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创作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

2019-12-23 12:22
人文天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创作

尚 霄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这一重要讲话为新时代网络文艺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中国网络文艺经过二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文艺和文化产业中的生力军,并在生产规模、商业模式等方面领先世界,但也存在着重形式轻内容、重流量轻质量、重权力轻义务等短板,导致网络文艺尚未成为当代主流文艺。今日之中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网络文艺要想成为新时代的主流文艺,应着力解决三大关键问题。

一、做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的网络文艺家。

培养健康的品位是创作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的首要环节。网络文艺的创作应当迎合观众的审美,创作出观众喜欢的节目,因此这就要求文艺家需要深入生活,充分了解现阶段观众的需求,创作出广泛观众共同爱好的作品,但是这样的创作并不意味着创作者自身可以天马行空,为了迎合观众而过度的创作低俗、虚假的作品,因此在网络文艺创作中,艺术家就应当从自身出发,培养自身健康的品位,学习其他优秀作品的优点与长处,进而创作更多、更好地文艺作品。现在人们每天都重复着高强度的工作,更多的希望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休息,短视频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就是因其时间短,能够给人们带来短暂的娱乐效果,同时也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文艺的创作者,可以自由地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从而导致了现在网络短视频泛滥的这一严重现象。其中,因为短视频创作者本身绝大部分都不具备专业的素养,其文化程度、审美趣味、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也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短视频整体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更多的都是为了博取眼球而创作出来的视频。例如喊麦、社会摇一类的短视频火爆全网,一段时间内各大短视频app都是此类题材的作品,吸引了很多人,尤其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喜欢与模仿,甚至将其认为是帅的表现。这样的网络文艺作品是没有深度没有内容的,而且还会给创作者带来不好的创作影响,过分地模仿此类吸引大众的作品,很难创作出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因此作为网络文艺家,就必须要培养健康的品位,从优秀的作品中获取创作灵感,从而作出真正有内容,有品质的文艺作品。

构建高远的格调是创作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文艺家的创作应当具有高远的格调,创作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广度的文艺作品,这也是网络文艺家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点。近几年网络小说盛行,出现了很多不同题材的小说,例如穿越、玄幻、重生等内容的小说出现,受到了很多读者的追捧,网络小说家开始纷纷效仿这些题材的小说,造成了小说同质化现象严重。于此同时,这些小说大多都是作家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的,所写的内容也大多都存在着虚假杜撰的内容。 “所谓内容虚假就是艺术文本严重脱离历史真实、社会真实、生活真实和人性真实,纯粹凭借艺术家的想象杜撰故事。”①现在的网络小说都是通过艺术家的语言去塑造一定的特殊时间以及特殊地点,编写构架脱离真实的故事,例如像穿越、仙侠、玄幻等不同题材的内容,极大地满足了读者阅读的好奇心。与这些网络小说相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大家们所写的小说则截然不同。以莫言为例,莫言的小说大多都是记录了真人真事,是他生活环境中真实发生亲身经历的,将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村里人们之间的故事记录下来,这样的小说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语言质朴而形象地描绘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想。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作品,能够引人深思,给人以思考。莫言的诺贝尔奖的获得可以说他的文章风格、讲述方式、思想内涵是被大众所认可的。因此,网络文艺家在创作网络文艺作品时不能总是停留在迎合观众口味,创作同类型题材的作品,造成网络文艺作品高产量低质量的问题,而应该为作品构建高远的格调,做真正有深度,有高度,引人深思的优质作品。

肩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是创作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的又一个重要环节。网络是个大平台,给予了网络文艺家无限的创作空间和想象力,但同时也因为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与不可控制性,出现了很多价值观扭曲、传播负能量的网络文艺作品。因此,作为一名网络文艺家就应当肩负强烈社会责任的使命。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各种平台的出现,每个人都能够成为网络文艺作品的创作者,都是基于数字艺术的多种机制。 “如果没有数字艺术特殊的自由机制、民主机制、开放机制和互动机制,就不可能有艺术家们的恣意妄为和自由表达,就不可能出现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新景象。”②现在的网络文艺作品对大众的影响力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就比如网络直播,可以说它是现在流行的一种网络文艺作品的形式,网络直播的出现,满足了很多人的明星梦。 “网络主播们为了博取关注度、得到更多粉丝的支持,在他们的直播过程中任何大尺度的动作和语言都有可能看见,这何尝不是对网络文化的一种污染和扭曲。”③直播的人数众多,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许多具有不良影响的主播成为了大众关注、热捧的对象,网络直播乱象成为了网络文艺的首要问题。央视就曾经对网络直播乱象这一问题进行过批判,并封杀了很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主播。曾经引起网友一度热议的早孕妈妈杨清柠,将早孕当作是博取眼球的方式,在自己的快手号中发布自己的孕妇照,还在开直播的时候给大家看自己的孕肚。她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同时也让很多人认为早孕可以成为吸引观众眼球、谋取利益的一种方式,于是很多早孕妈妈开始霸屏网络,甚至还掀起了一场争当 “全网最小妈妈”的热潮。这样有悖于社会风气的现象出现,使得网络文艺作品低俗化现象严重。 “在新形势下,应该警惕网络低俗文化的陷阱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与侵蚀。”④因此,作为网络文艺的创作者,不能只是从满足自身虚荣、博取关注度出发,忽略了作为一名网络文艺家所应当肩负的社会责任。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担当、有责任的人使用它,便能够引领社会风尚,传递人生正能量,而一心追求娱乐、搞笑以及博取他人眼球的人使用它,必然会出现影响社会风气,低俗、虚假的作品出现,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与思想的蚕食。因此,打造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文艺家首先就是要从自身做起,严格把控自己,培养健康的品位,构建高远的格调,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创作出更多有深度、有内涵、有思想的网络文艺作品。

二、创作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主流网络文艺。

主流文艺,则是指能够表达现阶段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弘扬社会主旋律,并能够给人们带来正能量的文艺作品。这些文艺作品多都具备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作用。当下具有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网络文艺作品还很匮乏。一些非常火的网络综艺节目主要通过一些低俗的语言制造笑料,以夸张的设置引起关注;一些网络小说醉心于制造各种玄幻、穿越、打怪的迷思中不能自拔;一些网络游戏、网络短视频恶搞英雄、恶搞经典、恶搞历史这些网络文艺主要通过刺激起观众的猎奇心理而获得超高的点击量,而其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十分匮乏,有不少网络文艺作品其价值观导向甚至存在问题,损害了社会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道德观、民族观和国家观。这样的品位、这样的格调与中国人民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梦想格格不入,与改革创新的新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与强起来的中国形象、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格格不入,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要求格格不入,更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格格不入。

网络文艺要想成为主流文艺,就必须正确把握新时代精神。在这方面一些传统文艺为其做出了表率,值得网络文艺学习借鉴。比如 《战狼 2》、《红海行动》等影片,还有像 《国家宝藏》、 《经典咏流传》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综艺节目,都是非常优秀的主流文艺作品。

优秀的主流文艺作品,首先就是应当符合时代主旋律。以 《战狼2》为例,其播出时间刚好赶在了党的十九大召开前期,人民对于十九大有着强烈的关注,渴望看到强大的中国、进步的中国,而这部影片中讲述了在异国他乡撤侨的故事,强大的军事力量、过硬的军事素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强大。在一个特定时间下播出,更有十九大献礼的意义,从而得到了很多观众的一致好评。如果说,《战狼2》是一个人的战斗,却体现了一个国人对国家的热爱,那 《红海行动》的出现则就是对于中国军队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救援活动最真实的体现,体现了中国军人在战场上履行自己职责与义务、誓死保卫中国国民的强烈信念。这两部作品都是旨在表现国家强大,给予人民强烈民族自豪感,迎合了现今的时代主旋律。

其次,优秀的主流文艺作品还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应当弘扬文化自信,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于是随着文化自信这一概念的提出,央视近几年推出了几档口碑很好的综艺节目,例如 《国家宝藏》,这档节目自开播以来,就以新颖的节目类型,精致的舞美设计,大量的明星噱头,吸引了大量的观众。除此之外,还有像 《经典咏流传》、 《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也得到了网友的关注,这些优质的电视综艺节目,都是宣传中国的文物、诗词等传统文化,运用新的手法,例如故事的演绎、诗词编曲、字词比赛等的方法,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不同魅力,启迪思想,陶冶情操。

最后,优秀的主流文艺作品更要打造传播正确观念的高质量作品,打造网络文艺的低碳文化作品。 “所谓低碳文化就是指一切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建设功能的文化,其主要德性标志是陶冶人的情感,慰藉人的精神,缓解人的焦虑,净化人的心灵和启迪人的思想。”⑤因此文艺作品应当做时代的发言人,传递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以及打造质量高、品质好的优质作品,只有这样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主流文艺作品。依旧以 《国家宝藏》为例,整个节目的舞台设计都让观众感受到了精致,能够让观众很好地沉浸在演员所表演的情境中,台上仅仅几分钟的表演,则需要演员在台下一遍遍地练习走位,只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最好的体验。这样对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是现在创作中最需要的,只有经过反复打磨的作品才能称之为高质量的作品。而与此相对的很多综艺节目,仅仅是营造夸张的舞台设计来达到对观众的视觉冲击,用流量明星带来关注度,“很多艺术作品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消费者眼球,很多质量不高的数字艺术作品反而关注度很高”⑥。文艺作品若不注重正确的思想传播以及高质量的追求,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大多也就是华而不实、毫无深度的。网络文艺作品应该致力打造具有传播正能量,追求高品质、高质量,有代表性的网络文艺作品。

因此,创作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网络文艺作品,则需要从现今的时代精神出发,立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之基,提高作品质量,传递时代主旋律,为观众提供更多健康优质、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

三、构建网络文艺创作伦理和法理约束机制

网络的自由化、多元化、开放性既是赋予网络文艺创作的独特优势,又是导致网络文艺乱象病象丛生的根源。 “如何在保障公民享受网络文化、享有网络自由的同时,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纯净,是我们当下不得不思考的问题。”⑦因此构建合理有效的网络文艺创作伦理和法理约束机制,对于引导网络文艺健康可持续发展则十分重要。

首先,全面推行网络文艺创作实名认证,建立唯一账号。 “网络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存在着天然的内生性的自由机制、互动机制、匿名机制和民主机制,其中匿名机制和自由机制要为网络文化的高碳化负主要责任。”⑧而网络乱象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网络身份的虚拟性,随着近几年出现的恶劣评论、不负责新闻、游戏致瘾问题的出现,人们开始意识到实名认证的重要性。但是,总体的执行力度并不大,很多网站上的实名认证大多都是不限数量的,可以用一个身份证号申请多个账号,即使出现了封号的问题,他依旧可以用另外的账号继续活动。由此可见,单纯的只是进行实名认证的方法是不可行的,还应当在实名认证的基础上建立唯一账号,这样的方式就使得用户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拥有唯一的一个身份,而这个身份的掌控者在各个网络平台手中,在大众的网络世界中,每一位网民依旧拥有着虚拟身份。同时,有了唯一账号,也就意味着,大众不能再随意地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发表有损于社会风气、传播错误价值观的文艺作品,也就能够更好地保证网络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规范网络文艺伦理,建立健全问题艺人举报和退出机制。网络现在成为了很多明星提高自身影响力以及传播自己的平台,同时随着现在网络平台的多样化,出现了很多网络明星,呈现出了一种全民明星化的现象。明星人数的增多,问题也就随之产生,特别是许多网络明星,更多地活跃在虚拟网络世界当中,名字也是网络昵称,因此对这些明星的整体监管制度就非常弱,很多网络明星在直播时,污言秽语,诋毁社会,却依然没有对其采取有效措施。因此,要针对这些明星问题,建立相应的问题艺人举报措施以及强制艺人退出机制。结合限制账号申请,每人实名认证一个账号的方式,对这些有损社会、思想不健康、过度低俗的艺人进行强制账号封杀,并将其名下所有相关的账号一同进行封锁,从而使其无法再次在网络上随意发表各种不当言论,同时这样的惩罚制度也能够很好地对所有明星进行一定的警示,规范自身言论,反思自身问题,从而传播正确价值导向的言论,更好的维护网络健康优质的环境。

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艺术形态成立行业协会,对于有违反行业协会条例的文艺家进行除名,并以记入行业黑名单的方式,让其很难在行业中生存,从而更好地保障网络文艺作品的良性发展。网络艺术形态的多样化使得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针对不同的艺术形态成立行业协会,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行业内部监管,同时也能够促进行业内部的交流,更好地打造高质量的优质作品,同时建立行业协会,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行业内的互相监督。

最后,制定相关的法律约束条款。这里的法律约束条款更多的就是对于违反规定的网络文艺家进行的处罚措施。现在对于网络文艺作品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措施,面对传播虚假新闻,散播不良影响的网络文艺作品最多采取的办法就是封锁账号,作品下架等措施,但对相关创作者和传播者的切身利益影响并不大。因此,要用法律的手段,将作为网络文艺家所需履行的义务明确化,并将违规后的处罚进行明示,作为警钟。

网络文艺作品的创作不论是制作方式还是节目形式,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很成熟的阶段。但是整体的网络文艺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快餐式的娱乐,缺乏一定的深度,从而导致作品整体质量不高,缺乏代表性。因此,应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学习传统文艺作品身上所具有的优点与长处,从而创作出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时代主旋律的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也使其成为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主要方式。

注释:

①马立新:《低碳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18页。

②马立新:《数字艺术创造论》,《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③肖道会:《网络文化畸形发展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对网络直播低俗化的思考》,《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4。

④张泽一:《低俗文化与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第1期。

⑤马立新:《低碳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8页。

⑥马立新:《数字艺术德性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43页。

⑦赵瑞:《网络文化安全及构建策略》,《中国报业》,2018年第18期。

⑧马立新:《低碳人》,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4页。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创作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文艺范
群众文艺作品内涵的提升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