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作风 严肃纪律努力打造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2019-12-23 21:53李晓明贺小龙李想
人才资源开发 2019年5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作风主体

□李晓明 贺小龙 李想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形成的机制要扎根落地,已经取得的成效要巩固发展,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抓常就是要把作风建设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推动各项工作,都要落实作风建设具体要求,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良性循环。抓细就是要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一一回应、具体解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解决个别具体问题的同时,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抓长,就是要反复抓,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集中抓的时候雷霆万钧,平时放任自流。要认真落实作风建设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必循、违规必究。

一、积极发挥履职担责作用

(一)切实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

2014年以来,开封市纪委多次下发《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明确了党委领导班子10个方面、党委主要负责人6个方面、领导班子成员4个方面的主体责任,明确了纪委6个方面的监督责任,要求各级党委班子和班子成员建立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任务清单制度和实行“两个责任”签字背书制度,也就是将领导干部承担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作出明确界定,列入领导干部工作职责,这就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是愿不愿做的问题,而是应该承担的工作任务。为保证落实有抓手、有效果,各级党委建立了主体责任台账,对主体责任实施项目化管理。细化分解了党委年度需要完成的10项46条、党委书记6项24条、班子成员4项12条工作。各级党委班子成员要按照主体责任台账,逐项抓好工作落实,主体责任工作得到较好落实。

(二)切实做到处处虑担当、时时查风险

几年来,各级各单位都开展了结合岗位排查廉政风险点活动,但是也发现一些怪现象:一些科室和岗位总把自己的岗位划在无风险的序列,负责同志也尽可能回避分管业务存在的风险环节和风险等级,要么不去排查,要么轻描淡写。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排查风险是提前预防,主动采取措施是各项工作健康开展的保障,有风险不可怕,只要做到常反思、常矫正,积极应对、勤勉作为、化解风险,就会保障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三)切实做到勇于担当、敢于担当

一要能够担事。对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敢于直视,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主动作为,维护大局。二要能够担责。遇事不推诿,不争功诿过,不搞有名利抢着干、无名利就不干之事,常修为政之德,面对名利得失保持内心宁静,不分心走神,集中精力,勇于担责。三要能够担难。不做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到难点低头走的庸事,善于谋大事,勇于挑重担。四要能够担险。要勇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树立“无功就是过、无绩就是错”的观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二、严格廉洁自律,守住做人做事底线

(一)注重意识锤炼,认清“规矩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认识到党纪党规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规矩,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警觉,像守护生命一样去坚守;要认识到法律法规是党员干部的行为规矩,必须常对照、常自省,像如履薄冰一样去修为;要认识到各项制度规定是党员干部的处事规矩,必须熟记于心、付之于行,像维护形象一样去对待。

(二)树立正确“权力观”,坚守“官德线”

要牢记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我们只是受人民委托行使权力的“代理人”。要牢记权力等于责任,手中的权力和肩上的责任应该是对等的,行使权力就是在刀刃上跳舞、在鸡蛋上行走,稍有不慎,就会为权所伤。

(三)保持清正廉洁,不碰“高压线”

党员干部要管住自己,必须增强群众意识,始终把自己当做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保持平和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名利,平常处世。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落实好“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担在肩上,落实到工作中去,对分管范围内的人和事决不能放任自流,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打招呼,抓早抓小,防患于未然。

三、强化作风建设,树立为民、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一)当前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公仆意识,不能够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出发点,不能够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终标准,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个别干部身上仍有发生。二是能拖则拖、能躲则躲,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上心,对群众的利益不尽心,对群众的冷暖不关心。三是工作平庸、责任淡化,不愿用心思考工作,不愿尽力干好工作,不愿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不愿承担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风险,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四是落实服务制度不规范。部分窗口单位缺乏制度执行意识,服务工作不遵守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不遵守窗口单位服务规范和窗口单位工作纪律要求,接待服务对象说话生硬、态度冷漠,损坏了人社窗口服务形象。

(二)加强作风锤炼

1.大局意识。古语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强化大局意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经常讲大局,才能充分识大局。必须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大局意识,不仅要认识和把握大局,还要服务和维护大局,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努力形成“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2.责任意识。作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必须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摒弃那种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的好人思想和放任自流、尸位素餐的自由主义,始终保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视工作为事业,视责任为使命,既要敢闯敢试、敢做敢当,又要精心谋事、用心做事、专心成事,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

3.服务意识。各级干部尤其是担负一定领导职责的干部,必须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端正态度,彻底消除工作中的粗暴蛮横、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等错误方式,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紧紧围绕促进政府工作发展的中心任务,多做凝聚人心的工作,多做团结协调的工作,多做鼓劲加油的工作,多做排忧解难的工作,满腔热忱地服务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4.效率意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效率意识,带头提高工作效率,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上的“等、靠、要”思想和“庸、懒、散”状态。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扑下身子抓落实,甩开膀子干实事,切实增强“等不得”的紧迫感、“歇不得”的危机感、“慢不得”的使命感,大力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对定下的事、认准的事、形成共识的事,集中精力,真抓实干,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所有事情认真办,不断用高效率的工作推动高效率的发展。

(三)强化作风管理

1.抓好意识管理。意识是行为的先导,管住了意识,管理工作就完成了一大半。一个单位出了问题第一个要查找的原因就是教育不到位、思想认识不够高,这就说明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要抓好行为管理必须先抓好意识管理。要通过理性的要求抓教育、严规范、重提高,把作风建设和行为管理的规范性要求熟记于心,不断规范思想意识,通过规范性意识指导我们的行为,通过长时间的锤炼养成我们的行为习惯、提升我们做事做人的良好素养。

2.抓好行为管理。一是要带头践行行为管理规范。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部属,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就是一面旗帜,要切实做到:要求部属做到的,自己必须率先做到,要求部属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践行行为规范,努力克服不良习惯,带出好的作风,带出好的习惯,带出好的效果和形象。二是要严格督促指导。督促指导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手段。要做好经常性的督促指导工作,做到看到了就要讲,纠到了就要管、就要督促整改,把一些小毛病、小问题及时解决好,督促我们的干部职工切实落实好行为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作风养成氛围,不要等到被上级查纠到、被要求问责处理时才后悔、才自责,要高度认识到这其实是在害我们的干部职工。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作风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论碳审计主体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何谓“主体间性”
煤矿企业保卫系统中如何做好党风廉政建设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规矩立起来 作风严起来 履职实起来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
全省审计机关召开党风廉政建议 工作视频会议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