嫁》一段唱腔:敲的什么锣鼓,吹的什么笙。传的什么联启,下的什么红。围着绣楼闹嚷嚷,俺素花心里拧成了绳。话剧 《暗恋桃花源》的台词:好安静。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安静的上海。感觉上,整个上海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你看那水里的灯,好像……好像梦中的景象。好像一切都停止了。一切是停止了。这夜晚也停止了。月亮也停止了。街灯、秋千、你和我、一切都停止了。电影 《卡萨布兰卡》的一句台词: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镇,城镇中有那么多的酒馆,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酒馆。

文学作品,无论是短篇小说,中篇还是长篇,往往开篇的都是一大段情景描写。周围场景中的人物动物植物都算是一种空间场景的一部分了。戏剧台词的空间表现其实是受舞台的空间特征的限制比较明显,这跟其他文学作品稍有不同。其他文学没有这个舞台限制,但是因为多了这个限制,就要注意之间的衔接,借用,过渡,因为是受舞台限制的,不是那么自由和随心所欲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今天电影电视,微信微博,数字互联网络载体的出现,使得人们生活空间无限的扩大,空间改变,所负载的艺术形式也应该有所改变,而且还要借助于这种虚拟空间才能走向更广泛的最大化。

说到空间感,电影的空间更自由,因为它可以场景变换衔接镜头衔接。舞台就说受限制太大了,这个空间如何表达是一个值得钻研和思考的课题。

描写情景交融,实际上是一种空间感的表现。汉语是用虚词和实词的结合来表达方位。英语里用介词表达空间,用there be句型专门表达空间,西方的油画透视,光线色彩,都是空间的科学,在发展过程中摄影取代油画这一重大的技术改革,使得现代某些方面取代了传统,但传统并没有消亡,两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他们是共存关系,是相互替代,相互发展的关系。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全球的空间传输通道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们就是要发展新的空间关系,把传统和创新,西方和中式,地方特征和心理空间有机的结合,取其精华,去除糟粕。

猜你喜欢
吕剧琴书戏剧
关于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的分析与探讨
有趣的戏剧课
吕剧进乡村
浅谈徐州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探索失落的非遗明珠
——豫东琴书
《永乐琴书集成》真伪再考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吕剧进校园 唱响家乡戏
浅论黄河口吕剧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